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2018總結

文/萌主

一直想好好對過去一年做一個總結,想了很久卻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切入口來寫。我一個向來隨性的人,卻對文章有很大的潔癖。想不到好題目和開頭,來回斟酌便再無慾望寫下去。

於是一拖再拖,擾亂了心情也耽誤了計劃。何必苛求完美呢,索性就嘗試換一種簡單隨意的方式吧。

在過去的這一年,我好像不同於前幾年了。剛上大學時的瘋狂,執着...開始收斂起來,更多的是安靜沉穩,慢慢感悟。

這一年,做了一些取捨也開始學會接納自己,不過於比較,不苛求完美,接受失敗也努力前進;學會感恩也學會了和生活握手言和。

這一年我的學業,工作和生活也有了很多不同以往的變化,雖沒有多耀眼的成功,但所有的經歷對我來說足夠寶貴。我開始深刻體會到:使人成熟的從來不是歲月,而是經歷。

跟大家聊聊我過去的一年呀。(精彩的在後面吆)


@2018.01

一月開始讀書了呀,這個月看了《愛你就像愛生命》《二十幾歲沒有十年》前者圍繞王小波和李銀河愛情展開,平淡而又甜蜜。後者很適合二十幾歲懸而未決,什麼還沒做成的我們....

@2018.02

這個月在家過年呢,美滋滋,就是壓歲錢變少了.....

@2018.03

因爲我走路帶風所以對廣州別有執念,三月底便偷空出發,恰逢刺蝟線下見面會活動,欣喜若狂。人啊,長時間不出去思想會變狹窄的!

當時我們小組大概六七個人,有來自香港的姐姐,在中山大學讀研二的好看小哥哥(敲好看),佛山的小姐姐...

說實話,對於一個出生在一個不起眼的蘇北三四線城市來說,的確,我有些羨慕,甚至偶爾感慨,爲什麼我沒有出生在南方的經濟繁華地區,爲什麼我沒有那些天生的優厚資源條件。

忘記從哪裏知道的我走路帶風,一個家鄉在山東青島的97年的摩羯座姑娘,在本該上大學的年紀,退學在廣州開了自媒體公司。工作,蹦迪,旅遊,談戀愛,怎麼開心怎麼來。和rap歌手徐真真分開後,如今和在美國留學的小哥哥領證了!在這個世俗的世界,她活的很瀟灑,工作有成,也取悅自己。

去年買了她的書《世界需要更好的你》看完後,一直待在身邊。那些偶爾的感慨其實只是在某個窮愁潦倒的夜晚提醒自己,你看,人間值得,還有那麼多人過着自己喜歡的生活,試一試嘛,買chanel,armani不眨眼的日子還是指日可待的。


@2018.05

從廣州回來不久,去了趟合肥,那是和我上一份工作最後一次近距離接觸,說來也有些傷感。不過人總是要向前看,與其閒下來胡思亂想,不如去找點事忙碌起來,說不定還有意外驚喜。

五月份間隙找了一個培訓機構工作,除去上一份做了兩年的工作,這應該算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踏入社會熔爐。本以爲在上一份工作的歷練下,這份工作也一定可以做的不錯。沒想到,上班第二天被老闆臭罵一頓,聽他高吼到末尾,本來有些難過激動的情緒瞬間變得淡定下來。

以前只是聽說職場險惡,如今自己經歷才明白其中的五味複雜。

總的來說感悟一二:

①不同行業,遷移能力是必要的,但光有遷移往往不夠,還需要對特定領域的有足夠的積累和經驗,才能做起來順水推舟。
②職場的複雜並不在於工作的複雜,更多的是人際關係的處理,早些培養強大內心,善良也有鋒芒。
③無論做什麼樣的工作,不要丟棄自己的興趣和學習能力,這或許能幫助你走的更好更遠。

這段不太美麗的經歷的確給了我意外的驚喜。在工作期間的靈感讓我開始了寫作路程。

但也讓我明白,這個世界從來不是絕對的,五味俱全才是生活常態。退一步有退一步的海闊天空,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

當然,五月還有小確幸啦。

陽曆生日和室友吃完飯後,拎着蛋糕回學校,路過操場決定就近選擇去操場吃蛋糕。那天晚上操場異常熱鬧,還有小哥哥在彈唱~我們找個位置坐下後,室友知道我喜歡音樂,竟然去邀請小哥哥過來現場爲我唱歌(聲音太好聽了吧)很感謝她們陪我過了22歲這個難忘的生日。

其實越長大越喜歡過生日,雖然年齡在逐年增長,可欣喜的是每年營造這樣的一個儀式感留下一些回憶和依舊會泛黃的照片也是好的。

有時候,人啊,要看的明白些,又不能活的太透徹,一些小驚喜,儀式感會讓生活更有趣。

@2018.06

去了一站到底的錄製現場。成功被李好哥哥極其標準的主持站姿和極富魅力的主持功底圈粉。休息時間,坐在前排好哥和我們聊天,說當時自己在大學學主持時,沒有條件只能聽磁帶拿筆一點一點寫下來...

