20172329《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實驗一:線性結構實驗報告

20172329 2018-2019-2 《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實驗一報告

課程:《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
班級: 1723
姓名: 王文彬
學號:20172329
實驗教師:王志強
實驗日期:2018年9月30日
必修/選修: 必修

一.實驗內容

一、第一個實驗要求

  • 鏈表練習,要求實現下列功能:
    (1)通過鍵盤輸入一些整數,建立一個鏈表;這些數是你學號中依次取出的兩位數,再加上今天的時間。
  • 例如你的學號是 20172301
  • 今天時間是 2018/10/1, 16:23:49秒
  • 數字就是:20, 17,23,1, 20, 18,10,1,16,23,49
  • 打印所有鏈表元素, 並輸出元素的總數。
  • 在你的程序中,請用一個特殊變量名來紀錄元素的總數,變量名就是你的名字。 例如你叫 張三, 那麼這個變量名就是:int nZhangSan = 0; //初始化爲 0.
  • 做完這一步,把你的程序簽入源代碼控制(git push)。

二、第二個實驗要求

  • 鏈表練習,要求實現下列功能:
    (2)實現節點插入、刪除、輸出操作
  • 繼續你上一個程序, 擴展它的功能,每做完一個新功能,或者寫了超過10行新代碼,就簽入代碼,提交到源代碼服務器;
  • 從磁盤讀取一個文件, 這個文件有兩個數字。
  • 從文件中讀入數字1, 插入到鏈表第 5 位,並打印所有數字,和元素的總數。 保留這個鏈表,繼續下面的操作。
  • 從文件中讀入數字2, 插入到鏈表第 0 位,並打印所有數字,和元素的總數。 保留這個鏈表,並繼續下面的操作。
  • 從鏈表中刪除剛纔的數字1. 並打印所有數字和元素的總數。
  • 簽入所有代碼。

三、第三個實驗要求

  • 鏈表練習,要求實現下列功能:
    (3)使用冒泡排序法或者選擇排序法根據數值大小對鏈表進行排序;
  • 如果你學號是單數, 選擇冒泡排序, 否則選擇選擇排序。
  • 在排序的每一個輪次中, 打印元素的總數,和目前鏈表的所有元素。
  • 在(2)得到的程序中繼續擴展, 用同一個程序文件,寫不同的函數來實現這個功能。 仍然用 nZhangSan (你的名字)來表示元素的總數。

四、第四個實驗要求

  • 數組練習,要求實現下列功能:
    (1)通過鍵盤輸入一些整數,建立一個鏈表;
  • 這些數是你學號中依次取出的兩位數。 再加上今天的時間,例如你的學號是 20172301,今天時間是 2018/10/1, 16:23:49秒,
  • 數字就是20, 17,23,1, 20, 18,10,1,16,23,49
  • 打印所有數組元素, 並輸出元素的總數。
  • 在你的程序中,請用一個特殊變量名來紀錄元素的總數,變量名就是你的名字。 例如你叫 張三, 那麼這個變量名就是 int nZhangSan = 0; //初始化爲 0.
  • 做完這一步,把你的程序簽入源代碼控制(git push)。
    (2)實現節點插入、刪除、輸出操作;
  • 繼續你上一個程序, 擴展它的功能,每做完一個新功能,或者寫了超過10行新代碼,就簽入代碼,提交到源代碼服務器;
  • 從磁盤讀取一個文件, 這個文件有兩個數字。
  • 從文件中讀入數字1, 插入到數組第 5 位,並打印所有數字,和元素的總數。 保留這個數組,繼續下面的操作。
  • 從文件中讀入數字2, 插入到數組第 0 位,並打印所有數字,和元素的總數。 保留這個數組,並繼續下面的操作。
  • 從數組中刪除剛纔的數字1. 並打印所有數字和元素的總數。
  • 簽入所有代碼。

五、第五個實驗要求

  • 數組練習,要求實現下列功能:
    (3)使用冒泡排序法或者選擇排序法根據數值大小對數組進行排序;
  • 如果你學號是單數, 選擇選擇排序, 否則選擇冒泡排序。
  • 在排序的每一個輪次中, 打印元素的總數,和目前數組的所有元素。
  • 在(2)得到的程序中繼續擴展, 用同一個程序文件,寫不同的函數來實現這個功能。 仍然用 nZhangSan (你的名字)來表示元素的總數。

