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分佈式超級帳本技術(Hyperledger Fabric或R3 Corda)

與分佈式超級賬本技術(如Hyperledger Fabric或R3 Corda)相比,以太坊區塊鏈保持了相似性和差異性。在對區塊鏈和分佈式超級賬本平臺進行有根據的評估及其爲企業帶來的價值時,根據平臺的核心功能和特徵對平臺進行分類是有用的。由於區塊鏈源自密碼學和數據配置的原則,某些功能可以在協調的數據庫系統中複製,而其他功能僅在真正的區塊鏈環境中可行。

在本文中,我們將評估面向平臺的主要企業的基本業務功能,包括以太網,Hyperledger Fabric和R3 Corda,無論是通過傳統的分佈式系統還是通過現代的區塊鏈基礎系統,都可以從軟件獲取其影響的位置以及系統的整體優化方式進行評估。

圖1:基礎技術的劃分

特別是,我們將重點關注三個關鍵功能領域:

  • 數據協調——如何在利益相關者之間更好地分配和分配系統內的信息和信任。
  • 加密經濟內部激勵層——如何構建系統,以便基於經濟激勵來激勵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和用戶,以確保系統的功能,例如。博弈論與機制設計。
  • 融入資產的數字商品化——系統如何融入數字商品經濟。在一些名義上的特徵中,這被稱爲代幣經濟。

區塊鏈的主要目標:企業希望通過這項技術實現什麼目標?

像以太坊這樣的區塊鏈與他們的分佈式對手有類似的目標。確定企業希望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目標的目標可能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方法,因爲像1990年代的互聯網一樣,企業還不知道如何概念化強大工具的使用。類似地,今天已知區塊鏈技術能夠實例化各種功能,但是如何將這些功能構建到業務解決方案中需要對底層能力的進一步見解和評估。

探索的三個主要軸:數據的處理和協調,可信和不可變記錄以及資產的數字化。足夠廣泛,可以封裝區塊鏈的主要可用性,同時允許將這些功能進一步推斷到業務場景中。通過討論這三個方面,可以揭示商業實體爲什麼要使用該技術背後的含義。

高效的信息處理和協調

如果改進的分佈式系統設計或數據庫協調是協議或平臺的唯一目的,那麼區塊鏈可能不一定是所需要的。區塊鏈平臺傳統上促進了更好的數據協調和分佈式共識機制的概念,其中數據通過技術平臺得到促進和傳遞。雖然有用,但通過更好地協調中央數據庫或改進的分佈式系統設計,可以獲得這些所需功能特徵的重要部分。在此調查中,有必要確定平臺和協議嘗試優化現有數據協調功能與實施新區塊鏈功能的程度。區塊鏈的設計不僅僅是高級數據協調。

產品和交易的不可變/可信記錄

關於我們爲什麼需要區塊鏈的原始論文圍繞着數字化信任的概念。ConsenSys的Andrew Keys推出的一個主題是“隨着互聯網導致信息數字化,區塊鏈導致信任和協議的數字化。”這篇有意義的論文體現了區塊鏈希望實現的精神,同時也爲其鋪平了道路。另一條路。附加變量是值的數字化。當值附加到系統中實現的信任時,某些對齊結構和激勵機制將影響和激勵系統內的正確行爲,從而形成一個強大的平臺。

通常情況下,在設計系統時,不可變性與信任同義使用,即因爲系統是不可變的,所以可信的是壞事不會逍遙法外。雖然在我們的平臺協議評估中,重要的是還要評估可信系統如何實施的機制,以確保可以有益於平臺用戶的業務模型(通過加密經濟學進一步探索)。

資產數字化

商品和資產的數字化被認爲是大多數區塊鏈或分佈式賬本平臺的主要目標。如果企業正在尋找資產的數字化,則分佈式分類帳或數據庫協調能夠提供一些功能,但應充分考慮這些數字商品的可訪問性。因爲協調數據庫基本上是通過傳統軟件範例集中運行或分佈在交易對手的一個或多個子組之間,所以數字化的級別可以基於數字化平臺提供的自由度來限制。雖然數字化商品的概念聽起來像一個簡單的過程,但不同的激勵動態和圍繞商品如房地產,人類關注甚至電力等數字化的經濟推理需要考慮哪種類型的平臺將對數字化負責。供應商平臺確實展示了“供應商鎖定”的程度,並且在各種情況下依賴於集中管理的平臺。

