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的科學(上)

致富的科學

 

 

原作者:華萊士·D·瓦特斯(WallaceD.Wattles)

翻譯:麥享享

附註:原書出版於1910年,已經進入公共版權。參見: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Science_of_Getting_Rich

 


“致富的科學”(“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是新思維運動(New Though Movement)作家華萊士·D·瓦特斯(Wallace D.Wattles)的經典著作,出版於1910年。瓦特斯在1911年出版這本書後不久就去世了。這本書被遺忘了幾十年,人們最近才重新發現了它的重大價值。目前已經多次再版,經久不衰。


“今日美國”雜誌介紹,全文分爲17個簡明概要的章節,解釋如何克服心理障礙,以及提出了一個主要原則是,對於你的產品或服務,需要避免競爭性思維,而是要創造性地開闢業務。


這本書基於印度教哲學,即“一生萬物,萬物歸一”(One is All, and

that All is One)。其內容包括“如何使用意志”和“意志的進一步使用”等章節標題,提出了瓦特斯的某種“特定方式”(The Certain Way)的概念,造就近代成功學的經典之作。它對近現代大衆以及名人都有着深刻的影響。伯恩在奧普拉·溫弗瑞訪談中提到:“這本書真的,真的觸動了我內心的一些東西,我不由得一頁頁翻讀下去。我仍然記得,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潸然淚下,淚水滴在了書頁上……“


本書中所揭示的哲理恆久閃耀着,必將改變你財務理財的未來。正如瓦特斯在他的書中所指出的,如果你實踐和應用這門科學,你就會變得富有!


目錄



序言


第一章:致富的權利


第二章:一門關於致富的科學


第三章:機會被壟斷了嗎?


第四章:致富科學的第一原則


第五章:生命的成長


第六章:財富是如何來到你身邊的?


第七章:感恩


第八章:以某種“特定方式”思考


第九章:如何使用意志


第十章:意志力的進一步使用


第十一章:以某種“特定方式”行事


第十二章:有效行動


第十三章:進入正確的行業


第十四章:增長的印象


第十五章:前進的人


第十六章:一些注意事項和結論性意見


第十七章-致富的科學綜述



前言

 


這本書注重其實用價值,而不是形而上的哲學探討;它是一本實用的手冊,而不是純理論的論述。它是爲那些最迫切需要金錢的人們而寫的。這些人們希望先致富,然後再討論哲學問題。對於那些到目前爲止還沒有找到或者無暇顧及對哲學理論進行深入研究的人來說,他們希望首先得到結果,同時願意把科學的結論作爲行動的基礎,而暫時無需明瞭得出這些結論的繁複過程。


筆者希望,讀者將信任這些基本的陳述,就像馬可尼或愛迪生頒佈的關於電氣行爲定律的陳述一樣;並且,以信仰爲基礎的陳述,他將毫不畏懼、意志堅定地付諸行動來證明他們的真理。每一個這樣做的人肯定會變得富有,因爲這裏運用的是一門精確的科學,成功是必然的。然而,爲了有益於那些希望研究哲學理論,來爲他們的信仰奠定邏輯基礎的人,我將在此引用某些權威人士的論述。


一元論的宇宙理論,即“一生萬物,萬物歸一”,一種本體表現爲物質世界表面上的許多元素。,並逐漸進入西方世界。這種理論起源於印度教,進入西方思想界已有兩百年之久。它是所有東方哲學的基礎,也是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叔本華、黑格爾和愛默生哲學的基礎。願意鑽研其哲學基礎的讀者,建議另行閱讀黑格爾和愛默生的著作。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犧牲了所有其他的考慮因素,以達到文體風格的樸素和簡單,這樣方便大家理解。本文所論及的行動計劃是從哲學的結論中推導出來的,已經過徹底的測試,並經受了實踐的最高考驗,證明它是有效的。如果你想知道這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請閱讀上面提到的作者的著作;如果你想在實際實踐中收穫他們的哲學成果,那麼請閱讀這本書,按照它告訴你的去做。


筆者

第一章:致富的權利

 


無論人們如何讚美貧窮,事實仍然是,除非一個人富有,否則就不可能過上真正完整或成功的生活。任何一個人,除非有足夠的金錢,才能在天賦或靈魂發展上達到他最大的高度;因爲要展現靈魂和發展才華,他必須有許多東西可以使用,除非他有錢去買這些東西,否則他就不可能擁有它們。


人的思想、靈魂和身體都是通過利用事物來發展的,社會是如此有組織,人必須有錢才能成爲事物的擁有者,因此,人類一切進步的基礎就必然是致富的科學。


所有生命的目標都在於發展;生活中的萬物都有不可剝奪的權利,來實現它能夠實現的一切發展可能。人的生命權意味着,他有權自由和不受限制地使用一切可能對他的心智、精神和身體充分發揮作用所必需的東西;換言之,他有權致富。


在這本書中,我不會用比喻的方式談論財富。真正富有並不意味着知足常樂。如果一個人有能力使用和享受更多的東西,他就不應該對此感到滿意。大自然的目的是生命的進步和發展;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切能夠爲此作出貢獻的東西,例如優雅、美麗和豐富的生活。安於貧乏是有罪疚的。


