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我们的亲眼所见并非为真?个案研究

我们的亲眼所见并非为真?个案研究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心理学信息消费者的原则是: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一个理论,在某个人身上验证成功了,这个人符合了,也不能代表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这时候,针对这个理论,只有这一个人的研究是毫无价值的。

因为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都是所谓的“孤立事件”,缺乏必要的比较性信息,不能证明某一特定的理论或疗法更优越。

这在媒体心理学领域是一个惯用的套路,脱口秀节目和通俗心理学图书中充斥着基于作者临床经验的心理学理论。而且在我国,关于江湖郎中的骗术也属于个案研究,江湖郎中总能找到一些病人愿意为他们做见证,这些病人总是发自内心地告诉别人,他们自己的确认治疗中获益匪浅。

而只有当我们收集的证据排除了其他可能的解释时,科学才能进步。

个案研究做为一种孤立现象,也属于一种鲜活性例子。因为你听别人说的就好像是真的一样,或者你亲眼见过,所以你的行为受到了鲜活性例子的影响,这就是鲜活性效应。

当面临问题解决或决策情景的时候,人们会从记忆中提取与当前情景有关的信息。人们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能够用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可获得性造成强烈影响的一个因素,就是信息的鲜活性。

有很多人,看到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去干“原本他做为大学生不应该干”的职业,所以认为上大学无用。

尤其是前几年的北大中文系的陆步轩毕业之后卖猪肉,新闻一爆出,引起了巨大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学无用与读书无用论在人们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乘飞机出行的人数锐减,因为人们害怕飞行。当然,人们还要继续外出旅游,而不是待在家里。他们只是改为其他方式出游——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驾游,虽然统计学告诉我们自驾游要比飞行的死亡率更高。

人们都有这样一个倾向:即使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信息,人们的判断也常常受到某个突出例子的影响。

尽管见证证据在检验理论时是无用的,但心理学研究指出,由于鲜活性效应,这类证据经常被人们过分地倚重:对于更为生动、并因此在记忆中更容易提取的证据,人们更相信这些见证证据。

对大多数人来说,见证证据就是一种格外生动和鲜活的信息,因此,人们在验证某一个心理学主张的合理性时,会过度依赖这类证据。事实上,理论主张是否合理,是不能用见证叙述和个案研究的证据来判定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