如果依賴於封閉的專有系統,並且這些資產擴散到數字生態系統或市場,它們與經濟激勵層的相互作用水平相當有限,那麼通過分佈式分類帳系統也可以使用諸如標題系統和供應鏈等記錄和註冊表。如果基於封閉的軌道將會嚴重發育不良。充分利用開放市場能夠提供的各種方面的自由市場系統對於在不斷髮展的數字生態系統中促進真正的數字商品是必要的。

評估數據庫協調特徵

數據庫協調:特徵

雖然已經在不變性,安全性,可伸縮性,可管理性和性能等特性方面對這些平臺的功能進行了深入分析,但通過了解構建體系結構的基礎,可以確定更多內容。

已經發明並實現了許多工具,用於在分佈式系統內進行適當的數據協調。一個例子就是強調像Hadoop這樣的工具以及這個生態系統中的各種集合,包括Spark,Hive和Zookeeper。對這些產品的依賴表明了分佈式系統工具和協議的高度集成。進一步的相似之處可以在諸如Tendermint之類的協議中顯示,這是一種BPFT共識引擎,其設計具有與Apache Zookeeper等工具類似的功能。在內部,還有一些event sourcing databases的研究,可以複製協調數據共享系統所需的幾個功能。

通過評估Apache Kafka等工具以及數據流服務如何在企業環境中實現顯着的吞吐量水平,我們可以根據對這些數據庫協調和優化的不同依賴程度劃分區塊鏈和分佈式分類帳之間的功能差異。基礎概念方面的工具。包括Plasma在內的以太坊的實現正在利用MapReduce等工具在UTXO和基於帳戶的模型之上增強某些映射功能,同時還將組件簡化爲merkle證明,儘管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協議的基礎層仍然依賴於以太坊作爲根區塊鏈。通過分解這些細節,可以獲得有關如何最好地評估這些軟件平臺的技術特徵的進一步見解。

數據協調:平臺比較

IBM Fabric

通過深入研究Fabric架構,可以確定該平臺已經創建了一個複雜的開發環境,專注於基於軟件架構的詳細配置實現卓越的吞吐量,以在分佈式系統環境中實現最佳性能。客戶端和分佈式簽署對等節點網絡之間的鏈代碼的移動以及交易機制和滿足認可策略的收據的轉移在封閉系統中是有效的,而在私有信道內傳播交易的gossip(八卦)協議允許協調大數據集。雖然基礎設施穩健且能力強,但應該考慮如何設計架構以允許多邊協調結構的思考過程,其中最終可能存在難以管理的網絡中涉及的通道因素。

圖2:Hyperledger Fabric架構

此圖演示了Fabric的一些體系結構配置,以及如何將組件組織到專爲高級信息處理和最大事務吞吐量而設計的系統中。主要思想是渠道爲在平臺內移動交易提供了機會。 在查看體系結構時,訂購服務節點(OSN)的功能用於記錄Apache Kafka訂購服務中的交易。在數據流生態系統中,Kafka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工具,具有將各種形式的事務附加到單獨的Kafka集羣並最終分區的功能。

在此設置中,數據能夠跨羣集分佈,以形成分佈式存儲平臺,該平臺可以記錄在其鍵/上下文中“狀態”的Fabric定義內有時稱爲“塊”或blob的數據結構/值存儲配置。在該軟件框架內承認的概念是該生態系統中的所有參與者和數據結構都是本機的,因爲它們主要與該軟件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用戶一起運行。

圖3:Apache Kafka

資料來源:Apache Kafka

Fabric實際上採用了部署類型的子結構來部署某些散列鏈接數據存儲,但應該認識到散列的配置不遵循從比特幣或以太坊派生的區塊鏈系統附屬的原始架構設計。雖然數據blob被批處理並且經歷傳遞事件以最終創建交易的哈希鏈接,但是必須理解該過程不一定將數據轉換爲系統狀態的修改。相反,這些塊的配置方式是信息存儲在具有不同哈希實例的數據庫類型結構中。