其實我們都知道,所有的成就都不是憑空得來,只是親耳聽到不免加深了這種同感。

其中有一位選手馬克,馬克大叔呀其實也就23歲,長着一張老成又帥氣的臉,即將要去哥倫比亞大學讀研,還自己開了公司

看見別人都小有成就,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很俗的四個字:好好學習

以前上學時,黑板上方總有一個橫幅寫着:“好好學學,天天向上”。這麼多年直到上大學才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分量,絕非僅僅的一個口號這麼簡單。它需要我們切實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聲。

@2018.07

這個月前幾天去了金曲撈錄製節目現場啦,畢竟我這麼熱愛音樂,怎能放棄這現場版的近距離演唱會!

年輕時一定要竭盡所能去結實更好的人,欣賞更好的風景,看更好的世界,這樣你才能慢慢明白到底什麼才能使你快樂,什麼纔是你真正想要的。

七月下旬學習啦,去了淮師和考研的閨蜜呆了一段時間。這個閨蜜對我產生很大影響,無論是學習上還是思想上,她比我小兩歲卻比我更優秀和成熟。

從高一至今,我們認識了六年,大大小小有過很多摩擦,也曾因爲對方有新夥伴吃醋,也會因爲各種事情有過爭吵,好在我們沒有互相丟棄。2019是第七年,不知道我們的友情能否度過七年之癢。

其實,大學這幾年最大的感受是,朋友走一路丟一路,真的一點也不酷啊。

隨着時間推進,和以前一些同學聯繫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新認識的一些人,還沒來得及好好相處,卻因特定時間過去大家漸行漸遠。

經歷了太多的別離和割捨後,心態似乎越來越坦然,不刻意不強求,該走的留不住,想留的不會走。

@2018.08

八月下旬我又雙叒叕去了金曲撈的錄製!這次嘉賓是喜歡的蔡健雅,主席團除了劉維,弦子他們,羅雲熙也來啦。

@2018.09

在新學校的第一個月,收到了朋友送的李好的書《好好看世界》。裏面是幾十個國外留學的人兒的成長曆程,國外生活狀況和旅遊攻略。有的十六歲被哈佛錄取,有的...不說了吧!

想留學的,想出國玩都可以看看,保證你眼紅心跳,還有點想更努力。這本書跟了我四個月了,我還沒有看完,實在是捨不得看這麼快!


@2018.10

十月份,美好的一月呀,約見了同濟和復旦的朋友,帶老爸去吃上上謙,然後聽音樂啦。

與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是我一個人看演唱會。

有一個偶像其實是件多麼幸福的事,你會真實的開心,你能從中汲取力量,你會覺得世界裏始終有一束光在指引你前進,那就夠了呀。


@2018.11

不回顧真不知道自己讀書量這麼少,沒有量的積累,更不用說質變了。讓我想起有個朋友爲了督促自己在讀書上的量,發了一條說說,一年讀五十本書,年底沒有完成的話,給每個點讚的人發50塊錢(那條說說點贊量好幾百)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外界的監督來鞭策自己。

@2018.12

大概十二月份左右,在朋友圈看到一條動態:“不孝有三: 不考研不考公不考教資”,看完後哭笑不得,也的確很真實的反應我們當代大學生的狀況。

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都面臨過這樣一個問題:我想在大城市打拼,想追求詩和遠方,父母卻讓我回家鄉工作,穩定生活。

一邊是自己的理想抱負,一邊是親人的牽扯...

在去年考教資筆試時,當時我們羣裏有一個姐姐三十四五歲,從年薪三四十萬的外企辭職,考教資準備進國際學校。據她所說,年輕時哪裏會想去學校工作,後來才發現公司下班太晚完全沒時間陪伴孩子。

原來大家年輕時都是一樣的,一樣不甘平庸,一樣的滿心抱負。原來人的想法會隨着年齡發生階段性變化。

只是許久之後,有人繼續掙扎,有人選擇安穩。其實都無所謂對錯,沒有哪個選擇一定正確,也沒有哪個選擇能決定你的一生。

不是有人家財萬貫卻還失聲痛哭嗎,不也有人身無分文卻也過得舒服嗎。每個階段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把該走的路走完,然後做喜歡的事,愛喜歡的人,過喜歡的生活。

這就是我的2018啦,如果說2018 的關鍵詞是轉變,那麼2019的關鍵詞將是沉澱。

過往可回首,但深情不回頭。那麼,我們2020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