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53追尋自我

人生的第一問題,是追尋“自我”。這是因爲人生事實上是以“自我”作爲承擔者,沒有了自我,也就意味着沒有了我們稱之爲人生的那樣的一個存在,也就沒有人生所面臨的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成功、失敗、痛苦、快樂等這樣的情緒體驗。

那麼,“審美的自我”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浪漫主義哲人海德格爾說,“人詩意地棲居於這個世界”。“人”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世界上也不存在着一個抽象的人,人總是一個具體的自我,海翁其實說的是,“自我”怎麼樣以詩意地方式棲居於這個世界上?

而這種“詩意的方式”其實就是“審美的方式”,海德格爾這類哲人是很敏感的,他在工業文明、市場經濟剛剛興起之時,他就發現我們所面對的這個世界,在很多方面將對我們的審美人生,將對人的詩意的存在,產生重大的影響。

這個影響也就是在工業社會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人性的顛覆,人的“異化”。

人性的遮蔽與矇蔽,還和科學,現代化與工業化,對人的異化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爲人在生存面前,爲了生存成爲了一個工業化的齒輪,也已經失去了自己的人性。比如我們發明了機器,本來是讓我們生活得更好,但是現在倒過來卻發現機器在壓迫着我們人本身,我們造了很多的工廠,原本是要讓我們生活得更加美滿幸福,但是卻發現工廠在污染着我們的藍天白雲,也在污染那種“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詩意美景。

現在人很可憐,我們已經再也見不到真正意義上的藍天白雲了,這正是海德格爾對人類前途的憂心之處,他提倡人不要被現實和思想的迷霧所遮蔽,人要用思辨光芒回到人自身,也更要回到自己的“本真”狀態,所以,他提出來說“詩意的棲居”,這正是“詩意”的內涵之所在。

我們不僅要有一個適合生存的環境讓我們有詩意,“清風明月、藍天白雲”,而且我們還要有一顆能夠去感受詩意的審美之心。審美之心其實是說,有沒有一種審美理想的追求,有沒有審美的自覺性,哪怕沒有清風明月,哪怕沒有滿天星斗,但是你心中依然有那樣一份審美的東西。

詩人從內心呼喊,“我無法改變天氣,無法讓大自然永遠晴空萬里,永遠陽光明媚;但是,我的心中卻可以豔陽高照,哪怕外面狂風大作;我無法讓春天常駐,讓美麗的花兒不凋謝,但是哪怕在寒冬臘月,我們心中可以春暖花開”,這實際上說的是一種審美的感受力。

“詩意的生存”,固然需要對環境做一種詩意的改造,但是現代人畢竟無奈的發現鋼筋水泥的大樓就是我們的城市,那麼我們怎麼樣在心中保存一份詩意的東西,一份審美的感受力,那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人生的美學歷程,它的出發點首先是“自我”的誕生,然後纔是“審美的自我”,我們在前面也略微的說過,從成長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自我”有兩次誕生,一個是生理學或生物學意義上的我,“咕咕墜地”的那一天我們就誕生了。

但是,第二個“自我”的誕生,它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那就是從哲學從美學從社會學的層面上來說的“自我”。

人的第二次誕生,其實是人的青春期以後的事情,這時的人,才意識自己是一個獨立意識的存在,並對人格認知、情感意志,德性品行,開始得以塑造。

青春期的人往往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他不再盲從,他的心理世界非常豐富,這種豐富性甚至是很多人在年老之時也會記憶猶新,念念不往青春歲月,如果一個人的連青春都不值得他回憶的話,那他的一生活得也真是乾癟,所以人的美好回憶,往往是對青春之時的那種往事蓬勃歲月的回憶。

也正是因爲這種豐富性,讓人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是怎樣的一回事,這個時候的“我”,其自身對世界的思考,也會分爲“主觀的我”和“客觀的我”,比如我這輩子將幹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我要實現的我的理想,我需要儲備一些什麼樣的技能?我要實現理想,我需要什麼樣的才華學識,甚至儲備一些什麼樣的德性,來作爲實現自己人生的一個保證。這是一個“主體”的我,也是一個主觀的我,然後這個“自我”又反思自己,對一個“客觀的我”進行審視,並會做出一些描述,並對未來充滿着信心與憧憬,所以說,這個時候“自我”內心世界是豐富的。

當然了,同時也是充滿着矛盾的,青春期也是“反叛”的時期,因爲社會學校家長的說教,一切都統統瓦解了,這是因爲“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已經有了思辨或懷疑精神,來質疑一切說教的合法性,很多人也容易走向極端,以暴烈的方式來結果自己的性命,這真是人不可思議的矛盾,這也是人生中最危險的階段,看看多少青少年因爲一句話就跳樓就自殺的有多少,你就明白了,這個時期的人有多危險。

