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網友約在北京見面”

01/

十月第一天,認識了一個網友,約好了等我去北京一定去見她。

我們的認識始於聲音,終於旅行。

故事是這樣的:

在一個英語學習的羣聊中無意瞥見一個幾秒鐘的語音,不知道是什麼吸引力促使我點開它。

對面傳來字正腔圓的流利普通話,一聽便頗有好感。

我們都說溝通也講究逢其對手。

和不會溝通的人聊天,要找話題,挑氣氛,真的很累。大家都這麼忙,別互相折騰了。

而和會溝通的人聊天,你們總能輕而易舉地明白對方的點,碰撞出更多不同的有趣火花,根本不需要去費力營造一個虛假的良好溝通氛圍。

和花姐簡單打個招呼後,便在你一言我一語中聊了一個多小時。

對於已有孩子的花姐來說,能花費一兩個小時給自己做減肥餐,能夠想要從頭開始學英語,單從這點,這位花姐的魅力已經勢不可擋。

畢竟現在的社會太多的人只會躺着抱怨,嫌棄自己身材,卻依舊管不好嘴,邁不開腿;說想學好英語,卻也始終停留在口頭,沒有付出行動。

02/

“要多和各個年齡層次,各種類型的人交朋友”這是曾經工作時領教的一句話

那個時候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底層含義,只是淺顯的知道要多交些朋友

在偶爾一次與朋友討論一些網紅大咖,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夢中人

“那些牛的人自然有它成功的原因。我們現在處在這個階段,看到的可能只是現在或者未來有限的幾年而已,而他們,看的總要比我們長遠得多的多。”

我也想要看的長遠啊,可有時候思考力不夠...

那就從別人那裏吸取經驗啊...

後面的日子裏,終於慢慢悟出了那句“要多和不同年齡層次,不同類型的人交朋友”的真正含義。

和比你大的人交流,能夠從他們的言語中有所感悟,甚至解決自己的困惑,或是擁有更長遠的眼光。

和比你小的人交流,能夠享受那回不去的年輕,生活已經這麼苦了,找點樂子,讓自己的心態不斷注入年輕的血液,何樂而不爲。

而爲什麼說要和不同類型的人交朋友。

每個都是芸芸衆生中的獨一無二,不同類型的人思考問題的不同方式,我想這些點點滴滴,總歸會讓你有所感觸,這比任何一種方式都來的更直接,體會的更明瞭。

就像今天和花姐的聊天,讓我對於考研,考編還是創業工作等方向上的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見解

03/

孫晴悅在《二十幾歲,沒有十年》中說過的一句話:“30歲之前你需要最大限度地去主動認識別人,去用力靠近那個你想成爲的人,而通常等到你足夠牛,等到你30歲之後,就應該是別人前仆後繼地想要用力來認識你。”

有些時候,由於經驗有限,我們總會遇到很多想破腦袋也想不通的問題。而那些有過類似經歷或還在經歷的前輩們,能夠從他們那裏獲取一些經驗,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撥開雲霧。

感情中,我們常說吃不到的醋最酸,先動情的人最慘。

這句話真的太好了,道出了多少愛情的現狀

但道理之所以正確是因爲它存在於某個特定的場合下,恰好符合當時的狀況,那它可能是對的。而換個場合,一切的場景都變了,這個所謂的道理或許也就並不適應了。

所以啊,二十幾歲的人兒,主動點,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

北京是我一直想去卻遲遲沒有動身的地方。

沒有其他原因,只因這個地方懷揣着無數個年輕人的夢想地。

我想前去一定要有真正的意義

我想差不多是時候了...



96年文藝折騰戲精安靜的金牛女孩感謝遇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