在Fabric生態系統中,交付事件稱爲塊,而鏈代碼通過部署事件最終保護訂購服務結構的鏈分區內的數據。該系統的數據結構和模塊的配置能夠允許分佈式數據庫體系結構所期望的事務吞吐量,儘管應該承認,資產代碼協調仍然是一個尚未完全解決的挑戰作爲資產和價值的Fabric生態系統不一定具有可在分類帳內協調的數字表示。

R3 Corda

R3 Corda建立在一個不要求區塊鏈的環境之上,而是一個分佈式的數據庫,利用各種形式的結構重構來構建一個主要由銀行和其他機構用於其流程的系統。該平臺大量借用比特幣交易中使用的UTXO模型,其中狀態由一系列輸入和輸出定義,輸入的變化重新配置可以決定輸出的狀態。

R3 Corda架構框架依賴於節點結構,該結構依賴於稱爲公證人的子模塊,這些子模塊有助於維護網絡的有效性,類似於抽象共識功能的其他平臺中的驗證器結構。節點附帶有關係數據庫,這些數據庫附加在數據結構中,允許使用SQL進行查詢。交易通信在稱爲流的子協議中受到限制。

這些流程與IBM Fabric中的通道體系結構相當,其中只有交易的各方能夠訪問信息。類經歷轉換,導致稱爲光纖或協同例程的狀態機。該體系結構依賴於與子流通信的流以及與在平臺範圍內具有預定義功能的流庫交互。此外,Corda中還有一個自包含的身份層,允許在整個網絡中進行不同程度的訪問控制。

雖然R3 Corda公開聲明它不打算成爲區塊鏈,但應該考慮到將分佈式數據庫的概念重新配置到去中心化數據庫確實非常依賴於傳統的數據庫系統。雖然系統圍繞新穎的數據結構和分佈式系統如何組織的不同組成進行架構,但該平臺確實考慮了數據分配,並且確實找到了各種方法來優化數據分發系統的功能。需要記住的一點是,由於系統僅限於特定體系結構範圍內的數據協調的某些方面,因此,由於未對原始設計實施模塊化和互操作性,因此犧牲了與實際區塊鏈系統的集成。

圖4:R3 Corda工作流程

圖詳細信息:Corda中的交易工作流以及如何通過系統移動輸入狀態和輸出狀態以及如何將文檔附加到工作流過程中。

以太坊

以太坊生態系統由私人區塊鏈和公共區塊鏈生態系統組合而成。公共鏈沒有任何接近數據協調上下文中描述的吞吐量和數據處理能力,因此不應基於這些能力進行評估。在評估以太坊的這一方面時,最有意義的是合成以太坊私有實例的網絡拓撲的不同細微差別。

以太坊黃皮書堅定地規定了關於構成以太坊的一系列規範以及代碼庫的技術細節。由於嚴格遵守該協議的藍圖,以太坊以及聯盟實施的forks確實類似於構建該技術的原始基板。實際上,無論是在工作量證明,股權證明還是資產證明中,相同的規範都是連續的,因爲協議被認爲是相同的以太坊虛擬機(EVM)規範的後代。

修改的體系結構仍與原始EVM明確校準。Quorum等平臺的主要變化包括改變共識機制,修改全球根狀態以適應私人和公共狀態,改變Patricia Merkle tries 狀態以及處理私人交易的其他模塊。該架構允許該軟件維護原始以太坊配置的沿襲和數據結構,同時通過更改提供增加的交易吞吐量。除了Quorum提供的改進的數據交易優化之外,通過Plasma,Truebit和Cosmos等工具協調和集成公共以太坊環境的能力爲協議提供了額外的可擴展性。

通過對像Plasma這樣的工具的技術評估以及在Casper中獲得共識的格式,很明顯,MapReduce和Abstract Rewrite Systems等數據庫管理工具將在以太坊中實現。在Plasma中,MapReduce是組裝基於帳戶的系統和多線設置的位圖-UTXO承諾結構的協調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過防欺詐機制設計和保真債券激勵結構的組合,使用根鏈,等離子鏈和子鏈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協調交易處理範例有助於滿足塊扣除和質量提取表面之間的動態。它還允許使用來自Casper或Truebit等系統的機制來填充進一步的加密經濟結構,以便根據空間中普遍存在的數據可用性問題來鏡像擦除編碼中使用的概念。對於多鏈體系結構,以太坊將能夠將分佈式數據庫系統的數據庫協調和吞吐量功能與實際區塊鏈的公共鏈兼容功能相結合。