所以,西方很多的國家的哲學課程是從青少年就開始的,因爲它可以讓人以理性的方式來思考人生的問題,我建議家長們,從小從青春期就可以開始閱讀哲學書,它起碼能讓人發現真實的自己,並能讓人安穩的度過這段時間。因爲我們從小從生下來開始一直到我長大,我們一直接受的這麼一種文化的薰陶和教育,那我就會形成這樣的道德觀念。

因而,一個人的道德觀念是和他生活的社會環境有關係的,他不是天生就有一種道德觀念的,每一個個體他所具有的道德觀念是和他在這個社會當中所宣傳的道德觀念,主流的價值觀念當然也是有關係的,所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當中,不同的人他會有不同的道德觀念。

就像我們小時候,給媽媽提的一個問題,就是“我是誰”的問題。其實當你和媽媽說,“我是誰”,“我從哪裏來”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其實你對媽媽的回答是什麼也並不關心,媽媽可以編一套理由來告訴你,你是誰,你從哪裏來,甚至可以說你上天的禮物,天使什麼的,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你慢慢的長大,你就會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理解。

所以,即使你小時候聽到大人對你的回答,你也並不會關注於這個回答,或者說你不會把這個回答看作是一個唯一的回答,或者一個正確的回答,因爲這個世界對你來說它是豐富無比的,它有着各種各樣的解釋性,你希望你父母回答,那只是一種感情的交流方式,你只是信任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告訴你是什麼,你就接受是什麼了。

“你是乖孩子,你是寶貝……”,於是孩子認爲“哦,我是乖孩子……”,但是,什麼是“乖孩子”,什麼是“寶貝”,他並沒有概念,因爲他對於好與壞並沒有一個是非的標準,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從人理解世界社會人生的角度來,他是後天的存在,他在慢慢的不斷的在理解着這個世界。

而對於好與壞的標準是隨着他的年齡的增長,而慢慢的體會到的,所以,當你很小的時候,你的父母告訴你是一個好孩子的時候,你並沒有概念,你不知道好與壞是什麼意思,你只知道一點就是要服從,但是你往往內心裏有一種不服從的慾望。所以,你纔會哭鬧,你哭鬧是對外界的一種反抗,你的哭鬧錶達了你的一種不滿。但是在你哭鬧之前,你聽到所有人表達的時候,你所形成的一種意識活動,就是所謂的前意識的活動,因爲這就是一個對自我意識的反思活動。

也許道德說教是好的,但是,青春期的人開始了懷疑與質疑精神,關鍵是要讓他們的“自我”的生命要理解這些道德說教,只有道德說教肯定會引起懷疑和質疑,外人的說教並不能代替那個“自我”本身,只有哲學才能真正的讓人意識到他的“自我”,道德說教代替不了哲學教育,更代替不了他自己去獨自的理解與質疑或堅持這些“說教”。

所以,從青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心理很容易衝突的時候。一方面稚氣未脫,但另外一方面又有一種成熟的渴望。一方面有獨立的要求,但我們又不能完全獨立,一會兒讓我們覺得我無所不能,一會兒又覺得好像外部的世界那麼強大,我太可憐了太渺小了等等各種各樣的矛盾。

我發現不僅僅是青春期的人,甚至是成年人,理性的也不多,甚至有些人還一直處於青春期前的狀態。這是人的思辨能力的喪失,而人的青春期的思辨能力其實是很強的。

而也正是人在青春期所面對的這樣那樣的矛盾歷練了我們,才讓我們不僅意識到我的存在,而且還意識到我的未來狀態,那這種對未來要成爲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才能做成這樣的人,這就是願景,也就是“理想”。

我的這個說法也是一種文化上的繼承,古今中外流傳甚廣,這裏面也有着西方哲學的精華,而且西方人的哲學教育也是從這方面來考慮的,不得不說人家的教育和對人的培養也是很深的。我們觀察這個社會,你也會發現我們國人很多人年齡都很大了,但也根本沒有“成人”。當然了,像“理想”,“願景”之類的概念,對人來說,不管是西方人還是中國人,從歷史和現實來看,它是普世和通用的。

理想,就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藍圖的一種描繪。因爲時間會過得很快,人的一生也會過得很快,一晃就消失了,所以,青春也是很短暫的,而青年正處在對未來做一種願景規劃的時期,它讓青年人可以更加清晰地面對自我,或者去思考哲人所提出的那幾個問題,“我從哪裏來?我要幹什麼?我將走到哪裏去?”。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又將碰到一些什麼樣的問題,我又應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我有沒有足夠的人格力量,去面對人生的不幸挫折打擊,甚至是去超越人的宿命,比如去克服艱難困苦。

而這樣的一個階段,實際上纔可以說是真正開始了我們的人生,也就開始了我們人生的一種美學追求,這是“人之爲人”的一個邏輯起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