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年薪50萬+的90後程序員,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如果說薪資是檢驗一家公司對程序員認可的標準,那麼年紀輕輕就能達到年薪 50 萬+,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公司對他創造的價值的認可。

深訪10+ 名年薪50w+的程序員,發現他們最常見的三種成長途徑是……

  • 在公司發展初期加入,並伴隨着自己的業務線在短期內共同成長爲細分條線的負責人
  • 一步一步向知名大公司靠攏,通過自己技術的進步證明自己的實力,最後在一線知名互聯網公司做到 P7 及以上
  • 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精耕細作,以技術能力獲取在BAT中的 P7崗位,並在 BAT 中拿到較高的績效考評分

在這些拿到 50 萬+ 年薪的 90 後中,有很多看似虛無縹緲的、常用來評判一個人是否優秀的標準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學習能力強、有潛力、有自驅力、有責任心。

把這些閃光點具象化到操作上,你會看到這類程序員,默默抗住了壓力,不斷敦促自己隨着目標的更改而修正前行方向。

在這裏,場主也給那些想拔高自己的高度甚至想往架構師方向發展的程序員們,提供一份進階路線圖,這些也是目前互聯網企業比較常用的技術。

一:常見模式與工具

學習Java技術體系,設計模式,流行的框架與組件

——常見的設計模式,編碼必備,Spring5,做應用必不可少的最新框架,MyBatis,玩數據庫必不可少的組件......

二:工程化與工具

工慾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是小白,還是資深開發,玩Java技術體系,選擇好的工具,提升開發效率和團隊協作效率,是必不可少的:

Maven,項目管理

Jenkins,持續集成

Sonar,代碼質量管理

Git,版本管理

三:分佈式架構

高併發,高可用,海量數據,沒有分佈式的架構知識肯定是玩不轉的:

分佈式架構原理

分佈式架構策略

分佈式中間件

分佈式架構實戰

四:微服務架構

業務越來越複雜,服務分層,微服務架構是架構升級的必由之路,Java技術體系,和微服務相關的技術有哪些呢?

微服務框架

Spring Cloud

Docker與虛擬化

微服務架構

五:性能優化

任何脫離細節的ppt架構師都是耍流氓,向上能運籌帷幄,向下能解決一線性能問題,Java技術體系,需要了解:

性能指標體系

JVM調優

Tomcat調優

MySQL調優

六:底層知識

從架構設計,到應用層調優,再深入瞭解底層原理,紮實的Java基本功才能讓自己變爲掃地神僧:

內存模型

併發模式

線程模型

鎖細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