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微信之父張小龍的演講,我纔開始審視自己的朋友圈

1月9日晚的微信之夜,我聽張小龍講了4個小時的公開課。期間他讓大家休息了N個5分鐘,喝了N次水。現在微信的每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0億,他說每天有一億人想教他怎麼樣做產品,網友迴應,反正你也不聽。

我作爲10億人中普通的一員,不是產品經理,對那些宣稱以用戶爲中心的設計方式也沒什麼理解,但這次,我開始審視自己的朋友圈了。

從遠古人類羣居的時候,社交就產生了,我們需要協作、溝通,就需要表現自己,通過各種方式來體現自己對社區是有價值的。朋友圈也是延續了這個習慣,我們放一些東西上去,爲自己樹立一些理想中的人設,進而產生影響,獲得與他人的鏈接。我本來覺得,溝通是雙方的信息成功交換,那麼就個人單方面來說,溝通的第一步,其實就是把自己的人設帶給所有朋友,讓他們接受這個人設。同時,拍美食,拍美景,拍漂亮的人像,比起寫一段文字,要簡單輕鬆的多,所以朋友圈點進去是相冊的形式。

但是,我一直以來有個疑問,既然要展示,爲什麼會有“三天可見”這個設置存在呢,這不是與展示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嗎?

作爲一個從小用PC,在QQ空間的陪伴下長大的人,四年前用微信的時候,是直接把朋友圈與QQ空間對接的。事實上,兩者完全不同。在QQ空間寫日誌、發動態、傳照片,大多數是坐在電腦前,敲着鍵盤進行的,呈現出來的,也只能是“我在想什麼”,而不是“我在做什麼”。但是微信誕生在手機時代,一直是隻爲移動互聯網服務。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優勢,在於說我們可以記錄自己在做什麼,可能正走在路上,就隨手拍一個照,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這就是本質的不同,也是爲什麼朋友圈的英文叫Moment,而不是Friend circle。

回到朋友圈三天可見的問題,就有思路了。微信鼓勵用戶去設置三天可見,是希望這樣子可以使他更加勇敢的去發朋友圈。他不用認爲說我發的每一個都是可以被別的朋友很久以後來翻看。朋友圈代表了人在當下的一種動態。如果一個人非要展現自己的歷史,他應該有別的一個東西來展現自己的。比如說他精心準備的一些照片,個人博客等等。像我這樣愛寫作的人,如果遇到想深入瞭解對方的書友,就會交換彼此的簡書號,因爲那裏留有我很多的痕跡。而朋友圈本就不是按這個功能來設計的,只是有人選擇這樣用了而已。

圖片動態延伸出的,就是視頻動態。

因爲朋友圈的人數越來越多,表達也就越發謹慎,在這樣的高壓下,大家都迫切地需要一種更爲輕鬆的一種方式,既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又能夠獲得社交的好處。這時候,時刻視頻就應運而生了。張小龍很早以前說過一句話,人是環境的一個反應器。微信的視頻其實是希望能夠記錄下來自己和真實的世界,對真實世界的反應。這是在電腦前做不到的。而且,我們並不需要視頻相冊,因爲那樣的話,你只會一年裏面挑最好看的三個視頻放在那裏,那是用來裝飾你的,它不是一個記錄。時刻視頻很簡單,沒有濾鏡,拍完就是拍完了,顯示在你的頭像頁,要下拉一下才看得到。這樣不僅通過真實的記錄進行了表達,也減少了發動態的壓力。

什麼是真實呢?

電影《無問西東》裏,時任清華校長的梅貽琦說:“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如果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那就是真實。”

在充斥着AI美顏和濾鏡的時代,我們越發需要理解人真實的生活狀態。

第二個審視,關於朋友圈閱讀。

朋友圈本質上還是一個社交化的環境,是一個對自我人設進行強化的一個地方。而閱讀只是朋友圈的一個輔助性的副產品。人們在朋友圈裏面推薦文章,其實更多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觀點或者人設的文章,而不是說這個文章的內容有多好。更多是通過一個文章來展示自己是屬於哪一種人。

微信公衆號把點贊這個按鈕改成了好看,其實是給所有公衆號的文章多增加了一個自然流量的入口,自己或好友點了好看,文章可以出現在看一看版面,如果有篇文章,十個好友轉了,我們會看到十條信息,很重複,也沒法大家一起來討論,好看裏面就可以。而且看的人多的文章,會通過機器推薦到精選板塊讓更多人看到。它的本質是平臺通過用戶口碑,幫所有有閱讀需求的用戶進行第二輪的篩選,把更好的內容篩選給讀者。我一直很相信通過社交推薦來獲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我自己這些年來看的書,只有一小部分是主動找的,更多地是受朋友的影響。我也經常給一些朋友推薦書,因爲我們互相瞭解,這樣的效果比他們自己找要舒服很多。

那麼會不會有很多人因此發現了很多跟自己興趣不一樣的好友,就屏蔽掉了呢?我覺得不然。興趣的差異化不會帶來困擾,相反,反而有豐富大家眼界的作用。因爲朋友的興趣不可能跟你完全一樣,有些東西如果不是你的朋友來推薦,你可能永遠不會去接觸它。因爲朋友推薦了,也許你會看一下,也許會引起你的興趣。就算不感興趣,也會常常圍觀。你的朋友越多越複雜,這個面是越廣泛,慢慢地,就會一層層打破信息繭房,這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最後說一點,什麼是善良。

去年在學校上人工智能課的時候,我們老師說距AI戰勝人類還有很漫長的時間。做模式識別實驗的時候,寫程序去識別圖像上的物體和環境邊界,真的是很難的事情。現在AI技術被用到越來越多的產品,我就在想,指揮人的工具,還是工具嗎?它爲你決策好生活的方方面面,真的是件好事嗎?雖然這樣的問題暫時無法定論,但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人要有自己的決斷力,要學會理性的善良。做技術也好,做產品也好,用產品也好,對於人的態度上必須是一種善良的態度,而不是一種套路的態度。這種善良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一種道德潔癖,只有我們對待人有一種真正的理性的善良,纔會構建出更強有力的關係。所以善良本質上是一種能力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有一次同做運營的同學聊天,不禁感慨網上的灰產真的太多了。比如微信羣控,一個電腦批量控制三百個手機無限定位跟真人似的,每天固定加好友數量,批量自動從文件夾發朋友圈,自動點贊,機器人回覆信息等等,最後用這個給自己平臺引流說是自己小姐妹然後平臺利潤分成。他說運營做的多了,真的全靠良心,不然想掙錢分分鐘。能不能經得起誘惑,就得看境界了。

只有先做生活的強者,你纔有資格和能力選擇善良。理解了這個道理,再來看谷歌公司那個不起眼的口號:“不作惡”,是多麼的鏗鏘有力,說這句話的前提就是我已在巔峯。

從發朋友圈開始。與諸君共勉。


我是元去一,一個熱愛生活的屬貓女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