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篇如何學習硬件設計

 

 

       不懂硬件的人,會覺得硬件高深莫測,“爲什麼他改幾個電阻、電容就調出來,我弄個半天沒搞定?”,“噢,靠的是經驗”,但是經驗又是什麼呢?不能形容,反正就是不明覺厲。

       就是這種崇拜心理,才能觸發你的好奇心,去學下去,這也是成爲工程師的首要條件,但這是遠遠不夠,還需要一條可供參考的學習路線,再加上99%的汗水和1%的靈感纔可以。

       硬件設計,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它涉及到非常龐大的知識量,而且,一個電路錯一點小地方,都有可能導致整個系統不能工作,所以,搞硬件的人思維要非常縝密纔可以,而這種思維要靠後面的學習來培養出來的,而不是說還沒入門,就否定了自己。

下面介紹硬件設計的學習路線。

一、初級理論篇。

1、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這裏重點掌握微積分和矩陣,因爲在後面的課程裏面將會大量用到這兩個東西,是基礎中的基礎。

2、大學物理。這裏很多東西其實在高中有學到,重點掌握電阻、電容、電感的特性和電生磁、磁生電的原理,其中麥克斯韋方程組將會在射頻、微波中有用到。

3、電路分析基礎。其實電路基礎的理論並不難,但是有些抽象的東西,是暫時不能很好地理解,比如說受控源(其實就是三極管),所以學完模電還要再回過頭來再看一遍。這裏重點掌握戴維南定理,不然後面沒法學。

4、模擬電子技術。這是電子專業的核心基礎課,至少學三遍,此外,學啃書是不行的,還得配合Multisim仿真軟件才能學好(實踐部分後面再介紹)。如果說電路基礎、高數當中的答案都是明確、唯一的,那麼模電的答案將是不明確、多樣化的,需要在實踐中權衡取捨,一定要把以前的思維轉變過來,不然後面沒法學。這門課全部都是重點,但是學完它,除了抄書上的電路,你仍然什麼都做不了,因爲還需要其它方面的知識一起用纔可以。這裏不得不提一下器件特性這個概念,沒有它將不能打開電路設計的大門,但是由於篇幅有限,以後再寫文章介紹。

5、數字電子技術。這門課相對於模電來說,要簡單很多很多。它把三級管搭成各種門電路、觸發器,以便於直接把數學知識運用起來,同時它也是FPGA的先修課,是硬件工程師向算法工程師(跟計算機的算法有很大區別)轉變的基礎。這門課全部都是重點,但是要真正掌握它,還是得學FPGA纔可以。

6、電力電子技術。這裏講到晶閘管、IGBT和電力MOS管,都是用在強電領域的器件,是開關電源的先修課。可以說電源是硬件設計當中最關鍵的部分,一個電源設計得好不好,直接影響整個系統能否正常工作。其中整流、逆變、升壓、降壓電路,都是要重點掌握的。

二、中級理論篇。

1、複變函數。這門課跟高數的微積分一樣,是一種數學工具。複數信號是物理不可實現的,但是爲什麼需要複數?誠然,正弦波(包括餘弦,下同)有振幅、頻率和相位三要素,如何在一個圖上面表示振幅與頻率的關係或者相位與頻率的關係(方便觀察分析才需要這樣弄)?這就需要用到複數了,其中i或者j(因爲電流的符號是i,所以才換成j,以防混淆)表示的就是方向,對應着極座標的向量。我們可以把複數轉成模和輻角的形式,想象一下,模就是時鐘的秒針,而輻角就是秒針轉動的角度,秒針轉一圈就是個圓,而把這個圓的各點按照出現的時間先後,重新描繪在直角座標系中,就是一個正弦波。這就意味着,用複數可以表示一個正弦波的三要素,振幅就是模(秒針的長短),相位就是秒針轉動的角度,頻率就是秒針轉動的快慢。想一下,如果用實數來表示正弦波的三要素,是不是很麻煩?這裏重點掌握留數、保形映射。

2、信號與系統。介紹如何利用數學建模去描述電路,就是這門課要研究的內容。什麼是信號?LED燈的亮滅、喇叭發出的聲音、天線感應的電磁波等,有實際用途的信息載體(包括聲、光、電、熱等)都是信號。什麼是系統?就是處理信息載體的東西(包括放大器、傳動裝置等)。系統是一種更爲抽象的概念,可大可小,小到一個三極管,大到一個無線收發裝置,這些都要根據實際需求來確定,不能一概而論。這門課都是重點。

3、自動控制原理。自控原理是信號與系統的姐妹學科。介紹如何用數學建模的方法去分析電路,主要分析電路的穩定性。其中,波特圖、PID都是要重點掌握的。學懂這門課就可以用裏面的知識去分析一些較爲複雜的帶運放的電路,這種電路用KCL和KVL是仍然很難解決。

4、高頻電子線路。高頻是模電的非線性部分。你會發現高頻裏面很多內容跟模電都差不多,也有放大器、振盪器、功放,但是這些電路用在更高的頻段,所以分析方法有所不同。模電的功底較爲紮實的情況下,再學這門課,就不覺得難,因爲它本身就是模電的擴展,而不是全新的領域。這門課都是重點,至少學三遍。

5、單片機。現在已經很少不用CPU的硬件電路了,而單片機正是最簡單的CPU,所以掌握單片機也是很有必要的。其中單片機的接口電路也是相當考驗你的硬件功底的。具體的學習路線可以參考本博客的《如何學習單片機》。

6、電子測量技術。做硬件的經常要跟儀器打交道,學習測量技術,一方面讓你更能熟練地使用儀器,另一方面還能讓你做一些測量電路(配合單片機就可以運用在物聯網領域)。這裏會接觸很多新器件,大多都是傳感器,當然重點研究的還是電氣特性。這門課並不難,關鍵要多做實驗。

三、高級理論篇。

1、信號完整性分析。可以說硬件工程師最大的敵人就是干擾,要解決這些干擾就得做好電磁兼容性設計,學好這門課,纔可以畫出性能更優的PCB。

2、開關電源。學會設計電源電路,給自己的電路系統配上合適的電源,以及解決電源完整性問題,也是相當考驗硬件工程師的模電功底。

3、射頻電路設計。隨着科技的發展,電路的工作頻率將會越來越高,頻率升高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難題,所以學會設計射頻電路也是很有必要的。

4、通信原理。掌握現代的通信技術,其中包括信息論基礎和各種調製方式都會在各種通信電路當中有用到。

5、集成電路原理與應用。可以說幾乎每塊電路板都會用到芯片,所以學習一下芯片的製造技術,將會讓你的硬件水平大大提高。舉個簡單的案例,數字電位器裏面的電阻就是用MOS管構成的有源電阻,一定要上電,它才體現出電阻的特性,如果只使用模電的知識將無法理解這一現象。

四、總結。

       如果你認爲這麼多書,怎麼看都看不完。那是以一種靜止、偏面的觀點來分析問題了。其實上介紹那麼多課,很多內容都是相通的。比如,數電裏面的移位寄存器,就是單片機裏面的串口收發器。模電裏面的放大器、振盪器,到了高頻、射頻,照樣講到,只是分析方法有點不同而已。高頻裏面的AM、FM、PM,到了通信原理,照樣講到,此外,還提出了ASK、FSK、PSK這幾種雷同而且更爲簡單的調製方式。電力電子技術裏面的直流斬波電路,就是開關電源的內容,只是擴展了一些內容而已。綜上所述,只要多留心分析、總結一下,其實要學的東西,並不多。

轉載:https://blog.csdn.net/k331922164/article/details/4510248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