如果人擁有他所想要的一切,,那麼他是富有的,而沒有足夠的錢,人就不能擁有他想要的一切。到目前爲止,人類的生活已經進步了這麼多,變得如此複雜,以至於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需要大量的財富,才能以一種可謂完整的方式生活。每個人自然而然都想成爲他們所能成爲的一切。這種實現先天可能性的願望是人類本性所固有的,我們禁不住想要成爲我們所能成爲的一切。生活中的成功,就是成爲你想成爲的人。而只有利用事物,你才能成爲你想成爲的人,只有當你變得足夠富有,才能自由使用你想要的東西。因此,理解致富的科學是所有知識中最基礎的。


想發財沒什麼不對的。對財富的渴望實際上是對更豐富、更充實、更豐富的生活的渴望,而這種渴望是值得稱讚的。不想生活得更富足的人是不正常的,因此,不想有足夠的錢來購買他想要的東西,這樣的人是不正常的。我們生活的動機有三種:爲身體而活,爲心智而活,爲靈魂而活。沒有哪一個比另一個更美好或更神聖,所有的渴望都是等量齊觀的,而,如果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得以完整地生活和表達的話,那麼身體、心靈或靈魂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充分發展。只爲靈魂而活,否定心智或身體是不對的,也不是高尚的;同樣地,爲心智而活,否定身體或靈魂是錯誤的。



我們都知道,忽視心智和靈魂生活,對身體造成的可惡後果。我們同樣看到,真實的生活,意味着人類通過身體、思想和靈魂所能給予的一切所作出的完整表達。無論他說什麼,除非他的身體充分發揮每一種功能,包括思想和靈魂,否則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快樂或滿足。哪裏有尚未表達的可能性,或尚未履行的功能,哪裏就有尚未得到滿足的願望。渴望是尋求表達的可能性,或者是功能在尋求表達。


如果 沒有精緻的食物,舒適的衣服,溫暖的住所,沒有擺脫過度勞累的自由,人就不能在身體方面充分地享受生活。休息和娛樂對他的身體生活也是必要的。


如果沒有書本和學習時間,沒有旅行和觀察的機會,沒有睿智的伴侶,他就無法在心智方面充分生活。要想在心智中充分生活,他必須有智力上的娛樂,並且必須置身於他能夠使用和欣賞的所有藝術和美好的東西。


要想在靈魂中充分生活,人必須有愛;而貧窮,卻往往是愛的枷鎖。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在於給予他所愛的人裨益;愛在給予中找到它最爲自然、自發的表現機會。沒有東西來給與別人的人,也就無法履行他作爲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公民,或作爲一個人本身所必需的義務。正是在物質的運用中,一個人爲自己的身體找到了充實的生活看空間,發展了他的心智,展現了他的靈魂。因此,對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他應該富有。


你渴望致富,這是完全正確的。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你就會情不自禁地這樣做。你應該把最好的注意力放在致富的科學上,這是再正確不過了,因爲它是所有學習中中最高尚和最必要的。如果你忽視了這一學習探索,你就漠視了對自己、對造物主和對人類的責任,因爲你能爲造物主和人類提供的最大貢獻,莫過於充分利用你自己。




第二章:一門關於致富的科學


世間確有一門關於致富的科學,它是精確的科學,就像代數或算術一樣。是的,有一些規律在支配着人們獲得財富的過程。一旦這些規律被任何一個人所學習和遵守,他就會像數學推導那樣精確地邁向致富之路。


擁有金錢和財產是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的結果;那些以這種方式做事的人,無論是有意的還是偶然的,都會致富;而那些不以這種方式做事的人,無論他們多麼努力,多麼能幹,卻仍然貧窮。


誠如因果關係,這是一條自然法則,總是產生同樣的效果;因此。任何一個學會以這種方式做事的人,都會無一例外擁有財富。


以下事實表明,上述說法是正確的。例如,致富不是環境問題,因爲如果是的話,某個地區的所有人都會變得富有。一座城市的人都會富有,而其他城市的人都會很窮;或者一個國家的居民會財富滾滾,而毗鄰國家的居民則會貧窮。


然而,我們都看到,無論在哪裏,都既有富人,也有窮人。他們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而且經常從事着同樣的職業。我們也看到,兩個人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行業裏,其中一個變富,而另一個仍然貧窮,這表明,致富主要不是環境問題。有些環境可能比其他環境更有利,但當兩個人在同一環境中工作,其中一個變富而另一個失敗時,這表明致富是以“特定方式”做事的結果。而且,以這種方式做事的能力並不僅僅是因爲擁有天賦,因爲許多有天賦的人仍然很窮,而其他天賦不高的人卻變得富有。


通過對富人的研究,我們發現,他們其實在各個方面都是普通人,沒有比其他人更有天賦和能力的人。很明顯,他們之所以富有,不是因爲他們擁有別人所缺乏的才能和能力,而是因爲,他們恰恰在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


