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2018年陪我成長

1

前幾天,我姐問我:“某某生娃了沒?”

我說:“不知道”。

我姐說:“你看她的朋友圈有沒有啥動靜?”

我說:“我從廣州回來快一年,回來之後,便沒有看朋友圈了。”

我姐驚訝地說:“無語了,你幹嘛不玩朋友圈呢?”

我說:“沒幹嘛,就是把看朋友的時間花在看書上。”

瞬間兩個人都沉默了。

2018年元旦,我利用難得的幾天前往海口至三亞走走、玩玩。回來之後,我便下定決心辭去廣州的工作。不是裸辭,不是喜歡那一份工作,而家裏緣故,我實在無法選擇一個人獨自在一線城市闖蕩。

回老家之後,自然雖安逸、無憂但也十分忙碌。爲了不讓自己與社會脫節,我利用業餘時間讀書、寫作。

因爲之前的積累實在太少,我只能從最基礎做起,在這條緩慢爬行的路上,有時真的想放棄,但我時常用“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這句話來自我激勵。接下來,我會從讀書與寫作這兩個維度進行年度總結。

(2018看過的紙質書)

2

土豆老師經常強調:“閱讀的目的消遣、獲得知識、收集信息。”閱讀目的不同,選擇的書籍不同,閱讀方法則不同。

今年讀了大概有80餘本書,其中包括各類型的書籍,重點在於6次主題閱讀。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多次強調主題閱讀的重要性。今年,我做了閱讀類、寫作類、故事類、邏輯思維類、溝通類、遊記類6大類型的主題閱讀。

在這些書中,我收穫了以下幾種能力:

信息整理能力、邏輯力、表達力、溝通力以及寫作力。

此外,讀與寫向來就是不分家。輸入與輸出同時進行,效果會更佳。

於是,今年在讀書學習路上,我也重新執筆寫作。關於寫作,早在2013年,我就開始每天堅持寫日記,這也是我近幾年唯一能夠一直堅持做的事。迄今爲止,我已有5本厚厚的日記本,其中有一兩本是旅行手帳。

(每年的日記本)

3

關於自媒體寫作,我是在2017年中旬申請公衆號。2018年始,我才花更多的力氣去玩。

目前,我的自媒體以寫書評和書單爲主,主要是因爲大家時間有限,遇見好書難得,所以,我迫切想跟大家分享好書,推薦好書,還有就是想把自己看過的書記錄下來。

雖我並非大咖,但在蝸牛式緩慢爬行的途中,我也積累了一定的粉絲。我很小衆,不過呢!我很開心、很喜歡這種踏踏實實的日子。

與此同時,我不着急變現。因爲我深信,我寫的文字,如同潑出去的水,這需要我去承擔責任;我寫的文字,永遠屬於自己的財產,總有一天可以變現。正如,龍應臺所說:“孩子,你慢慢來。”

不過在最近的總結覆盤中,我的文爲什麼屢戰屢敗,分別有以下幾個原因:

1.是思考力不足,觀點不鮮明,想法不夠。

2.閱歷不豐富,文章沒有沒有靈性,沒有真實感、代入感。

跳出書本,真實的活着,體現多樣人生。(可通過工作、義工、旅行、看電影、參加交流會、看書籍等等。)

新年計劃如下:

1.每個月約4新到6本書,並寫書評,爭取2-3篇優質書評。

2.每個月讀自己的書2到3本(讀書每個月8本)

3.主向提供邏輯思考力(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及主攻相關的書籍。

4.做一本精美的手帳(日記)

5.簽約平臺(實現寫作,月收入3000)

6.進行閱讀諮詢,幫助更多小夥伴們用書籍解決實際問題。

7.每天十分鐘的英語學習。

8.每個月寫一篇覆盤總結

9.經營自己的自媒體平臺重點公衆號、豆瓣、Primas、書單

10.新工作

(待續)…

總之,2018針對基層閱讀,讀的書雜且亂,不過我這個途中,我漸漸找到自己的方向感。所以,2019年,我會往更精細方向前進,期待與你一起進步!

4

致謝

雖然在2007年我就接觸到了公衆號,但是關於自媒體寫作,自己完全是小白中的小白。不過呢,很幸運,我在2018年遇到土豆老師,喵姐以及暖姐的整個團隊所有小夥伴,是你們讓我堅持寫下去,並在寫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遇見你們這次,我參加了某老師的訓練、各種寫作課,但是都我們這羣人來得更有激情。

這個團隊給我帶來的是看到了寫作的夢想、寫作的初心、以及各有所長,比如暖姐和棉花糖的甜文、雨兒姐姐的接地氣文字、太白深入人心、大方的文字,還有很多很多優秀的小夥伴,每次看到大家獲獎,內心都會跟自己說我要一定加油,爭取追趕得上你們的腳步。

希望新的一年裏,我們繼續再創輝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