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元旦宿舍自缢,家长说她曾是个优秀的乖孩子

元旦,很多人都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但是河南理工大学22岁的女生小苗,却已对生活绝望透顶,最终在宿舍自缢。

她的家人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小苗在他们心中,一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乖孩子,在学校担任学生会职务,英语通过四六级,已考取教师资格证,常年拿奖学金、有一次还分了5000元给贫困的同学。这样阳光善良的她,怎么就突然寻短见了呢。

根据小苗多名家属的分析,很可能是因为去年六月份的一起失火事件。当时,小苗违反教务规定,与同学在宿舍使用热水器导致失火,在扑救之后火势又复燃,导致整个宿舍物品付之一炬。校方根据校规给了她处分。据她母亲回忆,小苗几次哭诉,在通报批评之后,学校不让她入党,不发学位证,还不让她考研。因为小苗是预备党员、尖子生,这几项处分,几乎是断送了她的出路。母亲多次安慰她,但情况似乎并没有好转。

记者在警方保存的小苗的手机上,见到了小苗在备忘录里写下的遗言,其中提到她“受不了周围嘲笑的眼光”。不知是真有同学背后议论她,还是小苗的心理压力在作祟。

小苗的家属说,失火后,小苗给对面宿舍的衣服都出费用干洗了,连楼下宿舍的墙壁也花钱处理了,该赔偿的都赔偿了,已经知错改过了,校方的处理方式过于严格,多次在学校通报批评,极大地伤害了孩子,这才酿成了这次悲剧。事发后,校方表示愿意向他们补偿15万元了结此事,作为人道主义补偿,但被家属拒绝。孩子的命,多少钱也换不回来啊。

这究竟是谁的错?

有人说校方冷漠无情,但学校确实有方便的热水供应设施,按校规对违规事件处理并无不妥,而且据该校学生表示,学校是鼓励学生考研的,小苗本有希望。有人说小苗思想过于脆弱,大学三年太顺利以至于连一次事故都面对不了,自己的过错就应该自己负责,受别人嘲笑就自杀,反应太极端了。事已至此,小苗的家属仍然沉浸在悲伤中,“多优秀的一孩子,只可惜...”

我想,尽管有些同学会议论小苗,但她的好朋友,她的家人都是关心她的,为什么她还是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不肯迈过这个坎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她把优秀看的太重了,重过了她的生命

红楼梦中,尤三姐因遭柳湘莲退婚,愤而自杀以证清白,因为她认为清白比命重要。小苗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是想给爱她的人留下以前那个美好的自己,而不是一个违纪者,失败者。家人朋友越关心她,她越难过,因为还是有人嘲笑她,她想成为的,是让所有人都喜欢的小苗。

这话听来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自己的价值要建立在别人的肯定上,为什么不能自己肯定自己呢。因为小苗这二十几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不是个例,我们大多数人从小被教育勤学、努力、坚强,久而久之养成了这样的认知习惯,主观的排斥挫折、事故,以及内心深处的脆弱。

至于触发“自杀”的真正原因,其实很复杂。但是,外因只能算一种刺激,而决定其生死的是自我认知。小苗作为一个大学生,对于“处分”和“未来”,并没有很成熟的权衡,她认为一旦跌落尖子生的宝座,一切理想就无法继续。事实上,“学位证”固然很重要,但是也并没有到决定命运的程度。如果她真的认可自己,信任自己,对生活本身有更清晰的认知,也许会寻求身边人或者法律的帮助,重新找到方向,一步步走出短期的困境。但是,她过于恐惧权威、沉溺流言,每天处于巨大的负面情绪下,单一的价值体系就很难支撑她的精神了。

风险管理理论学者塔勒布有一本书叫做《反脆弱》,反脆弱这个词是从英文Antifragile翻译来的,它的字面意思是「脆弱的反义词」而不是「反对脆弱」。心存侥幸使用了违章电器的学生,出了事情就应该负责,家长说,经济上的损失得赔偿,学校说,规定的处罚得实施,但没人告诉孩子,心理上的伤痕要怎么愈合。成长,也是需要练习的。

我们不必非要做一个优秀的乖孩子,躲在坚强的面具下哭泣。二十多岁的生命,本有一万种可能。


我是元去一,一个热爱生活的属猫女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