致富不是儲蓄的結果,也不是“節儉”的結果。許多非常吝嗇的人是窮人,而隨心所欲花錢的人往往很富有。


富人也不是因爲做了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而變得富有。因爲兩個人在同一個行業裏經常做幾乎完全相同的事情,其中一個變得富有,而另一個仍然貧窮或破產。從所有這些事情中,我們必須得出結論,致富是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的結果。



如果致富是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的結果,如果總是產生類似的效果,那麼任何能夠這樣做的人都會變得富有。因而,這些問題就都被納入了精確的科學領域。


這裏的問題是,這種特定的方式究竟難不難,是不是隻有少數人才可能很好地遵循它。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就自然能力而言,以上說法並不正確。才華橫溢的人變得富有,資質平庸的人也致富了;聰明的人變得富有,愚鈍的人也能致富;身體強壯的人變得富有,體弱多病的人也獲得了財富。


當然,一定程度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就人的自然能力而言,任何有正常的判斷力、能讀懂這些論述的人都一定會支付。此外,我們也看到,這不是一個環境問題。當然,地理位置也是重要的,一個人沒有辦法去撒哈拉沙漠中心去成功地做生意。


致富需要和人打交道,也需要這方面的技巧。如果這些人傾向於以你想要的方式來打交道,那就更好了。但這和環境因素一樣,並非決定性因素。


如果你所在城鎮周圍的其他人可以發財,你也可以;如果你所在的州有其他人可以發財,你也可以。再說一次,這不是選擇某一特定行業或職業的問題。人們在每一項行業和職業中都可能變得富有,而他們的隔壁鄰居在同一職業中卻仍然處於貧困之中。


誠然,做你所喜歡或更合適的生意,你纔會做到最好。如果你有一些發展得很好的才能,你就會在一個需要運用這些才能的行業裏做得最好。同時,你會在適合你所在地區的生意上做得最好:在溫暖地區開的冰淇淋店會比在格陵蘭島做得更好;在西北地區,鮭魚養殖業會比沒有鮭魚的佛羅里達州更成功。


但是,除了這些普遍的限制之外,致富並不取決於你從事某一特定的行業,而是取決於你學會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如果你現在做生意,而你所在地區和行業的其他人都致富了,而你卻沒有,那一定是因爲你沒有像他們那樣“特定方式”行事。


沒有人會因爲缺乏啓動資金而無法致富。誠然,當你獲得資本時,增長變得更加容易和迅速;但是一個擁有資本的人已經很有錢了,不需要考慮如何變得富有。而無論你有多窮,如果你開始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你就會開始發財,你就會開始擁有資本。獲得資金既是致富過程的一部分,也是結果的一部分,它總是以某種“特定方式”伴隨着事情的發展。你可能是這個大陸上最窮的人,負債累累。你可能既沒有朋友,也沒有影響力,也沒有資源。但如果你開始按這種特定方式做了,你就必然擁有財富,因爲類似的原因必然產生類似的效果。如果你沒有資本,你就可以獲得資金。如果你做錯了生意,你可以進入正確的行業。如果你在錯誤的地方,你可以去正確的地方。總之,你可以從你現在的行業和職務開始,以我談及的特定方式做事情,從而獲得成功。



第三章:機會被壟斷了嗎?


僅僅因爲別人壟斷了財富,並在財富周圍築了一道籬笆,你的機會被會被剝奪而貧窮,這種說法是不存在的。是的,你可能被禁止從事某些行業的業務,但還有其他渠道可供你使用。例如,你很可能難以控制任何一個龐大的鐵路系統;這個領域是相當壟斷的,但是,電氣化鐵路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爲你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用不了幾年時間,空中交通就成爲一項偉大的產業,在其所有分支機構中,這個產業都在爲數十萬人、甚至數百萬人提供就業機會。爲什麼不把你的注意力轉向航空運輸的發展,而是與希爾和其他人競爭蒸汽鐵路世界的機會?


的確,如果你是受僱於鋼鐵托拉斯的工人,你幾乎沒有機會成爲你所在工廠的所有者;但是,如果你開始以某種特定方式行事,你很快就可以離開鋼鐵托拉斯公司。你可以買一個十到四十英畝的農場,從事糧食生產生意。在這個時候,對於那些生活在小塊土地上並集中耕種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這樣的人肯定會發財的。你可能會說,你不可能得到土地,但我要向你證明,這是絕對有可能的。如果你堅持以某種“特定方式”去工作,你肯定可以得到一個農場。


在不同的時期,機遇的浪潮會根據社會整體的需要和發展的特定階段,朝着不同的方向發展。目前,在美國,它正向農業及其相關行業發展。今天,機會就在工廠工人面前。對於那些爲農場主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員來說,機會比在爲工廠主提供服務的人要多。


對願意順應潮流而不是逆流而行的人來說,有很多機會。因此,工廠工人,無論是作爲個人還是作爲一個階級,都不會被剝奪機會。工人不是被他們的主人“壓制”,他們不是被托拉斯和資本組合所“折磨”。作爲一個階級,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根源在於,因爲他們沒有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情。如果美國工人選擇這樣做,他們可以效仿比利時和其他國家的兄弟,建立偉大的百貨公司和合作產業;他們可以選舉屬於自己階級的人擔任職務,並通過有利於這類合作產業發展的法律;再過幾年,他們就可以波瀾不驚地地佔據工業領域。


