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 中國牛奶的Vision

現代企業治理和國家治理中,都會提到一個詞,叫Vision,常翻譯成“願景”,我個人認爲還是要視情況而定—— 這個詞的本義是“視力”,就是一個人看不看得見,瞎不瞎。如果往深了說,就翻成“視野”,就是說你是就能看見眼前那一小嘎達呢?還是能把東西連成一片看?有視力、不瞎,還能不對眼兒不只看自己眼前的一點,纔有資格用更高級的詞,纔有資格說說“願景”,說說未來的六七年。



昨天拜讀了網路上行業之筆寫下的以“和”爲題的文章,掰開了揉碎地說得很透。我雖然也是“正能量”之一,但我認爲這些聲音都功效有限。行業之小,於全國GDP而言幾乎無足輕重;聲音之亂,各自爲戰,卻囚徒困境,幾乎無解。



如果“視力”已經接近0.001,連那個最大的E也看不見了,不如索性把那沒用的眼珠子摳出來得了,換個義眼,或用電子眼替代,找個導盲犬帶路也成。我們圍繞牛奶的說來說去始終在最低的層面圍繞一個原點幾年如一日地繞圈,樂此不疲中人心散去。



作爲行業“草民”,我只有嬉笑怒罵中行“鍼灸”刺激一下兒的雕蟲小技,但久而久之也練就了更多人假裝“失聰”的本領。失聰之後,如果還失明,行業登高望遠聚心力行的機會也就永遠只能是夢想,振興倆字就會和過去的十年一樣,永遠振振有詞地振在嘴邊,直到振得自己都不信。



行業大好未來,需要Vision,由視力而視野,然後願景才能從海市蜃樓成爲眼前的高樓大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