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宥嘉 | 有種成熟,名叫墜落凡塵

第一次聽到林宥嘉這個名字是初中的時候。記得是班裏轉來了一個新同學,一個超級喜歡林宥嘉的女生,我是從她口中得知的林宥嘉。當時我還不知道有林宥嘉這個歌手,也從未聽過他的歌。

之後就經常見到那個女生向別的同學宣傳林宥嘉,就是大概林宥嘉的歌如何好聽,林宥嘉長得如何帥、如何有氣質之類的話。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一個人如此癡迷於一個歌手,在此之前我也還沒有自己的idol(偶像)。在那個女生的影響下,開始聽了一點林宥嘉的歌,並沒有發現多麼好聽;看了林宥嘉的照片,也沒發現有多帥,多麼有氣質。這就是我對林宥嘉的第一印象。

兩個月之後,那個女生轉走了,我也再沒聽別的同學提起林宥嘉,漸漸地就開始把林宥嘉遺忘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學校的廣播裏一直放一首音樂,感覺很好聽,聽得多了自己也會唱了,可是自己也不知道是誰唱的,歌名是什麼。直到上了高中,同學告訴我,那首歌的名字叫《你是我的眼》,演唱者是林宥嘉。

上了高中,遇到了好多喜歡林宥嘉的同學,然後就聽了我至今都很喜歡的一首歌《說謊》。

感覺這首歌唱得很深情,旋律也很好聽,再配上林宥嘉的獨特的音色與唱腔,真的是完美。當時自己年齡還小,也沒有經歷什麼情感經歷,所以對於歌裏面真正想表達的內容還不能理解很深。自己對於這首歌只是停留在聽起來很好聽的層面。後來才漸漸發現用僅僅用好聽來定義一首歌是不夠的,一首打動人的歌還應該讓人聽着很舒服(我認爲的舒服是不等同於好聽的),有其想要明確表達的一種情感或事物,更契合聽者的心境,也能帶人走進演唱者的內心世界。

當我開始準備深入瞭解林宥嘉的時候,我卻完全喜歡上了另一個歌手周杰倫(開始聽周杰倫有點晚),在此後的三到四年中,聽得最多的就是周杰倫的歌,然後林宥嘉又再次被我遺忘在了某一個角落。

上了大學,認識了我的一個很喜歡音樂的室友,他有自己很喜歡的歌手,但他同時也接觸其他很多曲風的歌,對每種曲風的歌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在他的影響之下,自己也開始更多不同風格的歌。就這樣自己又再次發現了被自己遺忘的林宥嘉。

第三次接觸林宥嘉的第一首歌是《浪費》。這首歌講述的是一個男生深愛一個女生(性別只是我自己假定的),女生不喜歡男生,無論如何都不喜歡。而男生願意堅守自己的這份愛,在女生的身後默默喜歡着她,即使男生知道自己的這份愛是沒有結果的。體現了一個男生喜歡一個不喜歡自己的女生時的癡情和寧願自己卑微的一面。演唱的時候,主歌像是在敘述故事的背景,聲音很低沉,烘托一種憂鬱的氛圍。副歌部分情緒突然爆發,將一個男生愛而不得的倔強與不甘體現得淋漓盡致。林宥嘉演繹的這首歌真的是打動到了自己,好像自己有與這首歌中相似的經歷。“沒關係你也不用給我機會,反正我還有一生可以浪費,隨便你今天拼命愛上誰,我都會坦然面對...”。

後來聽了林宥嘉的《心酸》、《全世界誰傾聽你》、《天真有邪》、《自然醒》、《成全》等等很多的歌曲,其中有林宥嘉的原唱和翻唱,漸漸自己開始關注林宥嘉,看他上過的一些節目,認真聽他專輯中的每一首歌。

從演繹一首歌的角度來看,林宥嘉的音色是有很高的辨識度(上《蒙面唱將猜猜猜》時,唱了一句就被認出來了),他的唱腔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也被稱爲迷幻唱腔,擅長的是中低音,對一首歌的感情的把握和表達都是很細緻的。從他的作品的角度來看,每張專輯都很精緻,都有他自己對音樂的態度,真的是對音樂很有想法。歌中描述的很多都是一個深情或者天真陽光的形象,感覺林宥嘉也是像這樣的一個人,對生活對感情誠誠懇懇、天真無邪。

天真有邪,大愛yoga!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