當工人階級開始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時,他們就可以成爲統治階級;財富法則對他們來說和對其他人一樣,都是一樣的。這是他們必須學習的,而如果他們繼續現在的行爲模式,他們就只會原地踏步。然而,工人個人並沒有被所謂的精神無知或懶惰所壓抑,他可以跟隨機會的潮流走向財富。這本書會告訴他該怎樣做。


沒有人因財富供應不足而陷入貧困。人人都有足夠的財富。僅靠美國的建築材料,就可以爲地球上的每一個家庭建造一座像華盛頓國會大廈這樣大的宮殿;在密集的耕作下,這個國家將生產足夠多的羊毛、棉花、亞麻和絲綢,使世界上每個人的衣服都比所羅門國王最榮耀的時候都要好,而且食物也綽綽有餘。


可見的供給實際上是取之不盡的,而無形的供給實際上也是用不完的。你在地球上看到的所有物體都是由一種”原始物質”構成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從這個”原始物質”中不斷創造新的形態,同時舊的形態漸漸溶解,但所有的形態都是由“某一物質”所形成的。“無形之物”(或稱”原始物質”)的供應是無限的。宇宙由它構成,但並不是所有的“無形之物”都是用來創造宇宙的。可見宇宙內部的空間、彼此穿透的空間和可見宇宙之間的空間都滲透着”原始物質”,充滿了”原始物質”,也就是說充滿了“無形之物”,萬物的原材料。即使這樣,我們也不可能會耗盡這種通用原料的供應。因此,沒有人會因爲大自然的貧乏或者材料難以發掘而陷入貧窮。


大自然是無窮無盡的財富之庫,供應永遠不會枯竭。”原始物質”具有創造性的活力,並且不斷地產生更多的形態。當建築材料的供應耗盡時,就會產生更多新的建築材料;當土地匱乏,食物和服裝材料的生產難以爲繼時,就會更新或產生更多的土壤。當所有的金銀都從地球上挖掘完畢時,如果人類還處在一個需要金銀的社會發展階段,那麼就會有更多的黃金和白銀從“無形之物”中產生。“無形之物”會響應人類的需要,它不會讓人缺乏任何美好的東西。對於人類總體來說,確實是這樣,作爲一個整體總是富有的。如果每個人都是貧窮的,那是因爲他們沒有按照某種“特定方式”去做致富的事情。


“無形之物”是聰明睿智、善於思考之物。它是活的,總是在尋求更多的生命活力。尋求更多的空間發展是生命的自然、自發衝動。擴大自我是智慧的本質,而意識的本質是尋求擴展其邊界和找到更充分的表達。有形的宇宙是由無形、有生命的物質構成的,它爲了更充分地表達自己,而賦予了自己形態。


宇宙是一個偉大的存在,總是充滿了內在動力,以驅動更多的生命、實現更充分的功能。自然是爲了生命的進步而形成的,它的動力是生命的增長。爲此,一切可能奉獻給生命的物質都是慷慨的。除非造物主自相矛盾,否定他自己的行爲,否則就不可能出現匱乏的情況。你並不是因爲財富的有限供應而陷入貧窮。我將在後面進一步說明這一點,即使無形供應的資源也取決於人的命令,前提是他們以某種“特定方式”行事和思考。



第四章:致富科學的第一原則


思想是唯一能從”無形之物”中產生有形財富的力量。萬物都是從”無形之物”中產生的,它是一種思考的物質,而這種物質中的思想就產生了其“形態“。


“原始物質”按照它自身的想法運動。你在自然界中看到的每一種形態和過程,都是思想在”原始物質”中的一種可見表達。當”無形之物”想到一種形態時,它就呈現了這種形態;當它想到一種運動時,它就會產生這種運動。萬物都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思想空間,這是思想宇宙的一部分。一個運動中宇宙的想法延伸到整個”無形之物”,而根據這個想法運動的思維物質,以行星系統的形態出現,並維持這種形態。思維實質上以其思想形態存在,並根據思想而運動。它持有由太陽和世界組成的循環系統的概念,它採取其自身形態,並按它的想法移動它們。想到一棵生長緩慢的橡樹的形態,它就會對應運動,併產生樹的形態,儘管可能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完成這項工作。在創造中,”無形之物”似乎是根據它所建立的運動線路移動的,比如橡樹的想法並不會立即形成一棵完全長成的樹,但它確實會沿着既定的生長線,在產生樹的作用力中開始運動。


每一種形態的思想,在思考的實質上,都導致了形態的創造,但總是,或者至少在總體上,沿着已經確立的增長和行動的路線。


誠然,如果只是建築一所房子的想法,傳遞給”無形之物”後,可能不會立即形成房子,但它會導致已經在貿易和商業中起作用的創造性能量轉化成對應渠道,從而導致房屋的迅速建造。而如果沒有現有的渠道,創造性的能量可以發揮作用,然後房子將直接由”原始物質”,而不是等待有機和無機世界緩慢的演變過程。


