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演讲,我才开始审视自己的朋友圈

1月9日晚的微信之夜,我听张小龙讲了4个小时的公开课。期间他让大家休息了N个5分钟,喝了N次水。现在微信的每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0亿,他说每天有一亿人想教他怎么样做产品,网友回应,反正你也不听。

我作为10亿人中普通的一员,不是产品经理,对那些宣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式也没什么理解,但这次,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朋友圈了。

从远古人类群居的时候,社交就产生了,我们需要协作、沟通,就需要表现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来体现自己对社区是有价值的。朋友圈也是延续了这个习惯,我们放一些东西上去,为自己树立一些理想中的人设,进而产生影响,获得与他人的链接。我本来觉得,沟通是双方的信息成功交换,那么就个人单方面来说,沟通的第一步,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让他们接受这个人设。同时,拍美食,拍美景,拍漂亮的人像,比起写一段文字,要简单轻松的多,所以朋友圈点进去是相册的形式。

但是,我一直以来有个疑问,既然要展示,为什么会有“三天可见”这个设置存在呢,这不是与展示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吗?

作为一个从小用PC,在QQ空间的陪伴下长大的人,四年前用微信的时候,是直接把朋友圈与QQ空间对接的。事实上,两者完全不同。在QQ空间写日志、发动态、传照片,大多数是坐在电脑前,敲着键盘进行的,呈现出来的,也只能是“我在想什么”,而不是“我在做什么”。但是微信诞生在手机时代,一直是只为移动互联网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优势,在于说我们可以记录自己在做什么,可能正走在路上,就随手拍一个照,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本质的不同,也是为什么朋友圈的英文叫Moment,而不是Friend circle。

回到朋友圈三天可见的问题,就有思路了。微信鼓励用户去设置三天可见,是希望这样子可以使他更加勇敢的去发朋友圈。他不用认为说我发的每一个都是可以被别的朋友很久以后来翻看。朋友圈代表了人在当下的一种动态。如果一个人非要展现自己的历史,他应该有别的一个东西来展现自己的。比如说他精心准备的一些照片,个人博客等等。像我这样爱写作的人,如果遇到想深入了解对方的书友,就会交换彼此的简书号,因为那里留有我很多的痕迹。而朋友圈本就不是按这个功能来设计的,只是有人选择这样用了而已。

图片动态延伸出的,就是视频动态。

因为朋友圈的人数越来越多,表达也就越发谨慎,在这样的高压下,大家都迫切地需要一种更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这时候,时刻视频就应运而生了。张小龙很早以前说过一句话,人是环境的一个反应器。微信的视频其实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自己和真实的世界,对真实世界的反应。这是在电脑前做不到的。而且,我们并不需要视频相册,因为那样的话,你只会一年里面挑最好看的三个视频放在那里,那是用来装饰你的,它不是一个记录。时刻视频很简单,没有滤镜,拍完就是拍完了,显示在你的头像页,要下拉一下才看得到。这样不仅通过真实的记录进行了表达,也减少了发动态的压力。

什么是真实呢?

电影《无问西东》里,时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说:“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

在充斥着AI美颜和滤镜的时代,我们越发需要理解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第二个审视,关于朋友圈阅读。

朋友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交化的环境,是一个对自我人设进行强化的一个地方。而阅读只是朋友圈的一个辅助性的副产品。人们在朋友圈里面推荐文章,其实更多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人设的文章,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更多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微信公众号把点赞这个按钮改成了好看,其实是给所有公众号的文章多增加了一个自然流量的入口,自己或好友点了好看,文章可以出现在看一看版面,如果有篇文章,十个好友转了,我们会看到十条信息,很重复,也没法大家一起来讨论,好看里面就可以。而且看的人多的文章,会通过机器推荐到精选板块让更多人看到。它的本质是平台通过用户口碑,帮所有有阅读需求的用户进行第二轮的筛选,把更好的内容筛选给读者。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我自己这些年来看的书,只有一小部分是主动找的,更多地是受朋友的影响。我也经常给一些朋友推荐书,因为我们互相了解,这样的效果比他们自己找要舒服很多。

那么会不会有很多人因此发现了很多跟自己兴趣不一样的好友,就屏蔽掉了呢?我觉得不然。兴趣的差异化不会带来困扰,相反,反而有丰富大家眼界的作用。因为朋友的兴趣不可能跟你完全一样,有些东西如果不是你的朋友来推荐,你可能永远不会去接触它。因为朋友推荐了,也许你会看一下,也许会引起你的兴趣。就算不感兴趣,也会常常围观。你的朋友越多越复杂,这个面是越广泛,慢慢地,就会一层层打破信息茧房,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最后说一点,什么是善良。

去年在学校上人工智能课的时候,我们老师说距AI战胜人类还有很漫长的时间。做模式识别实验的时候,写程序去识别图像上的物体和环境边界,真的是很难的事情。现在AI技术被用到越来越多的产品,我就在想,指挥人的工具,还是工具吗?它为你决策好生活的方方面面,真的是件好事吗?虽然这样的问题暂时无法定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人要有自己的决断力,要学会理性的善良。做技术也好,做产品也好,用产品也好,对于人的态度上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这种善良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一种道德洁癖,只有我们对待人有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善良,才会构建出更强有力的关系。所以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有一次同做运营的同学聊天,不禁感慨网上的灰产真的太多了。比如微信群控,一个电脑批量控制三百个手机无限定位跟真人似的,每天固定加好友数量,批量自动从文件夹发朋友圈,自动点赞,机器人回复信息等等,最后用这个给自己平台引流说是自己小姐妹然后平台利润分成。他说运营做的多了,真的全靠良心,不然想挣钱分分钟。能不能经得起诱惑,就得看境界了。

只有先做生活的强者,你才有资格和能力选择善良。理解了这个道理,再来看谷歌公司那个不起眼的口号:“不作恶”,是多么的铿锵有力,说这句话的前提就是我已在巅峰。

从发朋友圈开始。与诸君共勉。


我是元去一,一个热爱生活的属猫女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