數據庫協調:結論

關於數據庫協調能力範圍的可行結論將是IBM擁有卓越的數據庫管理工具集,因爲依賴於傳統數據庫和分佈式系統軟件架構,基於整體單片設計和構建Fabric的大量資源密集型流程。R3 Corda還在進一步定義其功能,同時通過比特幣協議私密重新配置細微差別,爲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多種協調服務。Ethereum雖然是爲公共鏈兼容性而設計的,但它沒有IBM Fabric的原始數據庫處理功能,儘管它在Fabric可用的企業用例的可伸縮性環境中確實具有某些協調原理圖。

以太坊和互補客戶的私人實例可以作爲構建更大系統的架構構建塊,基於模塊化設計,堅持相對基於unix的理念。與以太坊相關的代碼庫旨在與Fabric等數據庫平臺的交易吞吐量功能相媲美,同時允許Corda和Fabric中不存在的功能,但也可以跨平臺探索互補關係。主要的區分因素可以從後續因素的評估中進一步闡明。

區塊鏈平臺的加密經濟配置

軟件平臺內部的密碼經濟子系統需要各種機制設計和博弈論配置,以激勵參與者以最佳方式行事,既有利於自身利益,又有利於生態系統。將區塊鏈生態系統與分佈式分類賬設計的數據庫系統區分開來的核心原則是能夠將機制設計用作經濟激勵層,確保信任和合作的正確分配,使系統的行爲方式有利於實現分散的共識。用戶以及安全。依賴於“反向博弈論”設計的這些系統的主要目標是在子系統中創建主導策略,從而產生激勵的均衡結構,進一步增強整個系統的整體完整性。

密碼經濟機制設計的例子

等離子和真實比特Plasma的設計旨在爲以太坊網絡帶來可擴展性和多鏈功能。通過提供其上多個以太坊譜系的區塊鏈可以相互通信的催化劑,Plasma充當私有區塊鏈和公共區塊鏈網絡之間的可行橋樑。從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Plasma爲以太坊網絡提供了可擴展性和可用性。

雖然要了解等離子體的有效性,但瞭解等離子體設計的機制非常重要。通過所謂的欺詐證據實現了大量的互操作性。通過配置區塊鏈,使得派生的子區塊鏈(或子區塊鏈)仍然可以基於MapReduce函數的計算可靠地驗證事務,可以通過最小化的信任來實現可伸縮性。

圍繞等離子體設計了一種機制,以便在發現故障鏈時允許所謂的質量存在。這些與錯誤操作有關的情況與數據可用性的不一致和阻止預扣攻擊有關。通過允許通過交替配置相互關聯的鏈來懲罰邪惡活動的機制,生態系統希望實例化實體如何相互作用的內聚平衡。

等離子體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來自一個名爲Truebit的密集加密經濟激勵結構的平臺,旨在提高以太坊網絡的離鏈計算能力。通過圍繞驗證遊戲設計Truebit系統,其中整體共識機制的解決方案可以被驗證者挑戰,如果他們識別出一個邪惡的交易對手則獲得獎勵,創建系統的內部加密經濟“檢查和平衡”以激勵占主導地位行爲公平的策略。由於Plasma通過TrueBit的影響專注於創建多鏈互操作性網絡,因此係統的內部實施對於實現信息和共識保真度至關重要。

如下圖所示,涉及Truebit並衍生到Plasma中的加密經濟遊戲包括求解器和挑戰者之間的平衡相互作用,以驗證最終在鏈上驗證的計算的正確性。挑戰者被激勵不斷挑戰,因爲強制錯誤可以保證如果正確解決支付。

圖5:加密經濟設計

以太坊Casper股權證明機制

密碼經濟激勵層的一個例子也可以在以太坊通過Casper的實現過渡到股權證明共識機制的證據中看到。雖然工作量證明有自己的內化遊戲理論激勵結構,以阻止參與者徵用網絡,但是向股權證明的過渡甚至還有進一步的內部結構,以阻止參與者在遇到貨幣時模仿或試圖創建區塊鏈的替代實例。staking協議創建了一個拜占庭容錯環境,其中Ether將被綁定到共識機制中。這意味着個人將受到忠誠的約束,以在系統內表現得光榮。