任何形態的思想都不可能在不引起形態創造的情況下,就直接影響到”原始物質”。人是思維的中心,是思想的發源地。人類用雙手形成的所有形態,都必須首先存在於他的思想中。只有在他想過這個東西之後,他才能塑造一件東西。


到目前爲止,人類仍然將他的努力侷限於他雙手的工作,他已經將體力勞動應用於形態的世界,尋求改變或修正那些已經存在的世界。他從未想過試圖通過把他的思想傳遞到”無形之物”上來創造新的形態。


當人有一種思想形態時,他會從自然的形態中獲取物質,並對他心中的形態產生一個形象。到目前爲止,他很少或根本沒有努力與”無形之智”合作,“與父合作”。他從來沒有夢想過他能“做他看到父所做的事”。人類通過手工勞動來重塑和修改現有的形態;他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即他是否可以通過將他的思想傳達給它來從”無形之物”中產生新的事物。我們要證明他可以這樣做,證明任何人都可以,並說明如何做到這一點。


作爲我們的第一步,我們必須提出三個基本主張。首先,我們斷言,有一個原始的”無形之物”,所有的東西都是由它製造的。所有看似紛繁複雜的元素只是一個元素的不同表現形態,而在有機和無機自然界中發現的所有形態都只是不同的形狀,實質上由相同的材料組成。這個材料是一種能夠思考之物,它的想法產生了思想的形態。思維,在其實質之上,會產生形狀。而人是思維的中心,有獨創性思維的能力。如果人能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原始的思維實體,他就能創造或形成他所想的東西。

我們概括如下:


有一種思考之物,萬物都是由它製造出來的,在它最初的狀態下,它瀰漫、滲透和填充着宇宙的空間。


在這種物質中有一種思想,產生了它想象出來的東西。


人可以在他的思想中形成事物,通過將他的思想投射在”無形之物”上,可以使他所想要的東西被創造出來。


人們可能會問,我是否能夠證明這些說法。我在此無須贅述而可以確定回答道,是的,我可以這樣做,無論是從邏輯推導角度,還是通過經驗驗證。


從形態和思維現象出發,我推導出了一種原始的思維實質;從這一思維實質上進行推理,我就認識到了人的力量,是他所思考的事物得以形成的原由。


而且通過實驗,我發現推理是正確的,這是我最有力的證明。


如果一個讀這本書的人按照這本書所述進行實踐而致富,那無疑是支持我主張的證據;但如果每個人都按這本書告訴他的去做,那就是一個積極的證據,除非有一個人經歷了這個過程,並且失敗了。這個理論在這個過程失敗之前是正確的。而事實上,這個過程不會失敗,因爲每一個依照這本書行事的人都會變得富有。


我曾說過,人以某種“特定方式”行事才能致富,而要做到這一點,人們必須能夠以某種“特定方式”思考。


一個人做事的方式是他思考方式的直接結果。


要想以一種你想要的方式做事,你必須學會以你想要的方式思考,這是致富的第一步。


去思考你所需要的,的就是去想背後的事實,不管其表面如何。


每個人都有先天和內在的力量去思考他想要思考的東西,但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不是僅僅去獲取表象所暗示的思想。根據外表想想是容易的,而不管外表如何,思考真理都更爲費力,比任何其他工作都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持續而連貫的思考是世界上最艱苦的工作,大多數人往往在他面前退縮了。當真理與表面相悖時,尤其如此。世界中的每一個表象都會在觀察它的頭腦中產生相應的形態,而這隻能通過持有真理的思想來驗明正身。


當看到疾病的表象時,你自己的頭腦中就產生疾病的形態,並最終在你的身體中產生疾病。除非,你有着對真理的堅定想法,即沒有疾病;它只是一種外表,而現實就是健康。


看到貧窮的外表會在你自己的頭腦中產生相應的形態,除非你能堅持沒有貧窮的真理,只有富足。


在疾病的外表下思考健康,或在貧窮的外表中思考財富,需要力量;但是,獲得這種力量的人就會成爲睿智的大師。他可以征服命運,他可以得到他想要的。


只有抓住一切表象背後的基本事實,才能獲得這種力量。而這一事實是,只有一種思維實質,即萬物都是源於這一實質。


所以,我們必須抓住這樣一個事實:在這個物質中所持有的每一個思想都變成了一種形態,而人可以把他的思想深深地印在它上面,從而使它們蛻變成爲可見的東西。


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們就不再有任何的懷疑和恐懼。因爲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創造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也可以成爲我們想要的。作爲致富的第一步,你必須相信本章前面給出的三個基本陳述。我在此重複,以強調他們:-


