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高端產品G5,還要把旗艦店開遍美國和歐洲 雅迪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好的產品,應該是能夠引領行業潮流。在前不久,道瓊斯旗下財經媒體《MarketWatch》就大篇幅的報道了中國品牌雅迪在米蘭國際摩托車展發佈面向高端市場的智能鋰電兩輪車G5。雅迪將這款車首發在歐洲,也是打破了它常規的市場行爲。

源於受邀參展企業的強勁實力,所形成的暈輪效應。比如當時受邀參展的有德國寶馬、日本本田、川崎、雅馬哈,意大利比亞喬、美國哈雷、英國凱旋等國際大牌,中國本土品牌收到邀請函的並不多。另一方面,新品G5在車身外形方面,摒棄傳統的凌厲帥酷風格,採用特拉斯、蘋果等品牌的簡約品質風,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歐洲一些社交媒體紅人甚至將雅迪G5騎上街頭,時尚的G5新形象與這些社交網紅構成的和諧畫面,絲毫不亞於低調版奢華派特斯拉小車帶給人的科技震撼感。

雅迪COO許舒暢在意大利米蘭發佈現場接受臺灣媒體採訪

而憑藉着G5輕摩這款新品,雅迪順勢提出要做全球電動二輪車第一品牌。但在國內兩輪車行業洗牌加劇的檔期,正是需要兼顧內外的時候。雅迪這時候提出這一目標,葫蘆裏賣的究竟是什麼藥?

一、靠顏值?雅迪憑實力,積攢野心

(圖:雅迪上市後的股價趨勢圖)

走時尚路線,雅迪是要開始靠顏值吃飯了嗎?其實,歐美經濟狀況與國內有所差異,中產階級對價格的敏感性並不是特別強,更關注於產品本身。相比國內,這種相對成熟的消費環境,更利於中高端產品的推廣。因此,做好產品listing就非常重要。評價產品好壞的兩個維度主要是產品本身的質量,以及受市場歡迎程度。後者就需要在外形上下一番功夫,因此,若將新品G5作爲爆款,需要考慮到受衆特徵及流行度。借鑑經典品牌特斯拉和蘋果的形象特徵,走時尚品質風格對於佔據用戶心智要省心的多。

當然,雅迪智能鋰電兩輪車G5不單是顏值擔當,還頗具實力。從上市後的股票交易可以看出雅迪的發展狀況:自發行以來,整體呈上升趨勢,股價上漲超200%。今年上半年財報也呼應了這種趨勢,雅迪控股電動自行車銷量爲247.3萬臺,同比增長41.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8%。而優孰團隊對電動行業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發現2017年雅迪控股的淨利率達到了6.29%,比新日股份(4.43%)和愛瑪科技(3.38%)要高出許多,而銷售成本及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也比二者要低。整體來看,雅迪在業內是屬於領導者。

而從電動兩輪車行業出海情況來看,聚焦點還在於愛瑪和雅迪這兩家企業的競爭之上。從數量上看,愛瑪佔絕對性優勢。但是,從用戶的質量上來看,雅迪長期征戰高端市場,累計用戶量已超3000萬,出口包括美國、德國在內的77個國家,約佔全球兩輪電動車市場銷售總量的11.7%,在資源儲備上,或有能力與國際頂尖品牌一搏。

並且,早在新品G5發佈之前,雅迪就已經着手線下佈局,將旗艦店開在美國和德國等地。從地域特徵上來講,美國是科技強國,而德國又以嚴謹精湛的工藝製造著稱。選擇在美國和德國試水,與當地的本土企業進行同臺競爭,側面上也印證了雅迪的製造實力和科技競爭力。

二、頭部競爭激烈,國外成新的角逐地

在國內,已初步形成愛瑪、雅迪、新日等三大頭部企業的市場格局,其中雅迪、愛瑪兩家龍頭企業佔據了整體市場的40%,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消費國。因此,要理解雅迪未來將精力投放到全球市場的戰略,我們還需要了解當前狀態下國內市場存在的幾個特徵:

第一,國內整體市場接近飽和,現有企業大多是在存量市場中競爭。2017年底,中國約有7億輛兩輪車(包含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平均每兩個人就擁有一臺兩輪車。

第二,行業門檻低,而技術已過了壁壘期,因而行業格局顯得較爲分散。據統計,在2009年時,全國行業內約有2900多家電動車製造者。直到2016年底,電動自行車整車企業仍有700家,淘汰率並不高。

第三,品牌概念提升,國內行業洗牌依然處於加速狀態。從自協發佈的公開數據來看,2018年電動兩輪車的銷量在2600萬輛左右,十大電動車品牌總銷量達1600萬臺,前十中愛瑪雅迪佔近七成,只有30%的市場留給全國五六百家企業瓜分。前幾年的降價導致行業的利潤率更低,未來的淘汰率可能會更高。

第四,《新國標》以及歷來政策對電摩的限制,嚴重影響着國內用戶的購買慾望。從2015年開始,國內的電動兩輪車生產量開始下降,而《新國標》對企業鋰電等新能源技術的要求也更高。

國內市場環境已相對成熟,短期內愛瑪、雅迪等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會受到太大的挑戰。