如果攻擊者計劃在共識機制中模仿或試圖控制,那麼與“slasher算法”相關的各種協議將破壞以太網持有者或攻擊者的聯繫,因此懲罰他們的邪惡行爲。在懲罰背後的機制設計中,被破壞的以太網的數量始終被編程爲與攻擊者希望獲得的數量成比例,其中所達到的均衡是攻擊者首先不想破壞系統的地方。

Cosmos和Tendermint

Cosmos還在建立一個依賴於Tendermint共識機制的生態系統,該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拜占庭容錯算法。該平臺依賴於與比特幣網絡中的礦工具有類似角色的驗證器。驗證器具有稱爲Atoms的標記代幣,用於通過依賴於綁定驗證器生成的信任的股權證明機制來保護網絡。生態系統中的參與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也表示遊戲理論結構,其中如果發現違反協議,驗證者可能丟失其代幣或授權給他們的代幣。由於該系統內利益相關者的這種保稅存款設計,共識機制允許一種保護網絡的激勵機制。此安全設計允許應用程序區塊鏈接口(ABCI),區塊鏈間通信協議(IBC)以及Cosmos集線器和區域之間的不同交互的正常運行。

R3 Corda和IBM Fabric

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注意事項是,R3 Corda和Hyperledger Fabric在其軟件架構中沒有實例化這些加密經濟激勵層。由於軟件體系結構是基於分佈式數據庫聚焦範例進行基礎設計的,因此它們最初並非設計用於在整個框架內結合本機加密貨幣層。由於軟件設計的這種固有差異,它們尚未經過校準,無法參與多鏈生態系統,在這些生態系統中存在與多個區塊鏈的互操作性和協調性。由於系統的結構考慮了最大吞吐量,因此基於這些系統的初始構建,忽略了包含公共區塊鏈主網的區塊鏈的可互操作網絡拓撲的架構佈局。

爲什麼需要加密經濟機制設計?

人們可能會問爲什麼在軟件設計中需要加密經濟基礎設施層。這種範式創造的是一個新的信任和不變性層,可以存在於計算環境中而不依賴於集中式實體。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特定的客戶端服務器和數據庫架構中構建軟件。像IBM,Intel和Oracle這樣的公司已經完善了這個模型以及在初始創建之後創建的系統和子系統,這些模型仍然在分佈式系統架構以及新標記的分佈式分類帳系統中使用。雖然這些系統仍然集中在各個方面,無論是通過中央實體還是類似卡特爾的財團結構,其中激勵措施是基於對集中實體的固有依賴而不是真正的激勵結構來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

圖6:客戶端服務器模型

去中心化系統允許在軟件環境中實現某些目標的可行替代途徑。在這種交換中突出顯示的主要權衡是信任與執行。因爲大型集中式系統更受信任,所以它被認爲能夠更好地執行。雖然區塊鏈系統希望灌輸的是系統的特徵,在這種系統中,信任和價值可以在不依賴大型集中化實體的情況下重新分配。

在系統設計的某些方面支持的一個想法是,爲了優化系統,還必須對子系統進行子優化。這意味着必須協調和架構系統的協調,以便內部子系統在整個更大的生態系統中也具有利益或激勵機制,以進一步實現合作目標。通過爲整體環境的優化創建加密經濟博弈理論方法,可以創建計算機科學和經濟模型的匯合,從而允許創建可以在數字經濟中設想的新軟件架構。

基於對數字經濟的這種願景,應該認識到,使用可以互操作的私有區塊鏈和公共區塊鏈的組合將創建一個可行的數字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可以出現各種商業和商業關係層,並在在傳統技術配置中是可能的。

融入區塊鏈代幣經濟

出於本次調查的目的,有必要定義標記化的概念。該概念借鑑了企業或實體能夠根據我們生態系統中目前存在的某些數字標準創建各種形式的資產,商品和服務的可替代或非可替代表示的概念。

雖然代幣經濟仍在發展,但重要的是區分第一波產品最初會有各種各樣的失敗和缺陷需要時間和迭代來完善。即使資產,金融產品,能源和數字注意力的標記化都是可行的商業模式,它們實施的確切動態需要額外的功能和訪問層,只能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進。成功的代幣經濟將是由遊戲理論機制設計和區塊鏈創新中的重大發展和發現所創造的結果。

