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制霸B站,當下最高能電影解說節目,沒有之一!

緣,妙不可言!

文丨舊故麻袋

早在短視頻發展之初,就有不少草根影評人瞄準了影視解說這塊“肥肉”,所以我們對影視解說類型的節目並不陌生。這些節目都自稱只要花個五分鐘、十分鐘就能帶你看完一部電影,滿足了當代年輕人想看電影又沒時間看的碎片需求。

太正常的影視解說並不會引起多大的轟動,而“邊解說邊吐槽”則成了這類節目“吸睛”的一大亮點,效果在於幫你排雷,只要有新片/新劇上映,聽完解說你就明白這場電影或是這部電視劇,值不值得你花費金錢和時間去消費。

從初期爆紅的播主谷阿莫到後來爆紅的“唐唐說電影”,他們的共同之處都是選擇爛片來消遣觀衆,大家樂呵一場,嘿,覺得有意思,便看幾期,但放到嘴邊多少沒什麼營養,充其量只是用作飽腹之用。

後來B站給“電影解說界”樹了個新風,開創了“瞎系列”,說實話,我對一開始的《瞎看什麼》還是比較陌生的,雖然在A站、B站一度很受歡迎,直到後來改名爲《閱後即瞎》我才由路人轉粉。

《閱後即瞎》帶來的電影解說新意是當下影視解說都不曾帶給過我的,因爲它是你品位和智商的歸屬。在選片上,它和別的電影吐槽節目不同,別人都在追熱點、吐槽爛片,而它卻熱衷於推薦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經典影片。

從瑪麗蓮·夢露的黑白電影,到科恩兄弟的代表作,再到恩斯特·劉別謙的經典之作......解讀與重構這些電影史上優質而冷門的電影。

它以獨特的風格和逗比的語言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沒過多久,它就成了制霸B站的百萬粉絲級電影解說節目。“蝦菌”和“蝦醬”是兩位帶着墨鏡裝瞎的主播,在節目中採用了《新聞聯播》式字正腔圓的配音,搞笑的解說詞配上高冷的播音腔成爲了“瞎系列”一大特色。

而它爆火的另一特色是它的內容,解說詞文案放在所有類型的視頻影評之中幾乎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好,更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巔峯,堪稱業內一絕。“緣,妙不可言”、“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場面一度非常尷尬”、“他們二號去聽經,晚上去旅店,三號去餐廳,然後看電影”......這些在不同節目中頻繁出現的臺詞,也成了“瞎系列”的魔性洗腦金句。

但好景不長,面對B站各種整改、版權等問題,《閱後即瞎》在2018年4月下線所有視頻,進行自查,清理和改進,因爲很長一段時間斷更,我也就沒有再關注了。

直到上個月,我無意間打開了B站排行榜,看到了一個名叫“嘻咦啊看”的UP主登頂,內容竟是電影解說,於是我就打開看了,可這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嗎?沒錯,《閱後即瞎》改名爲《嘻咦啊看》後,再一次給了觀衆一個驚喜。

《嘻咦啊看》依舊保持着它之前延續下來的一貫水準,除了最讓人驚豔的二次創作,插入各種經典笑料和高水準文案以外,其本身的選片質量還是一如既往的穩。

要知道,電影解說類節目,審醜是比審美更容易,也更有市場,隨便找個稀有的國產爛片或是奇葩片來吐槽,都能輕鬆吸引觀衆的眼球,這樣便滿足了觀衆一定的獵奇和發泄情緒需求,但可惜的是這樣的解說並不能調動人思維的真正娛樂。而《嘻咦啊看》在選片質量上,可以說是一股清流,作爲一個僞影評人,對它的選片質量抱以讚許。它以戲謔、嘲弄的方式解構舊有的電影敘事及規則,用統一的創作風格將散落的片段重組,形成帶着“歪說”烙印的產物,價值觀內核不變,但內容可以有無限可能。聽起來或許簡單,但實際上操作起來很難,這波功力和邏輯,不得不跪服。

電影濃縮後,十幾分鍾帶你看完一個與原作不太一樣的故事,影片主角的命運走向不變,但在情節上,會充分發揮腦洞,會加入古詩詞、相聲、評書、梗和一些中國影片片段,並給影片中的人物取富有中國特色的名字,比如無雙公子、歐陽正義、軒轅飄飄、陽頂天......

《嘻咦啊看》每部電影演繹背後大多都是爲了推廣告,很有趣,憑藉妙語連珠的文案,音畫同步的沉浸感,讓品牌或者廣告主在節目中脫穎而出,讓觀衆看後還不反感,連連較好,並覺得反轉得當,真的是功力深厚。

事實證明,無論節目名字怎麼變,只要精髓在、內容在、創意在,便不會被埋沒,這個時代,是給有創意的人準備的,更是給有趣的人機會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