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一個真正的作家周樹人——讀魯迅短篇小說集有感

      魯迅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特殊的存在。他的文學性、思想性、批判性使魯迅的文章熠熠生輝而又令人望而生畏。從小學到高中,我們始終與魯迅的文章爲伴,那個“把文章當匕首刺進敵人胸膛”的短髮留須的魯迅形象也始終活在我們心中。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側面。作爲文學家的魯迅,批判、革命、鬥爭也不僅僅是周樹人文章的全部。當你讀完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你就會發現一個更加真實,更加全面的周樹人。還原一個真正的作家周樹人,這是一個讀者應有的責任,更是一個民族應有的態度。


        一、油滑青年周樹人

        初高中人教版語文教材選編的都是魯迅經典的小說力作。《孔乙己》《祝福》《藥》等文章都是通過小人物的辛酸故事批判中國的封建制度和中國人的看客心理。這些小說思想深刻,語言辛辣老練。其實周樹人曾經也是一個油滑少年。魯迅的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就是一個另類。根據魯迅序文所說,這本是一個戲謔之作。作家本想以舊書上的根據爲小說素材,沒想到最後的行文竟落入油滑之地。其實,現在我們來反觀魯迅的這部小說集,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油滑但不油膩,戲說但不妄論,信口但不開河的小說作品。

        深刻的批判有時不如幽默的諷刺,用古人的故事講述現代人的心理,周樹人改編有理,幽默有度,諷刺有力,這樣的歷史故事讓現代讀者更容易走進魯迅的內心世界。 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共收錄魯迅八篇文章。我比較喜歡《理水》。這本是大禹治水的歷史故事,但魯迅卻大肆渲染大臣們討論如何治水,如何評論大禹的言語,一個個官場大員的醜惡嘴臉和以民爲上的大禹形成鮮明的對比,魯迅的良苦用心赫然紙上。周樹人的語言幽默不失深刻,滑稽不失諷刺,這比現代很多官場小說都生動有力。這和嚴肅的魯迅小說比較又多了一份靈動和鮮活。油滑青年周樹人,好樣的。


        二、辛辣鬥士周樹人

        一提魯迅,讀者的腦海中都會浮現一箇中年作家的偉岸身軀。在當時那個年代,周樹人是一個文化領域的開創者。1918年,周樹人以魯迅爲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一場開創性的文學革命運動。周樹人用看似荒誕的語言揭露了封建制度吃人的事實。救救孩子,一句大聲地呼喊,既是有良知作家的哭訴,又是有擔當作家的呼籲。從此,批判鬥爭成爲魯迅文章的關鍵詞,魯迅也成爲了一個振臂高呼的真的猛士。

        《阿Q正傳》是魯迅爲數不多的中篇小說。他塑造了一個小人物阿Q真實的一生。他的精神勝利法揭露了中國人的劣根性。小說思想高瞻,語言辛辣,是魯迅的代表作。那個想革命又怕革命的阿Q,那個渴望愛情婚姻的阿Q,那個臨死埋怨自己畫不圓的阿Q,每位讀過此書的讀者都看到了自己,魯迅用可怕的文字插入我們每個人的胸膛。《孔乙己》借鑑《儒林外史》的范進,那竊書不是偷書,那四種寫法的茴香豆,那一排排的銅錢,迂腐可悲的知識分子在魯迅的筆下栩栩如生。魯迅的這些文章既有借鑑,又有開創,讓我們在周樹人的解剖下更加認識自己。辛辣鬥士周樹人,好樣的。


        三、陽光暖男周樹人

        初高中的語文學習,我們已經認同那個只愛鬥爭批判的魯迅,我們認爲周樹人的眼睛裏只有中國人的陰暗面。其實周樹人也是一個充滿陽光,富有生活氣息的暖男作家,他也關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比如小說集《彷徨》中的《傷逝》。作者用男主人公涓生的回憶記述了他和妻子子君的戀愛和婚姻。這篇小說語言精緻,情感細膩,心理刻畫生動,生活場景真實。即使現在我們讀魯迅的《傷逝》也會產生強烈的共鳴感。劉震雲《一地雞毛》,錢鍾書《圍城》的某些場景似乎也有這篇文章的影子。婚姻在現實面前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讓人痛心和傷感,這纔是真實的魯迅。

      《吶喊》是魯迅第一部小說集。其中大部分小說都從不同角度剖析批判中國封建思想和等級制度。但有一篇文章比較特殊。《一件小事》講述小說中的我看見一個車伕在拉車的過程中攙扶一個衣服破爛的老女人。我無法想象,魯迅也關注正能量的小人物。這件小事,這個小人物是周樹人心中旭旭的暖風。這僅有的正面人物和魯迅筆下無聊的看客們構成了中國人的真實現狀。《幸福的家庭》雖是魯迅的模擬之作,但我們透過文字還是可以看到他內心柔弱的一面。那追求幸福家庭的主人公難道不是周樹人內心渴望幸福的真實寫照嗎?好樣的,陽光暖男周樹人。


        還原一個真實的作家魯迅。周樹人是一個思想家,是一個革命家,但他首先是一個文學家。我們絕不能僅僅看過幾篇文章就給魯迅一個論斷。通讀魯迅的文章,全面走進周樹人的內心。周樹人的語言技巧,周樹人的創新構思,周樹人的人物塑造,這都是值得讀者關注的。這篇小文僅僅是一個開始,現代人還需要魯迅。如何創造周樹人文章最大的價值,從你我做起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