正如Josh Stark關於加密經濟學的文章所述,表現出最強可用性標誌的標記是否構成了整體業務的經濟學和博弈論設計中的必要組成部分。如果企業可以將其生態系統的各個方面數字化或標記化,那麼可以創建的產品線將以指數方式擴展,超出我們傳統的交換實物,金融資產,商品或技術服務的方式。通過創建標記化資產可以實現的數字媒體,重要的發展可以從新的生態系統發展而來。

在觀察區塊鏈工具的生態系統時,很明顯,以太坊實際上是可以建立代幣經濟的基礎。如果代幣經濟模型能夠結合私有區塊鏈,可擴展性解決方案和ZK-Snarks等隱私工具的功能,數字資產的整體標記化將使我們的經濟模型受限於當前的能力,因爲組織可行性。

實現區塊鏈的業務目標

爲了實現區塊鏈的上述業務目標,我們必須評估需要服務的各種途徑。在概述詳細說明所述模型的功能的圖表時,以太坊能夠爲分佈式數據庫協調方案以及附加功能提供服務,而R3 Corda和IBM Fabric尚未選擇觸及這些功能層。

在業務用例的背景下,我們覆蓋了在現實世界業務場景之上討論的不同功能,以更好地理解平臺的功能。

圖7:功能摘要

有效分配信息

從功能上講,從分佈式系統的數據庫協調和利用的角度來看,產品類似地匹配。事實上,R3 Corda,IBM Fabric和以太坊的企業版本具有分佈式信息分配功能,可以通過不同的訪問控制層和聯盟的治理配置來促進信息的分配。雖然每個平臺在其軟件架構配置方面都不同,但每個平臺都能夠在有效的信息分配和協調上執行必要的性能。

可信的不可變信息

在大量這些技術的背景下,不變性在某種程度上被用作信任的同義概念。在評估不變性特徵時,必須理解在利用基於Apache的數據流工具(如Kafka)的生態系統中,存在允許對數據進行讀/寫訪問的固有功能。因此,由於系統設計中的一些選擇,IBM Fabric的不變性方面有些受限。

對於R3 Corda的基於UTXO模型的系統,不變性方面在系統的整體範圍內保持不同。由於他們系統的整體分佈式分類帳設計,他們已經建立了可以在整個平臺上展示的某些信任方面。

在以太坊上下文中建立的信任和不變性層都是在Patricia Merkle Tries的公共區塊鏈派生狀態根的子協議中概念化的。由於生態系統內核心軟件範例的這種保留以及與公共鏈的可行連接,以太坊區塊鏈和以太坊的相關推導能夠充分證實不變性。隨着資產開始數字化,從這種不變性獲得的信任最終可以附加到新的價值體系。

資產數字化

應該認識到,IBM Fabric實際上能夠在名義意義上創建數字資產,因爲資產的數字化是從產品的註冊表導出爲數字格式的。雖然Fabric上資產的數字化會導致資產只能在使用Fabric的系統上運行。這相當於如果創建電子郵件客戶端只能與使用完全相同的電子郵件客戶端的人來回發送電子郵件,這與我們當前世界中存在的大量電子郵件客戶端可以一起互操作的情況不同。

R3 Corda具有類似的不一致性,因爲R3平臺的用戶將被限制在其整體環境中與R3之外的其他平臺進行交互,從而造成一些供應商鎖定。因爲R3 Corda主要關注銀行客戶,所以有可能有一個雖然應該注意平臺的用戶將僅限於使用R3 Corda的機構的銀行業務關係,並且無法與不使用供應商平臺的交易對手的生態系統無縫互操作。

因爲以太坊意味着充當類似於Web服務中的HTTP或TCP/IP的底層協議,所以對於只有一個以太坊應用程序的構建者,沒有“供應商鎖定”的概念。可以通過以太坊區塊鏈的不同方面建立的信任允許全球資產的數字化,這種資產可以在新的經濟體系內發生,而不像現有的那樣。如果回頭參考電子郵件示例,可以將以太坊協議視爲與IMAP或POP3類似,作爲訪問電子郵件的通用協議。

以太坊和以太坊派生的協議能夠充當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可以在此基礎設施上構建數字資產。類似於每個公司在90年代後期使用HTML爲網頁搭建網站創建網站的方式,每家公司都能夠使用以太網智能合約爲其服務和產品創建數字經濟,這些合約可以創建代幣。可通過更廣泛的網絡訪問。

