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臉識別算法測試結果公佈,中國包攬前五名!

依圖、商湯、中國科技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包攬了前五。

策劃&撰寫:溫暖

近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公佈的全球人臉識別算法測試(FRVT)結果。其中,由來自中國的企業和研究院包攬了前五名。

日前公佈的最新FRVT報告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依圖科技在今年10月份提交的算法,排在第二名的依舊是依圖科技,不過是其於6月份提交的算法。商湯科技的算法包攬了第三和第四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算法排在第五位,曠視科技的算法排在第八名。

在FRVT最新的報告中顯示,全球人臉識別算法的最高水平可以做到在千萬分之一誤報率之下,漏報率低於0.4%。其中,誤報比較簡單明瞭,指得的就是兩張不同的人臉照片被機器識別成爲了同一個人,即出現“報警錯誤”的次數/識別總次數就是誤報率。漏報指的是識別出兩張照片爲同一個人,但機器卻沒有在該報警的時候報警,這種遺漏報警的次數/識別總次數就是漏報率。

根據日前公佈的報告,參加這次比賽的廠家共計有39家,相比上次競賽這次新增了7家國內外的公司,包括Anke、比特大陸、大華股份、商湯科技、Saffe、Tech5以及文安智能。這次排在第六、第七位的算法均來自俄羅斯科技公司NtechLab。來自俄羅斯的Vocord國際老牌的安防廠商排在第九。美國面部識別技術研發室Ever AI排在第十位。俄羅斯的人臉識別軟件開發公司VidionLabs、德國Cognitec等公司進入了前20名的榜單之中。

據悉,發佈該報告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最早成立於1901年,隸屬於美國商務部,是美國最古老的物理科學實驗室之一。其主要的任務是建立國家計量基準與標準,爲美國工業和國防提供測試技術、以及參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定製標準等。其人臉識別算法測試在全球知名,數據來自於真實的應用場景。而這也意味着測試的結果即代表該算法在實戰場景中的表現。

而根據艾媒諮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CV市場規模爲68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78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25.5%。其中人臉識別已經成爲了落地應用最廣泛的技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