有一種思考之物,萬物都是由它製造出來的,在它最初的狀態下,它瀰漫、滲透和填充着宇宙的空間。


在這種物質中有一種思想,產生了它想象出來的東西。


人可以在他的思想中形成事物,通過將他的思想投射在”無形之物”上,可以使他所想要的東西被創造出來。


你必須摒棄除了一元論之外的所有關於宇宙的其他概念;你必須仔細考慮這個問題,直到它固定在你的頭腦中,併成爲你習慣性的思想。


請你一遍又一遍地讀這些信條,把每一個字都記在你的記憶裏,並對它們進行冥想,直到你堅定地相信它們所說的話。如果你產生疑問,就把這些懷疑當作罪過棄置一旁。不要聽從反對這一觀點的論點,也不要去那些教導或佈道相反觀念的教堂。不要看那些教導不同思想的雜誌或書籍;如果你的信仰出現了迷惑遲疑,你所有的努力都會徒勞無功。


不要問爲什麼這些事情是真的,也不要胡思亂想它們怎麼是真實的,只要相信它們就行了。致富的科學始於對這種信仰的絕對接受。


第五章:生命的成長


你必須擺脫陳舊觀念的最後殘餘,即有一個神,它的意志是你應該貧窮,或者它希望使你陷入貧困,讓它自己的目的得到滿足。


“智慧的物質“,是一種有意識、有生命的物質,存在於萬物中。作爲一種有意識的生命實體,它必須具有每一個生命的智慧本性和內在渴望,才能讓其生命不斷成長。每一個生物都必須不斷地尋求生命的擴大,因爲生命,僅僅是爲了生存,就必須不斷成長。一顆種子掉到地裏,就會活躍起來,而在活着的過程中,它還會產生一百顆種子;生命因活着而繁衍生息。它永遠會變得越來越多。如果它想世代永續,它就必須這樣做。


智力也同樣需要不斷成長。我們思考的每一個想法,都使我們有必要去思考另一個想法。我們的意識在不斷擴展。我們學到的每一個事實,都引導我們去學習另一個事實。我們的知識在不斷增長。我們培養的每一種天賦,都會讓人想到培養另一種天賦的願望。我們受制於生活的渴望,尋求表達,這驅使我們去了解更多,去做更多。爲了瞭解得更多,做得更多,我們必須擁有更多的事物;我們必須有東西可以使用,因爲我們只有通過使用事物才能學習、實踐和存在。我們必須變得富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能更好的延展。對財富的渴望僅僅是追求更大生命的能力,每一種渴望都是一種對尚未表達的可能性所進行的努力。正是尋求白哦大的力量導致了渴望。讓你想要更多錢的東西,和讓植物生長的東西是一樣的:它是生命,在尋求更充分的表達。


一個活着的物體必然服從於所有生命的這一內在規律。也就是說,它充滿了生命延展的願望,這就解釋了爲什麼它總是有創造事物的必要性。


有一種物質想要在你身上生活地更爲充裕,因此它希望你擁有所有你可以使用的東西。這是造物主的願望,你應該變得富有。他想讓你變得富有,因爲如果你有很多東西可以用來表達他的想法,他可以通過你更好地表達自己。如果你有無限的生活工具,他可以在你身上延展其生命。造物主希望你擁有你想要的一切。


大自然總是對你的計劃笑臉相迎。


一切都在爲你自然而設。


堅定信念,這些是真的。


然而,至關重要的是,你的目標應該與萬物的目標相協調。你必須要真正的生活,而不僅僅是享受感官上的滿足。生活是功能的表現,個人只有在發揮他所能做到的每一項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時,而不過分逾越,才能真正地活着。


你不想只是爲了滿足動物性的渴望而發財,那不是生活。但是,每個身體機能的表現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人能否認正常和健康地去表達身體的衝動,本身就是圓滿生活的一部分。


同樣的,你不想僅僅爲了享受精神上的快感,例如獲得知識,滿足野心,超越他人,出名而變得富有。誠然,所有這些都是生活中合法的一部分,但是,僅僅爲了心智快樂而生活的人,只會有部分的生命,他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滿意。


你不想僅僅爲了他人的利益而變得富有,爲了拯救人類而迷失自我,只是爲了去體驗慈善和犧牲的志趣。靈魂的快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們並不比任何其他部分更美好或更高尚。


你想變得富有,這樣你就可以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享受美食甘飴、享受快樂,這樣你就可以被美麗的事物包圍,看到遙遠的他國,滋養你的思想,發展你的智慧,這樣你才能愛他人,做善事,並能在幫助人類找到真理方面發揮很好的作用。


但是,請記住,極端的利他主義並不比極端的自私更好,兩者都是錯誤的。不要以爲神會要求你爲別人犧牲自己,並且你可以這樣做來得到他的恩惠。神不需要這樣的東西。


他想要的是,你應該充分利用你自己,爲了你,同時也爲了別人,這樣比其他方式都跟爲有效。


而只有通過致富,你才能充分利用自己。因此,你應該首先並且充分地考慮獲得財富的工作,這是正確的,也是值得稱讚的。


然而,請記住,本體物質的願望是所有人的願望,它的運動必須是爲了給所有人更多生命延展的洞見。它不會讓任何人爲了生命的縮減工作,因爲它在所有方面都是鼓勵尋求財富,過更好的生活。


“智慧的物質“會爲你創造事物,但它不會把東西從別人身上拿走,交給你。


你必須擺脫競爭的念頭。你要創造,而不是爲了已經創造的東西而競爭。你不必拿走任何人的任何東西。你不必錙銖必較。你不必欺騙,也不必投機取巧。你不需要讓任何一個人廉價爲你工作。


