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M圖譜

PCOM圖譜

分析

總結前面的所有設計,PCOM模塊的架構最後就是 “圖9”了。爲方便程序模型的設計,讓我們再重新標記說明一下這個表:artifacts

表9、PCOM原型

 

 

PCOM架構

3M/P/A

9元  3套(x,y,z)

PCOM標架體系(一個可編程的COM控制器COMPLC)

MachineOSO

機器座標系原點(scope,case,style)

ProgrammingCSO

編程座標系原點(charateristic, lable, callAction)

ArtifactsCSO

工件座標系原點(entry,feature,mode

 

FrameArchitecture

 

上表只是在原表上增加了標題行,並標記了3個斜體。

可以看到,它給出了COM對象的9個元件,其中加粗斜體動態元件, 它是 PCOM抽取出來爲一個特定目標環境的一個具體應用系統的構造型Stereotype的變元--COM模型的定義域,它們具體表現爲在3個座標系中的像點。

下面具體給出這張表給出的全部“確定”意義(包括使它們有意義所需要的有關設施):

  1. Frame:任何一個座標系所提供的用來填充動態元件的“框”,即任何PCOM擴展都是對一個特定Frame實體的擴展。一種Frame給出了一種具體的可擴展的範圍和/或一個具體擴展方案適用的範圍,換句話說,Frame表示了局部更新的類別Category
  2. Widget:表示一個特定的Frame實體(提供基類模型並提供基礎實現,由領域專家或設計者在設計圖中完成)。即:任何與領域相關的部分都在其中;
  3. 在每個座標系中的任意一個點(x,y,z):z 恆等 Widget(x,y);
  4. Box:任意一個動態元素在一個特定的應用系統中表示爲一個Box實例。PCOM模塊給它們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外觀。
  5. Pattern:模式。應用者當前所使用的系統(集成環境/開發環境/運行環境)中提供的、可直接使用的模式。頂級模式是提供了能構件應用系統平臺的系統架構級別的構件模式(有這種模式能力的平臺,被稱爲“生態平臺”)。比如JavaEE中提供了13種模式類別(見http://java.sun.com/blueprints/patterns/catalog.html)。
  6. Mapping:任意兩個相鄰的不同元件之間的映射關係/對齊方法。這裏“相鄰”包括空間層相鄰、平面上共邊或同一層的兩側等一切需要建立兩個元件之間的顯式關係。(隱式關係通過轉換);
  7. Transformation:
  8. 對P系:應用程序的所在,作爲應用系統的架構根級,提供與應用有關的不同級別(如,應用框架/應用組件)的對象模型,同時提供需要的編程空間。PCOM模塊中的P集元件(簡稱“應用元件”)表示了應用系統架構的元構件。一個生態平臺提供的P集中, P(x,y,z)上:
  •      一個z元件是真實意義上的應用程序,簡稱爲“實元件”;
  •      對任何一個z:  Pz 恆等 Pattern(Mz,Wz);
  •      整個P系:原點 恆等  Mapping(Box,Block,Lable)。意思是:一個應用系統的編程目標,就是要爲在特定目標運行環境下用來表示需求的那些確定的Box類別的具體Lable填充實現/表達它的程序塊.

9. 對M、A系:模式Pattern    ,M/W(x,y,z),是已知的架構模式: Schema(應用元件的mode/Style),它表達了P繫上的一個實元件(z元件) 在機器座標系/工件座標系的 z軸上的影像。同時:

  • x表示z的範圍(結構元件);
  • y表示z的情況(情景元件);

 

 

關於設施:

  1. 設施是一個獨立功能性組織爲公民的不同公共目的而提供的必要的公共手段/公共設施。
  2. 在PCOM模塊中,公民就是元件,各元件是彼此獨立的。模塊提供了基礎的元設施(標記體系和三個座標系),並在其上提供了一套基礎的公共設施,上面列出的Frame、Widge、Mapping、Transformation等。
  3. 其中Mapping 和 Transformation 提供了面向動態元件的公共基礎手段-是動態元件起作用的方法;
  4. 一個生態平臺中,將提供除Transformation以外的全部實現,而任何應用系統都可以直接使用Mappng來建立元件之間的動態特性。

PCOM圖譜

根據以上分析,給出PCOM的完整構成:

  1. 3種系、9種元件;
  2. 9種圖:見“表10、PCOM圖譜”
  3. 1個類:元件

表10、PCOM圖譜

 

設施

Box

部署圖

Block

組件圖

Lable

邏輯圖

Widget

小部件圖

Frame

框圖

Pattern

 

Transformation

 

Mapping

 

Schema

配置Profile圖

 

設計目標及最佳實踐

最後,回到原點:

PCOM模塊設計的目標,就是爲構件平臺的模式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外觀,使之能融入各種構件平臺作爲模式提供者。當今可用的構件開發平臺(簡稱爲“生態平臺”),我所知道的,只有三個:J2EE、MS的DNA 和 CORBA。任何一個都可以作爲驗證PCOM模塊的實踐基礎,其中,目前最具條件的是JavaEE。

                                                                                                                                                                           2018-11-23 9:0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