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技術要始終保持敬畏之心!!

作者 | LANA SINAPAYEN

譯者 | 謝麗

編輯 | Natalie

AI 前線導讀: 在技術上,大多數現代化機器人都比人形機器人 Sophia 先進,而 Sophia 大多數時候都被當作一個玩偶來使用,但它的創造者卻謊稱“它幾乎是人類”,並從中獲益。他們通過精心策劃的公關噱頭抓住了公衆的想象力,這種方式令人質疑。

發生了什麼

機器人 Sophia(圖片來自 Flickr)

2018 年 10 月,來自香港 Hanson 公司的人形機器人 Sophia(見上圖)獲得了阿塞拜疆政府的電子簽證。簽證的電子性質不是偶然的;這次公關活動由阿塞拜疆政府 新成立的電子服務部門 舉辦,目的是展示其一站式電子服務交付機構。

對 Sophia 來說,這種引人注目的事件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最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沙特阿拉伯讓 Sophia 成爲了 第一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Sophia 曾按指示說出了“我要毀滅所有的人類”。

正如發表在 Wired 上的文章“Sophia 的痛苦”所指出的那樣,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公民註定要在市場營銷領域從事毫無生氣的工作。她還被用於各種東西的營銷,如“阿布扎比旅遊、智能手機、第四頻道節目和信用卡”。這種密集的公關和大量的採訪,有時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Sophia 代表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最高水平,或者 Sophia 得到了人性化對待,因爲她幾乎就是人;在 Jimmy Fallon 的“今夜秀”節目中,Hanson甚至說Sophia“基本上是活的”。

各方反應

儘管所有這些事件都吸引了大量的報道,但對於 Sophia,大多數的反應是批評,其中不乏“怪異”和“令人毛骨悚然”這樣的字眼。

一些迴應 Sophia 獲得公民身份的文章探討了賦予機器人人權的後果。他們大多持否定態度。他們指出,人工智能還遠遠不夠先進,不足以獲得許多人都沒有獲得的權利,而且,公衆的信任會因爲營銷活動過分誇大技術的現狀而降低。

在她獲得沙特公民身份後,許多媒體立即指出,這個性別化的機器人比沙特女性擁有更好的人權,因爲 Sophia 沒有被要求戴頭巾,而對於沙特女性來說,這是法律規定。Quartz甚至表示,Sophia 最近的聲名鵲起是對人權的削弱,因爲這是機器人擬人化和賦能“廉價公關噱頭”趨勢的一部分。一些人工智能專家也表達了這一觀點,比如,Nvidia 的機器學習研究總監 Anima Anandkumar 就表示:

這讓我非常憤怒,因爲他們還在宣揚這個玩偶是公民,與此同時卻剝奪了婦女的人權和自由。相比之下,令人震驚。

— Anima Anandkumar (@AnimaAnandkumar) 2018 年 11 月 21 日

Business Insider對賦予機器人公民身份的意義進行了 剖析。他們列出了許多問題,試圖明確賦予 Sophia 的權利應如何行使,特別是在涉及真實人類的情況下。

關於 Sophia 的報道也引起了領域專家們的激烈反應,他們對於媒體誇大機器人的能力表示了擔憂。公衆(將 Sophia 視爲工程和智能軟件的奇蹟)和科學家(稱 Sophia 爲玩偶)之間的認知差異尤其引人注目:

在 一篇最溫和的文章 中,Forbes 將阿塞拜疆總統 Ilham Aliyev 和 Sophia 的互動描述爲“AI 人形機器人與總統的對話”。機器人專家 Rodney Brooks 指出,這個標題具有誤導性,他將 Sophia 比作歌舞伎:

這完全是瞎扯,完全是胡說。爲 Forbes 把這個歌舞伎說得跟真的一樣感到羞恥。https://t.co/y88wlPL2Pa

— Rodney Brooks (@rodneyabrooks) 2018年 10 月 27 日

Benedict Evans(專注於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合夥人)對 Forbes 文章的作者是否真的搞錯了,他將 Sophia 比作“頂着橡膠腦袋的錄音機”:

這就是一臺磁帶錄音機,脖子上有個橡皮腦袋。稱這個東西爲“她”或者使用談話這樣的說法是不恰當的。

— Benedict Evans (@benedictevans) 2018年 10 月 27 日

人工智能研究員 Stephen Merity 對此表示支持:

我非常贊同 @benedictevans 的說法。問一下這個領域的任何一位從業者,他們都會憤怒地咆哮,關於 Sophia 和媒體的描述,一切都是錯的,因爲他們誇大了不存在的人工智能,忽視了現實世界中人工智能的巨大好處和潛在災難。

— Smerity (@Smerity) 2018 年 10 月 29 日

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部門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 Yann LeCun 稱,Sophia“完全是狗屁”,並對公衆對於這個類人機器人的態度表示擔憂:

這對於 AI 來說就像魔術對於魔法一樣。也許我們應該把這稱爲“貨物崇拜 AI”或“波將金 AI”或“綠野仙蹤 AI”。換句話說,這完全是胡說八道。技術內幕:你是這場騙局的同謀。