前方的路

爲了擁有足夠強大的平臺,可以與公共市場互動,系統必須能夠滿足業務需求,從而實現數據的有效處理,額外的信任分配層以及在發展中的數字經濟中代表資產的能力。 很明顯,所有三個平臺都旨在通過技術進步和技術配置的不同途徑實現類似的目標。

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們必須考慮在這個發展中的生態系統中我們看到經濟商業模式在哪裏發展,顯然基於以太坊的平臺在真正融入數字經濟方面具有優勢,儘管在某些數據交易中存在明顯的弱點IBM Fabric和R3 Corda可以擅長的吞吐量功能。由於不同的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本平臺被迭代並超越了我們當前技術時代精神所存在的能力,圍繞哪個平臺進行構建的決策將嚴重依賴於方向在我們的生態系統中的用例,我看到不同類型的用例相互分層。

本文檔的目的並不是說一個平臺總體上比另一個平臺更好,而是旨在規定這些平臺本質上是彼此不同的。以太坊具有某些功能,分佈式分類賬(如Fabric和Corda)沒有,而Fabric和Corda具有以太網目前無法達到相同程度的性能。

爲了真正實現我們現有系統所需的交互和可擴展性水平,必須在構建和設計協議時考慮所有交互,類似於首次設計互聯網的方式。以太坊作爲一種協議,能夠充當基礎技術堆棧,爲廣泛的生態系統提供服務,涵蓋經濟環境中的必要因素,但請記住,該平臺目前尚未完成,也可能受益於某些固有的功能在DLT同行中。

雖然前面的道路將包括尚未完善的技術,但應該檢查協議是否最終會複製我們希望在下一代互聯網中看到的功能程度,有時最明顯的解決方案不是隻關注一項技術。

======================================================================

分享一些以太坊、EOS、比特幣等區塊鏈相關的交互式在線編程實戰教程:

  • java以太坊開發教程,主要是針對java和android程序員進行區塊鏈以太坊開發的web3j詳解。
  • php以太坊,主要是介紹使用php進行智能合約開發交互,進行賬號創建、交易、轉賬、代幣開發以及過濾器和交易等內容。
  • python以太坊,主要是針對python工程師使用web3.py進行區塊鏈以太坊開發的詳解。
  • 以太坊入門教程,主要介紹智能合約與dapp應用開發,適合入門。
  • 以太坊開發進階教程,主要是介紹使用node.js、mongodb、區塊鏈、ipfs實現去中心化電商DApp實戰,適合進階。
  • C#以太坊,主要講解如何使用C#開發基於.Net的以太坊應用,包括賬戶管理、狀態與交易、智能合約開發與交互、過濾器和交易等。
  • EOS教程,本課程幫助你快速入門EOS區塊鏈去中心化應用的開發,內容涵蓋EOS工具鏈、賬戶與錢包、發行代幣、智能合約開發與部署、使用代碼與智能合約交互等核心知識點,最後綜合運用各知識點完成一個便籤DApp的開發。
  • java比特幣開發教程,本課程面向初學者,內容即涵蓋比特幣的核心概念,例如區塊鏈存儲、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密鑰與腳本、交易與UTXO等,同時也詳細講解如何在Java代碼中集成比特幣支持功能,例如創建地址、管理錢包、構造裸交易等,是Java工程師不可多得的比特幣開發學習課程。
  • php比特幣開發教程,本課程面向初學者,內容即涵蓋比特幣的核心概念,例如區塊鏈存儲、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密鑰與腳本、交易與UTXO等,同時也詳細講解如何在Php代碼中集成比特幣支持功能,例如創建地址、管理錢包、構造裸交易等,是Php工程師不可多得的比特幣開發學習課程。
  • tendermint區塊鏈開發詳解,本課程適合希望使用tendermint進行區塊鏈開發的工程師,課程內容即包括tendermint應用開發模型中的核心概念,例如ABCI接口、默克爾樹、多版本狀態庫等,也包括代幣發行等豐富的實操代碼,是go語言工程師快速入門區塊鏈開發的最佳選擇。

匯智網原創翻譯,轉載請標明出處。這裏是區塊鏈與分佈式超級帳本技術(Hyperledger Fabric或R3 Corda)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