你不必貪圖別人的財產,也不必覬覦它;沒有一個人有你不能擁有的東西,所以沒必要奪走他所擁有的東西。


你將成爲一個創造者,而不是一個競爭。你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但是這樣的話,當你得到它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擁有比現在更多的東西。


我知道,有些人通過與以上論述不同的行爲方式獲得了大量的金錢。我可以在此補充一句的確,有些大亨變得非常富有,有時純粹依靠他們自己在競爭的層面上所具有的非凡能。但其實,有時他們不自覺地把自己與本體物質聯繫在一起,在其偉大的目的和運動中,通過工業的進化來促進整個人類的發展。洛克菲勒、卡內基、摩根等人一直是至高者的無意識代理人,他們從事必要的工作,使生產行業系統化和組織起來。最終,他們的工作將爲所有人增加生活作出巨大貢獻。他們的日子快結束了,他們組織了生產,不久將被大衆的代理人所接替,以重新組織分配機制。


這些千萬富翁就像史前時代的怪物爬行動物,他們在進化過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產生他們的力量,也會把他們處理掉。我們最好記住,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富有過。從這一階層大多數人的私生活記錄可以看出,他們確實是最卑微、最可憐的人,乏善可陳。


在競爭層面上獲得的財富永遠不會令人滿意和持久。它們今天是你的,而明天可能是另一個人的。記住,如果你想以科學和確定的方式致富,你必須完全摒棄競爭思維。你絕不能認爲供應是有限的。當你開始認爲所有的錢都被銀行和其他人控制了,你必須努力使法律通過以阻止這一過程,等等這類念頭,在那一刻,你就陷入了競爭的窠臼,你的創造能力消失了。更糟糕的是,你可能會阻止你已經萌芽的創造性工作。


要知道,地球的羣山中有數不清的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黃金,還沒有顯露出來。如果出現短缺了,世界就會從思考的物質中創造出更多的黃金,來滿足你的需要。


要知道,你所需要的錢一定會來,即使明天有一千個人被領去發現新的金礦,這也是必然的。


永遠不要看有形的供給。看着無窮無盡的財富,知道它們正以你所能接受和利用的速度來到你身邊。沒有人能通過控制可見的供給來阻止你得到屬於你的東西。


所以,不要讓自己認爲,再不動手,所有最好的地皮都會在你準備建房子之前被被人佔據。不要擔心托拉斯和壟斷,擔心他們很快就會擁有整個地球。不要害怕你會失去你想要的東西,因爲其他人會“打敗你”。這不可能發生。你並不是在尋找任何被其他人佔有的東西。你能創造你想要從”無形之物”中創造出來的東西,而這樣的供應是無限的。


讓我們再複述一遍:



有一種思考之物,萬物都是由它製造出來的,在它最初的狀態下,它瀰漫、滲透和填充着宇宙的空間。


在這種物質中有一種思想,產生了它想象出來的東西。


人可以在他的思想中形成事物,通過將他的思想投射在”無形之物”上,可以使他所想要的東西被創造出來。



第六章:財富是如何來到你身邊的?


當我說,你不必錙銖必較,我並不是說你根本不需要講價,也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和你的合作伙伴進行交易。我的意思是,你不需要不公平地對待他們。你不需要白白得到一些東西,而是可以給予每個人多於你從他那裏得到的東西。


你不能給每個人更多的現金來超過從他們那裏收到的現金價值,但是,你可以給他更多的使用價值。這本書中的紙張、墨水和其他材料可能不值得你花這麼多錢,但如果它所提出的想法給你帶來了數千美元,你就不會被賣給你的人欺騙。他們給了你一個很大的使用價值,而你只花費了很小的現金價值很小。


讓我們假設,我擁有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的畫,在任何文明社會,價值數千美元。我把它交給了巴芬·雷,通過“推銷技巧”,誘使愛斯基摩人給了一包價值500美元的皮毛。我真的欺騙了他,因爲他對這幅畫沒有用。它對他沒有用處;它不會增加他的生活質量。


但假設我給他一支價值50美元的槍,來換他的皮毛,那麼他就做了一筆很好的交易。他用槍,槍就會給他帶來更多的皮毛和更多的食物。它將在各個方面增加他的生活質量,它將使他富有。當你從競爭上升到創造性交易的時候,你可以非常嚴格地審視你的商業交易。如果你賣給任何人的東西無法增加他的生活福祉,你就有能力阻止它。你沒必要在生意上佔任何人的便宜。如果你從事的是一項坑人、佔便宜的生意,那就立刻離開它。


給予每一個人更多的使用價值,而不是你從他那裏獲得的現金價值;進而,每一筆商業交易都會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價值。


如果你有爲你工作的人,你必須從他們那裏獲得更多的現金價值,而不是你付給他們的工資。但你可以這樣組織你的企業,使其充滿晉升的原則,使每一位希望這樣做的員工,每天都能得到進步。


