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房事


各位基粉們,大家好。我是大望路女司機。

我也沒想到時間會過得這麼快,我已經1個多月沒更新了。今天一登錄公衆號後臺,掉了50多個粉,40多條留言。有個十分執着的粉絲,已經給我留言了27天。具體排列如下:

司機不更新的第3天,想她。

司機不更新的第4天,想她想她。

司機不更新的第5天,想她想她想她。

…………………

司機不更新的第20天,想揍她。

司機不更新的第21天,想揍她揍她。

…………………

emmmm,我對此很慚愧,是真的。(我纔不是怕被揍!⊙﹏⊙)

話不多說,讓我們快來圍觀時隔1個月才更新的女司機故事集吧!

今天的故事,發生在3個人和他們的房子之間。

居者有其屋。

無論是暫住還是定居,是租房還是買房,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家。每個人的心事都在房子裏發生,房子記載了人在城市裏的軌跡,也儲存了時間留下的故事與風貌。


@王偉29歲 企業員工

每次搬家,合租的室友都會感慨一句:“王偉你行李也太少了吧!”

來北京5年,所有的家當都裝在一隻35x21x53cm的行李箱裏。因爲搬家太麻煩,不像自己的房子,所以不敢買太多東西。

每次面對行李少的感慨,我都會自嘲說:“北漂,強調的是一個漂字,漂一定得東西少才能飄起來。”

但是,漂和飄從來都不是一回事兒。北漂,強調的是漂泊,並沒有“飄”的灑脫。

行李箱裏常年塞着一個無印良品的加溼器,那是唯一的家用電器,2013年買的。北京太乾燥了,一到冬天就要犯咽炎。

新租的房子在東四環邊上,雖然只有15平,但有一個很大的窗戶。這是我對房子唯一的要求,必須有大窗戶,因爲有窗就有光,有光就有希望。

對房子有窗的執念來自於剛來北京第1年。那會兒太窮了,租了一個隔斷。

屋子挨着衛生間,中間是隔板,沒有窗戶。白天不開燈什麼都看不見,冬天很冷,夏天很悶。看不到太陽也看不到月亮,那是段十分昏暗的日子。

那會兒的鄰居是個中年男人,每天都是後半夜纔回家。無論塞着耳塞還是耳機,都會被他回來洗漱、撒尿、關門的聲音吵醒。

有一天,格外地吵,聽到很多人在門口吵嚷。我躲在房間裏不敢出去,因爲擔心是查隔斷的。

第二天聽說,那個小夥子因爲吸毒被抓起來了。

在隔斷住了一年換了新房子。和很多北漂一樣,一年一搬家,是例行的。從隔斷裏搬出來,我跟自己說,必須住有窗戶的,我想每天都能看到月亮。

雖然有了窗戶,但看到月亮的次數也並不多。因爲月亮能不能出來,要看霧霾的心情。

本子上密密麻麻記載着各種數據:水費20元每月,電費150元,網費150元,早餐6元,午餐25元,晚餐20元,房子貸款月供2000元,房租3000元......看上去一萬三四的收入,每個月即使節儉着花,依然捉襟見肘。

2016年北京的房子飛漲,北京買房的夢徹底破碎了,就連老家的鎮上,房子都漲到了8000元一平。雖然沒有女朋友,也沒那麼着急成家立業,但看着飛漲的房價還是慌了。於是拿出所有的積蓄在老家買了套房,月供2000元,是期房,2020年才能交付。

我爸媽說太小小,65平的一居,以後有了孩子根本沒法住。我哪敢想有孩子的事兒,因爲沒有錢去想那麼遙遠的事兒。雖然心裏焦慮萬分,但還是嘴硬地說,房子不用太大,小了溫馨。

買了房以後,我再也沒想過辭職的事兒。

這一天中午,我領導在和其他同事聊天,他最近在苦惱第3套房子是買郊區的別墅還是城裏的四合院。那時候我扒拉着盒飯裏的一塊西紅柿,心想的是,下個月的房貸還差1000塊錢。

這就是差距吧。


 @李凱 35歲 事業單位員工

我是2012年在北京買的房子,58平,月供5000元。但我從2015年開始工資就沒再漲過,我也不太敢辭職。人過了30歲,開始對很多事情都畏手畏腳。

定居北京,也是無奈之選。我的老家東北,沒什麼好的機會。而且東北的潛規則太多了,在北京呆了3年以後,我發現再也回不了家鄉了。

現在孩子1週歲,接下來又要考慮換個大點的學區房。無論是同事還是朋友,大家聚在一起無非聊房子,聊房價。眼看着北京的房價漲了3倍多,上車了的人擔心房子會跌,沒上車的人又擔心通貨膨脹,手裏的錢沒有用武之地。