而且隨着消費升級的到來,用戶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消費者要的不單是解決出行問題的實用性,還對產品的幸福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對產品的性能、功能、材質、外觀等各方面要比以前挑剔的多。前十的品牌基本上能夠滿足國內用戶目前的需求,守住現有的市場份額對這些企業來說並不是很難。

但是,市場仍然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用戶對產品的要求不再侷限於品質,這就倒逼廠商要進行深度創新,甚至要能夠引領用戶的生活方式。致力於長遠發展,企業不得不往高端產品方向走。但實際上,用戶訴求傾向與其購買力並不成正比,比如國內大多數消費者接受的價位仍在3000-6000元之間,上萬的電動車銷售額並不可觀。而歐美國家居民的購買能力,顯然要高於國內,從市場拓展來講,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外則是一個新的陣地。

三、品牌升級打造幸福感,雅迪全球化具備幾大看點

在國內市場中,雅迪以年銷售420萬臺奪得全國第一的佳績。然而,歐美市場與國內市場還是有所差別,要在一堆高品質產品中脫穎而出,挑戰難度要大得多。單從產品層面來講,一方面全面驗證其智能化等黑科技研發能力、發動機的耐用性和體驗細節的舒適度;另一方面,還要尋找打動人心的亮點、外形整體感覺以及格調。因此,雅迪G5的品牌升級,不再侷限於電動兩輪車的出行功能上,更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探索。

和蘋果手機藉助高顏值外觀以及封閉式系統,吸引高淨值用戶,並進而吸納高品質開發商一樣,雅迪也試圖以高端定位的時尚品質形象以及高品質供應鏈,來吸引用戶,來維持更具幸福感的生活理念和氛圍。新品G5大體上代表着雅迪目前的實力,因而其藉助該產品實現該目標時具備幾大看點。

1、立足產品的品質感,以新潮的外觀設計,藉助工業設計美學概念構建新的壁壘,形成新的競爭力。

近年來,業內龍頭企業都試圖在外觀上進行品牌區分。大部分的電動車形象還是處在一個傳統的認知階段,對於時尚感的理解是與產品的功能特性尤其是速度等相關,譬如“炫酷”的外觀設計,立足點仍然是在出行功能上。而事實上,外觀設計與材質、文化理念等因素有莫大的關聯。就像雅迪G5的時尚簡約外型,所體現的質感與車身製造所用的材質及工藝息息相關。外觀給予用戶的感覺,展現出品牌三大方面的實力:一是財力;二是設計研發能力;三是工藝製造能力。比如對標汽車製造工藝,借鑑特斯拉風格,全身車架使用優質冷軋結構鋼,耐用度與外觀是用耗材展現出來;瑞典貝格烤漆、德國拜耳抗紫外線PC材料做大燈、車身配件使用奇美757ABS塑件等材料也有所講究,這考驗的是品牌背後的財力。沒有經濟基礎支撐的高端是不夠長久的,而對產品成本的承受力就構成了新的壁壘。

2、高性能是高端產品的入場券,而對細節的在乎程度則是其核心競爭力。

就電動兩輪車的產品性能來看,關鍵點還是在於電機的配置上。單就產品零部件而言,目前來看,不論是愛瑪、小牛等品牌,還是主打高端定位的雅迪,都採用了松下18650鋰電池。如此一來,業內的比拼點應當放在對核心零部件的保護、組合以及增值服務上。雅迪採用松下18650鋰電池的同時,還搭載由松下認證的高性能電池PACK技術和BMS智能電池管理系統,爲電芯考慮的又更爲細緻。而且,在外觀設計上,採用純白色小箱,也爲用戶考慮產品使用的美感。因而,新品G5的設計,更多的是立足於消費者角度,以及產品本身所應該具備的安全舒適特性之上。譬如採用瑞典貝格烤漆、德國拜耳抗紫外線PC材料做大燈、車身配件使用奇美757ABS塑件等,製造工藝上儘可能考慮到用戶使用的各細節。如果說都是高品質零部件,那麼細節出彩或許是高端產品的一條出路。

3、智能化體現潮流範,比拼的背後卻是優質供應鏈所形成的生態。

智能鋰電兩輪車G5產品的另一個特性則是強調智能化,如智能中控、一鍵智啓、車載GPS、連接app等智能化功能確實改變着傳統的電摩印象,也更帶科技範。其實,無論是智能鋰電系統,還是增值功能的智能化,乃至汽車級安全用材,都彰顯着一個特徵:掌握優質供應鏈,才能構建優質生態。愛瑪定位親民性,也是由其背後的資源所決定。雅迪能夠在全球市場嘗試走高端市場,是因爲其供應商處在高端鏈條上,譬如與包括日本松下、德國拜耳、瑞典貝格、奧地利KISKA等16家頂級供應商資源,原材料上的高端性組建的產品與高端用戶畫像契合,從而構成符合其特性的生態。

雅迪此次在米蘭發佈的智能鋰電兩輪車產品G5,更多的是帶着對未來的一種思考與探索。或許,早在其還未提出全球第一的目標時,雅迪就已經具備了全球競爭的實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