二、實驗過程及結果

第一個實驗

  • 過程:首先這個實驗在之前的第四章的時候可以用隊列實現,因爲本身我們自己隊列就是由鏈表實現的,所以就直接調用了當時自己寫的那個類,在裏面自己寫了各種各樣的插入方法。其中爲了解決想要把一段需要鍵入的數字給寫進隊列,就不得不使用尾插法用一個for循環將其寫進循環,同時也要使得題目裏所要求的nwangwenbin那個變量可以發揮出它應該有的作用,所以就使用了這樣一個循環。
for (int i =0;i<c.length;i++)
        {
            a.enqueue(c[i]);
        }

然後用size()方法把隊列的元素個數給輸出。

  • 代碼結果截圖:

第二個實驗

  • 過程:因爲需要用鏈表實現插入,刪除,輸出等方法,所以在實現這個實驗期間,需要解決頭插法的實現,因爲當時老師講的頭插法我可能用了錯誤的方式進行了實現,雖然可以進行頭插法的實現,但是並沒有實際的插入到隊列中,所以這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其次,在進行這個實驗中,我參考了我同樣參考了之前我自己寫過的一個類,因爲之前自己寫的方法都將其定義爲了靜態,所以每一個方法都是相互獨立的,所以爲了將nwangwenbin成功發揮出它的作用,我將這些靜態方法都做出了適當改變,以便可以成功計數,從而使得size方法寫的比較完整。

  • 具體代碼實現:
    (1)插入方法的實現:
 public void Firstinsert(Number Head, Number node) {//頭插
        node.next = Head;
        Head = node;
        nWangwenbin++;
        System.out.print(Head.number+" ");
    }
    public void insert(Number Head, Number node1, Number node2, Number node) {//中間插
        Number point = Head;
        while ((point.number != node1.number) && point != null)

        {
            point = point.next;
        }

        if (point.number == node1.number) {
            node.next = node2;
            point.next = node;
        }
        nWangwenbin++;

    }
public  void add(Number Head, Number node) {//尾插

        Number temp = Head;
        while (temp.next != null) {
            temp = temp.next;
        }
        temp.next = node;
        nWangwenbin++;
    }

(2)刪除方法的實現:

public void delet(Number Head, Number node) {
        Number p = Head, Curr = Head;
        while (Curr != null) {
            if (Curr.number != node.number) {
                p = Curr;
                Curr = Curr.next;
            } else {
                break;
            }
        }
        p.next = Curr.next;
        nWangwenbin--;
    }

(3)輸出方法實現:

public void print(Number Head) {
        Number node = Head;
        while (node != null) {
            System.out.print(node.number+",");
            node = node.next;
        }
    }

(4)計數方法實現:

public int size(){
        return nWangwenbin+1;
    }
  • 實現結果截圖:

第三個實驗

  • 過程:本實驗主要考察我們對於排序法的編寫以及理解,能夠自己變出一個算法的前提就是要搞清楚這個算法到底是如何進行的,而不是憑空想象或者更隨便的從網上抄一段代碼來,相信大家都不想讓自己做那個吃別人剩下的,因爲假如將來我們要從事的是計算機行業,而進入一個企業的一些考驗往往就是這些最基礎的算法。
  • 首先,先來帶大家瞭解一下什麼是冒泡排序。
  • (1)原理:比較兩個相鄰的元素,將值大的元素交換至右端。
  • (2)思路:依次比較相鄰的兩個數,將小數放在前面,大數放在後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較第1個和第2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後。然後比較第2個數和第3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後,如此繼續,直至比較最後兩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後。重複第一趟步驟,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第一趟比較完成後,最後一個數一定是數組中最大的一個數,所以第二趟比較的時候最後一個數不參與比較;
    第二趟比較完成後,倒數第二個數也一定是數組中第二大的數,所以第三趟比較的時候最後兩個數不參與比較;
    依次類推,每一趟比較次數-1;

  • 形象展示

  • 具體代碼實現
public  Number bubbleSort(Number head){
        if(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return head;

        Number cur = null, tail = null;

        cur = head;

        while(cur.next != tail){
            while(cur.next != tail){
                if(cur.number > cur.next.number){
                    int tmp = cur.number;
                    cur.number = cur.next.number;
                    cur.next.number = tmp;
                }
                cur = cur.next;

                }
                Number node = head;
            while (node != null) {
                System.out.print(node.number+" ");
                node = node.next;
            }
            System.out.println("該一輪的元素數量爲:"+(nWangwenbin-1));

            tail = cur;
            cur = head;

        }
     return null;
}
  • 實驗結果截圖

第四個實驗

  • 過程:第四個實現,旨在讓我們用數組實現第一、二個實驗所需要的功能,其中我們需要實現的是不僅僅只有插入,刪除的方法,還要就這個題目結合自己的代碼進行其他方法的處理與編寫,以使得自己的代碼可以完成其應當有的功能。