— Yann LeCun (@ylecun) 2018 年 1 月 4 日

當 Sophia 發表一條 推特,表示被 Yann LeCun 的負面評價“傷到了”之後,Lecun 更激烈地回懟:

有些評論很可笑,它們沒有揭露真相,即很多人被誤導,認爲這個電子傀儡(物理上很複雜)是真正的智能。這不是真的,它沒有感情,沒有想法,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也不會受傷。它只是一個傀儡。

— Yann LeCun

這樣的評論反而使得報道的關注點變成了,Hanson 虛假宣傳 Sophia 是先進的人工智能是否真的道德,如 Verge 的報道“Facebook 的人工智能負責人真的討厭 Sophia(理由充分)” 和最近 Forbes 的報道“媽媽咪呀 Sophia:表演機器人還是危險的誤導平臺”。作爲對後一篇文章的迴應,Yann LeCun 更加嚴厲,認爲對 Sophia 的誤導性描述“完全是胡說八道”:

Noel Sharkey 在 Forbes 上發表的有關“表演機器人”的文章非常不錯。他認爲,來自 Hanson 的機器人 Sophia 是一個表演機器人,把它描述成真正的智能機器人是錯誤的。Hanson 已經跨過了危險線,他們使用一些小把戲錯誤地描述了人工智能的現狀。我在文章中說過: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 Yann LeCun

一方面,Hanson 似乎巧妙地利用了公衆對“幾乎是人類”的機器人的迷戀;另一方面,他們的每一項聲明都會招致那些有能力評估其聲明的人的憤怒。

我們的觀點

讓人形機器人看起來“有生命”主要有三種方法。你可以 讓它們看起來像人類,你可以 讓它們的動態看起來栩栩如生,或者你可以利用觀衆的社會偏見。在最後一種方法中,我們賦予機器人人類的名字(如 Sophia、Alexa)、人類的性別屬性 (化妝、女性服裝)、使用人稱代詞談論他們(正如我在本文中所做的那樣),或者授予他們公民權(如公民權和簽證)。這顯然是 Hanson 所採用的方法。從 Sophia 的衣服到預編程關於“她的父親”或“她的感覺”的演講,再到類似人類的面部表情和橡膠皮膚,Sophia 的每個屬性和精心籌劃的亮相就是一場戲劇表演,玩偶大師和觀衆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是讓機器人“活起來”。

雖然 Hanson 聲稱,Sophia 能夠處理視頻和音頻數據,但還不清楚這個機器人是否真的在公共場合處理過什麼:Hanson 承認,Sophia 的演講通常都是預先編程的。Quartz 一篇專門的報道,認爲該軟件充其量只是一個普通的聊天機器人平臺,具有基本的對象識別功能和搜索引擎。至於 Sophia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公關特技,它其實只是像你手機裏的無線電接收器那樣“說話”,它的行爲受控於隱藏在後臺的人類。當然,Sophia 的推特賬戶也完全是由人管理的。

享受表演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當評論員忘記這是虛構的,寫出了“Sophia 與總統對話”之類的東西時,當人們的提問就好像是說 Sophia 有人類一樣的行爲時,當 Sophia 以先進科技的姿態出現而損害了真正的技術進步時,問題就出現了。事實上,Tony Belpaeme(比利時根特大學和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機器人教授)最近分享了一個關於 Sophia 帶來不合理預望的故事:

我有一個歐盟項目,審查員對我們緩慢的研究進展表示失望,因爲 Sophia 機器人清楚地表明,我們仍在努力應對的技術挑戰已經得到解決。

— Tony Belpaeme (@TonyBelpaeme) 2018年 11 月 18 日

這反過來又使得 Rodney Brooks 再次嘲笑 Sophia 是一個“虛假的演示”:

這就是我爲什麼稱之爲虛假的演示,稱他們爲恐懼販子,說什麼人類水平,甚至超越人類水平的人工智能即將到來。https://t.co/FunhR25BYN

— Rodney Brooks (@rodneyabrooks) 2018年 11 月 18 日

Hanson 機器人公司有責任說清楚,Sophia 的亮相有多少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爲此,他們必須找到其他的動機,而不是從不透明的公關噱頭中獲利。聲稱 Sophia“基本上是活的”,就像 Hanson 在 Jimmy Fallon 的節目中所做的那樣,有一種不負責任的企圖,目的是爲了抓住公衆的想象力。評論員的責任是向公衆進行誠實的報道,着重說明 Sophia 是什麼,不是什麼,即使他們的動機偏向於廣告收入和點擊誘餌。最後,作爲新聞故事的消費者,我們的責任是不對頭條新聞給予不加批判的關注,對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持懷疑態度,抵制媒體的大肆渲染。

小   結

在技術上,大多數現代化機器人都比人形機器人 Sophia 先進,而 Sophia 大多數時候都被當作一個玩偶來使用,但它的創造者卻謊稱“它幾乎是人類”,並從中獲益。他們通過精心策劃的公關噱頭抓住了公衆的想象力,這種方式令人質疑。

轉載自:http://www.chuangyejia.com/article-9675147.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