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做眼保健操被点名21次,我却为他点赞!

昨天下午放学后,孩子很我说他跟一女同学撕逼了。

“我画了一幅漫画,正欣赏呢,这位女同学一把夺去,撕掉了!”孩子愤愤地说。

“我和她理论,问她凭什么撕我的画。她说老师不让画,这根本没道理,我要她赔!”

孩子强调说,这次他不依不挠,即使有同学为她帮腔。

接下来课间做眼保健操,由于这位女同学是监督员,说自己坚决不做,以示对她的抗议。

即使被她点名21次。

起先,我对孩子敢于捍卫自己的行为表达了赞赏,听到故事的后半部分,我迟疑了。

当着全班同学面,且英语老师也在场的情况下,点21次名还不从了,是不是有点太倔了。

代入自己的学生时代,一个同学这样“屡教不改”,基本就可被定义为一个坏学生了。

但转念一想,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还能坚持自己,不委屈求全,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呢。

回忆学生时代的我,万万不敢这样做,听到老师的一句批评,恐怕就恨不得头低到尘埃里。

如此怯懦,并非生来如此,而是很少被允许过。

现如今,新闻里,经常看到有学生被父母、老师差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一次次的低头,终于低无可低,选择以死抗争。

相信他们曾经的捍卫,收获的是更强烈的打压,只好去另一个世界里喘息。

说回画画这件事,我曾跟孩子讨论,老师的不允许到底有没有道理。

课间时间画画,第一没有影响别人;第二没有伤害环境;第三愉悦了身心;第四多多练习,也许还能成就精彩的画作。那么,不准的道理在哪里?

要求孩子听话,但不必听没道理的话,我支持孩子课间想画就画。

既然如此,辛苦画出来的作品,被同学瞬间撕掉,何来高兴的道理?孩子与之理论,我也支持!

怎么说,擅自撕别人的作品,要比画画自我愉悦野蛮百倍吧!

这样的事其实发生过多次,孩子从郁闷走到撒逼,不仅仅是有青春前奏的味道,而是敢于表达愤怒的进步。

是的,每一次的委屈求全,你的内心就会积压同等能量的情绪,它迟早需要一个出口,不如一开始就还给那个让你愤怒的人,即使对方是一个权威。

有多少人,面对权威,会莫名谨小慎微,怎么从道理上说服,也无济于事,大概就是因为,小时候,一次次被要求要遵从权威,从而将这种信念刻在了记忆深处,难以泯灭。

如此想来,试图说教孩子,不必以做牺牲眼保健来反抗的话,我咽下了肚,也许对他的当下来说,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你可以说,表达愤怒可以有更艺术的方式,当然。不过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有时间慢慢学习,那种勇敢做自己的精神,现在就需要呵护。

孩子,我为你点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