  • 關鍵代碼顯示
public void add(int array[],int a){
        if (array[0]==0){
            array[0]=a;
        }
        else {
            int i =0;
            while (array[i]!=0){
                i++;
            }
            array[i]=a;
        }
        nwangwenbin++;
}
    public int size(){
        return nwangwenbin;
    }

    public void delete(int array[] ) {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想要刪除的數字的位置:");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mes = scan.nextInt();
        int pos=mes;
       // int pos1=mes;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temp[i] = array[mes];
            mes++;
        }
        for (int i =0;i<size();i++){
            array[pos-1]=temp[i];
            pos++;
        }
        nwangwenbin--;
    }
    public boolean iEmpty(){
        if (array[0]==0){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public String print(int array[]){
        String result="";
        for (int i =0;i<size();i++){
            result+=array[i]+" ";
        }
        return result;
    }
  • 代碼結果截圖

第五個實驗

  • 過程:第五個實驗旨在用數組實現選擇排序,因爲之前就已經瞭解過選擇排序,在這裏不做詳細的講解。

  • 具體代碼實現
public void selectsorting(int[] array){
        for(int i = 0; i < size() - 1; i++) {
            int k = i;
            for(int j = k + 1; j < size(); j++){
                if(array[j] < array[k]){
                    k = j;
                }
            }

            if(i != k){
                int temp = array[i];
                array[i] = array[k];
                array[k] = temp;
            }
            System.out.print("第" + (i + 1) + "輪排序後:");
            for (int ii = 0; ii < size(); ii++) {
                System.out.print(array[ii] + " ");
            }
            System.out.println("當前數字串的總數爲:"+nwangwenbin);

            System.out.print("\n");


        }
  • 具體實現截圖

3. 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 問題1:在Java文件讀出的時候,爲什麼與掃出來的數字不同?
  • 問題1解決方法:
    (1)因爲從文件讀出的屬於字節流,讀出來的是字節型的,所以我們需要用Stringvalueof語句將其進行轉義爲字符串格式,再根據其我們所需要的格式進行改寫。

  • 問題2:在實現排序過程中每一次要輸出該輪的隊列或者數組的全部,在實現這一階段的時候,我發現我知道在哪裏輸出,但是在第一次進行輸出的時候要麼只會輸出一輪,要麼在輸出的時候就直接成爲了一次死循環。
  • 問題2解決方案:在進行選擇輸出每一輪過後的那個隊列或者數組的全部內容的時候,在外循環的內部進行類似於輸出方法(print方法)的一個過程,如下關鍵代碼:
while (node != null) {
                System.out.print(node.number+" ");
                node = node.next;
            }
            System.out.println("該一輪的元素數量爲:"+(nWangwenbin-1));

通過這樣一段輸出,就可以將其在每一輪進行輸出。

  • 問題3:在進行實驗三的代碼編寫的過程中,因爲本身就要涉及到用數組進行排序,所以我一開始的想法就是直接將鍵入的一段字符串用空格進行分割再將其分爲一個字符串數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問題,因爲假如僅僅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字符串就保存在這一個數組中,其實我們要求中需必須的nwangwenbin的那個變量的作用也就沒有了,簡單來講,就是其實每一個數字並不是真正的進入數組,所以,我就不得不另外想一種方法使得它進入數組,使得nwangwenbin進行累加,(ps:這個nwangwenbin變量的大小還涉及着很多方面的因素,因爲在輸出之類的一些方法中,就是靠size方法進行的,所以這個變量非常重要)
  • 問題3解決方法:言歸正傳,所以,我就仿照鏈表的做法,繼續寫了一個尾插的方法,用一個循環將一開始用split語句分開的數組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進入。如下代碼:
public void add(int array[],int a){
        if (array[0]==0){
            array[0]=a;
        }
        else {
            int i =0;
            while (array[i]!=0){
                i++;
            }
            array[i]=a;
        }
        nwangwenbin++;
}

通過這樣一段,就可以再用下面的這段掃進實現nwangwenbin的累加:

for (int i =0;i<c.length;i++){
            a.add(b,Integer.parseInt(c[i]));
        }

通過這樣的一段就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

4.感想

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因爲自己在之前就已經有編寫相關代碼的過程,所以在編寫這五個代碼的過程中,自己的自主性得到了提升,不再想上學期一樣,一旦不會就去看別人的代碼,我覺得自己與上學期相比,有所進步。

5.參考文獻

Java中的經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各種排序的動圖.gif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