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咱家有一個超厲害的老媽

前言:

寫這篇文章之前問了好幾個朋友,給葉子的回答最多的是:不記得了。


是啊,大家都說現在年味是越來越淡了,過年似乎越發少了點什麼,可是又不知到底少了啥。



01

作爲一名90後老阿姨,葉子的兒時年味,直到現在的年味,就是團聚,一家人開開心心的聚在一起。


要說記憶中最深刻的就是我那厲害的媽媽


也真的很慶幸,我出生在90年代,出生在農村。我一直覺得90後的我們挺幸福的,真的。


我家住在一個小山村,我家門前是一條馬路,再往外是一片片稻田,那一片片稻田中間有一條河。馬路是從我家沿着一個橢圓的弧線一直延伸到我家對面,直至看不見了。所以我們這個村子可以說是個圓形,山環繞着村子,房子沿着馬路,中間被稻田、河流隔開。還有一條小小的路,再經過一座小橋,就能到對面,想偷懶的人,可以直接騎個摩托車,從這邊直奔到對面。


小時候,還經常去河裏玩水,捉魚;上山去探險,有不少防空洞,約上幾個小夥伴,拿着手電,互相鼓勵着,走在黑咕隆咚的洞裏;去田裏捉泥鰍。。。每每玩的正嗨,最後都被各自的媽媽叫回去,吃飯了。


我媽媽有5個哥哥,在家排名第六,是外公的掌上明珠。可是媽媽卻非常懂事,很小就幫忙分擔家務了,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沒有誰會比我的媽媽厲害了。


我媽媽經常在家自己搗鼓着,研發新產品。小時候的毛衣都是她一針一線縫的,跟買的一模一樣;還會做鞋子,穿上去特別暖和;那時候還給我做了兩雙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鞋墊我一直不捨得穿,實在太好看了,到現在還放在家裏頭。


一直都覺得老媽就是高手,什麼都能搞定。老媽會做很多東西,可是大多都是爸爸、我和弟弟喜歡的,她好像我們喜歡的她就喜歡了。


以前的我,確實很疏忽這一點,後來長大了,回家的次數少了,懂事了些,才知道這些。她的付出,對我們這個家庭的付出,不是一般的多,真的很不容易當一個農村婦人家。


長大後覺得每一次回家,老媽又掌握了一個新的技能。於是我一吃到同事家的媽媽做的什麼吃的,就很容易的想到我媽媽,告訴她,然後她就會在我下次回家時爲我準備好。


在我媽媽身上,我明白了:你不會做的事情,多嘗試幾次,你就會了。她的口頭禪是,一件事情只有去做,做着做着,就會了。


身爲一個農村裏長大的孩子,我真的沒有去過一次田地、山上勞作,都被老媽留在家中看店。對了,我們家在村子裏開了一個雜鋪店。後來工作後,才知道賺錢的不容易,生活不易,每每放假,就去幫老媽幹活,去田裏、山上,偷拍老媽勞作的模樣。






02


奶奶家就在我們隔壁村,只要10來分鐘就到。


過年,記憶中是,穿上新衣,去奶奶家吃團圓飯,奶奶這邊也是5個孩子,2個兒子,3個女兒,而我爸爸排行老三。


過年,我們這邊是三十那天,中午在奶奶家吃飯。媽媽、我和弟弟早早就到奶奶家,媽媽和我幫奶奶準備中餐,然後弟弟還有爺爺準備祭祖的事宜。因爲店鋪得有人,所以老爸到飯點再過來,而一般老爸下來了,我們還得等會,大伯一家纔回來過年。奶奶怕我跟弟弟餓,已經一人一個雞腿,讓我們吃上了。


一起吃年飯,大伯家也是兩個,姐姐和哥哥。後來長大了,姐姐嫁人了,就很少在家過年了,哥哥娶妻了,多了嫂子,添了女兒,去年又添了兒子。過年飯還是蠻熱鬧的。


每每讓我難忘的是,過年飯過後,大伯一家和我們一家都得回自己的家中,往兩個方向的離去,只剩下兩個老人在路邊招手示意——你們的家在這裏啊


有時候我們也會接兩個老人到各自家中過年,可是老人還是喜歡住在自己家中。


回到家中,我們也忙活着,貼對聯,包餃子,吃過晚飯,洗好衣服,一起看春晚,然後老爸老媽給我壓歲錢,我們各自睡去,因爲我們家沒有習慣,等到十二點放鞭炮。





03


初一,我們去拜年,哈哈,因爲我的外公外婆還有三個舅舅跟我們是住在一個村子的,前面已經說過,我們村子像個圓形,所以,我們都是可以看到各自房子的,視力好些還能知道對方在家幹嘛。

拜年真的很方便,走幾步就到了。表姐總是開玩笑說,“別人家去姑姑家拜年,還得去住個兩三天,我們這一會就到了,真的沒意思,不過我就這個一個姑姑,誰都不準欺負我姑姑。”


記得,小時候的我們,經常到處串門,然後在舅舅家不回去吃飯。我們家去他們家得上個坡,小時候路還沒有修的現在這般好,我跟弟弟都容易一個衝鋒,從坡上滾下來,最後哭着,回來,說再也不去玩了,可是第二天又去了。


外公外婆家門口是個池塘,這個池塘可是個有故事的池塘哦,我們幾個兄弟姐妹,沒有一個人是沒掉下去過的,都跟這個池塘有過親密接觸的。過年的時候,聚在外公外婆家,說的最多的也是這個故事很多的池塘,一個個都在吐槽對方的窘迫模樣。對了,外公外婆家旁邊鄰居家有一條很兇的狗,我們幾個孩子,都是被那條狗嚇過的人,外公外婆家的圍牆也是很多故事的


現在媽媽這邊的家族越發壯大,以前3大桌,現在又添了幾個小朋友,要4大桌


人口多嘛,可能也是我們家過年跟別人家不一樣的一點吧。真的太熱鬧了,要鬧翻天了。


因爲大舅、二舅都是在長沙嘛,所以回來過年就會被安排上,到三個舅舅家輪流吃飯,輪到哪一家,那就忙乎了,4大桌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每一桌最少12個菜的配置。


我們家也有準備兩次大陣仗,奶奶這邊也是4大桌的節奏啊。


好在我家有個厲害的媽媽。這個時候的老媽,既是一個主掌廚房的大廚,廚房的各種美食準備,也是一個指揮家,指揮着老爸、我和弟弟。雖然舅母們、姑姑們會來幫忙,可是老媽還是忙的頭暈,那天的老媽,我們會乖乖的聽命,不敢亂了她的節奏,要不然一向溫柔的老媽也會變得兇兇的。


忙活完這兩次大陣仗,我媽媽才鬆了口氣,我總是開玩笑說,任務完成咯~




現在我們都長大了,每每說到我們的家族過於龐大,而我們什麼都不會,到時候只能下館子了。


雖然小時候的事情很多都忘記了,但是每年還是很期待過年,期待家裏變得熱熱鬧鬧的,村子變得熱熱鬧鬧的,大家有說有笑的,挺好的。


慶幸自己出生在這個大家族中,

也慶幸自己出生在農村。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

活動傳送門



the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