你可以像這本書爲你做的那樣,讓你的企業爲你的員工服務。你可以這樣經營你的事業,這將像一種階梯,每一位願意冒險的員工都可以自己致富;給了員工機會,如果他還不願意這樣做,這就不是你的錯。


最後,你要使你的財富從滲透到你所有環境中的”無形之物”中創造出來,這並不意味着它們將從大氣中自動形成,並在你的眼前產生。


例如,如果你想要一臺縫紉機,我並不是要告訴你,你要把縫紉機的想法印在“思考之物“上,直到機器在你坐的房間或其他地方,自動形成爲止。但是,如果你想要一臺縫紉機,最積極地把握它的精神形象,那麼它正在被製造,或者正在走向你的路上。一旦形成了這種想法,就要有一個最絕對和毫無疑問的信念,那就是縫紉機就要來了。不要懷疑它,或者質問它。它已經是你的了。它將被最高智慧的力量帶給你,在人們的頭腦中行動。如果你住在緬因州,一個男人可能會被從德克薩斯州或日本帶來從事某種交易,這會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些對你交易對手的好處和對你的好處都是一樣的。


不要忘記,“智慧的物質“貫穿於萬物,與所有的人溝通,並能影響所有的人。“智慧的物質“追求更充實的生活和更好的生活的願望,導致了縫紉機的發明。它可以使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的東西,而且只要人們以渴望和信念並以某種“特定方式”行動起來,就會創造更多的縫紉機。


你當然可以在你的房子裏有一臺縫紉機,而且你也同樣肯定,你可以擁有你想要的任何其他東西,並且你會用它來提升你自己的生活和其他人的生活。


主耶穌說:“你們的父樂意將國賜給你們。” 所以你們不必遲疑, “原始物質”想要實現生活在你體內的一切可能,並樂見你擁有所有你能夠或將要用來生活的最豐富的一切。


如果你專注於你的意識,即你對擁有財富的渴望與對更完整表達的渴望是一致的,那麼你的信仰就會變得不可戰勝。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小男孩坐在鋼琴旁,徒勞地試圖琴鍵彈出旋律。我看到他由於不能演奏真正的音樂而感到惱怒。我問他煩惱的原因,他回答說:“我能感覺到內心深處的音樂,但我就是彈不好。”他心中的音樂是”原始物質”的衝動,包含了所有生命的可能性。有關音樂的一切都在通過這個孩子來尋求表達。


造物主,即我們的本體物質,就是試圖通過人類來生活、製造和享受事物。他說:“我要用手來建造奇妙的建築,演奏神聖的和聲,畫出光輝的圖畫;我想要雙腳跑步,用眼睛看我的美人,用舌頭說出偉大的真理,唱出美妙的歌曲,”如此等等。所有的可能性都是通過人來尋求表達。造物主希望那些能演奏音樂的人擁有鋼琴和其他樂器,並擁有充分培養他們天賦的工具。他希望那些能夠欣賞美的人能夠被美麗的事物圍繞。他希望那些能夠洞悉真理的人有機會旅行觀察。他希望那些能欣賞衣服的人衣着光鮮,那些能欣賞好食物的人享受饕餮盛宴。


他想要這一切,是因爲他自己喜歡和欣賞這些東西;是神想遊玩、唱歌、享受美、宣揚真理、穿好衣服、吃好食物。保羅說:“這是神的旨意。


你對財富的渴望是無限的,當造物主尋求在你身上表達自己,就像那位試圖彈奏鋼琴的小男孩那樣。


因此,你完全可以毫不猶豫地要求更多。你的職責是集中精力,來表達造物主的渴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難題。他們保留了一些古老的觀念,即貧窮和自我犧牲是造物主所喜悅的。他們認爲貧窮是計劃的一部分,是自然的需要。他們認爲造物主已經完成了他的工作,創造了他所能做的一切,而且大多數人必須保持貧窮,因爲世界沒有足夠的供應。他們堅持這種錯誤的想法,以至於他們羞於要求財富,他們只想要一種非常勉強的物質水平,讓他們感覺還行就可以了。


我現在回想起一個學生的情況。他被告知,他必須清楚地瞭解他想要的東西,這樣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就會被”無形之物”所打動。他是個很窮的人,住在租來的房子裏,日復一日只能掙到微薄的薪水。他無法理解所有的財富都是可以他的。


因此,考慮過這個問題後,他決定在他最好的房間的地板上配一張新地毯,並在寒冷的天氣裏用無煙煤爐來加熱房子。按照這本書中的指示,他在幾個月內就得到了這些東西,然後他突然意識到,他的要求還不夠。他重新審視了他所住的那所房子,並計劃了他想在裏面做的一切裝修工作。他在這裏加了一扇飄窗,在那裏加了一間臥室,直到它在他心目中完全成爲他理想的家。然後,他計劃了它的傢俱擺設。


他把整幅畫記在腦海裏,開始以某種“特定方式”生活,朝着他想要的方向發展。如今他擁有了這座房子,並且正在按照他的精神形象重建它。現在,他帶着更大的信心,繼續得到更多的東西。這一直是依照他的信心所不斷得到的的,而你和我們衆人其實都可以這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