怎麼都有焦慮,生而爲人,不焦慮顯得不時髦。

春節回老家,七大姑八大姨催着問:“什麼時候換大房子?”,我支支吾吾不知道咋回答。原來沒房子的時候,他們催我買,我買了。沒老婆的時候,他們催我結婚,我結了。沒孩子的時候,他們催我生孩子,我也生了。接下來又是大房子和二胎。

需求永遠提不完,就跟公司的產品經理一樣。

買房之前,我對未來有很多想象。去西藏看雪山,去冰島看極光,去蹦極去跳傘。買房之後,我喜歡宅在家,最害怕的是失業和生病。

怎麼那麼快就上有老,下有小了呢?

現在我晚上吃完飯,會在小區裏晃悠。更多的時間,我會站在樓底下看我家的窗戶。

這房子真的是我自己的嗎?我家41平,樓下也是41平,我們佔用的是一個地面堆疊起來的高度。

在摺疊的房子裏,摺疊着一家又一家人,也摺疊了我自己。

房子給了我安全感,也給我了枷鎖。


@陳喜鳳,53歲,商場保安。

這時間真是嗖嗖地,剛來北京還是個大姑娘,現在都混成了一個老太婆了。

來北京30年,吃在這裏,住在這裏,也生活在這裏。但和北京的關係似乎一直都是沒關係,30年了,拿最高工資的時候也就5000元。

我也想過,爲啥生活了這麼多年都沒覺得屬於這個城市。大概因爲,就是沒有自己的房子吧。

定居,定居,定居的含義就是有穩定的住處,也就是得在這裏買房子。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管這叫北漂,我也是北漂,雖然我53歲了。

租的房子在東二環的一個地下室裏,租金一個月300元,走路20分鐘就能到商場。我對這個位置很滿意,因爲即使下班晚,也能走路30分鐘到家。

地下室上頭是90年代的老房子,100000一平。有時候也想,自己和10萬一平的人住在一個小區裏,自己的屋子有8平,算的話,也是84萬的房子了。這個房價在老家也是個地界兒不錯的房子了。

我不是一個人住,還有一個合租的小姑娘。她剛來北京,房租我們一人一半。我兒子問過我,和別人住不彆扭嗎?隱私不是都沒了嗎?

哎,我一個老太婆要啥隱私啊。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就行。我們這輩子人不講究這些,有地方住總比去火車站睡要舒服。

打工這30年,形形色色的工作我都嘗試過。保姆、清潔工、小時工、超市收銀員、飯店服務員,現在是商場的保安,一起幹活的多是95後的小夥子。

當然也被傳銷騙過,老家的表姐說接觸了個大項目掙錢快。我一去發現是傳銷,想跑也出不去。天天有人給我輪流上課,說是叫講師好像。後來看我是真窮,就放我出來了。

本來想着過了50就不打工了,但我沒有退休工資。兒子又說要蓋房子結婚,前夫說沒錢,我就得攢着點。

但是,也沒覺得自己生活多不容易,誰容易呢?

一樓有個和我歲數一樣大的北京大娘,她老伴兒得了腦淤血,兒子在外地,她一個人照顧老頭。因爲要照顧老頭,所以她不敢離家太遠,隔一會兒就得回家看看老頭。錢不夠花,她就在附近撿廢品。

我要是在商場裏撿到了紙盒子,就都給她留着帶回去。樓裏的人都知道她家情況,紙箱子、塑料瓶子都默契地放到一樓門口的樓梯間裏。

這麼一比,我比她容易多了。雖然我不像她,還有個房子。


寬大的黑色保安服套在陳喜鳳身上,褲子向上捲了好幾圈,白色的線頭露在外面。

“閨女你說,這以後要是都用機器人幹活了,我們這沒啥技術的人還能找到工作嗎?到時候我們得咋活呀?”陳喜鳳眼角的皺紋擠作一團,和額頭上的皺紋相互輝映。

這個問題,陳喜鳳阿姨問我了至少5遍。她對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十分焦慮,雖然她已經53歲了,早就到了法定退休年齡。

“真到了那時候,國家會有新的辦法吧。”我安慰陳阿姨,說的卻一點底氣都沒有。

· End ·

你買房了嗎?

你聽過什麼關於買房的故事

留言區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