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團圓時

記得小時候,過年纔有真正的年味兒。也許正是應了父母一直嘮叨的一句話:過年時小孩快樂,大人的罪過

那個時候,過年可以有一兩元壓歲錢就很知足的,是一筆可以買鉛筆、劃炮等各種小物件的財富,知足、快樂是那時候過年給予的主題。

天氣不管多冷,平時賴牀的心情在大年三十一大早不翼而飛了,貼春聯要趁早。

之後是長輩們把雞鴨收拾好,敬神明、放鞭炮後才一家人吃早飯,之後一家人去村上祠堂拜祭下祖先,路上導出都是穿着喜慶、歡快奔跑的小孩。這纔是我記憶中的過年場景,真的很有味兒,是真正的團圓。

舞龍獅,那是每個村莊的必備且很隆重的節目,那是能體現本宗本姓人丁興旺的大事情。當時有“出獅”風俗,這是很複雜的一件事情。具體去哪個村莊,要不要去對方的祠堂等,這些都是需要事情進行溝通的,否則不一定能進入對方村莊,甚至引起不必要的糾紛。這些糾紛可能會在那個時候被雙方有意識壓下,但一定會在年後某個時刻爆發。

而今的年味淡了。

爲工作忙碌的人們,是趕過年的幾天假期匆匆忙忙回去看看年邁的父母與留守家鄉的孩子,享受一年中難得幾天的奢侈生活。

奔走在路上的小孩兒們衣服更漂亮了,收到的紅包更厚了,大人見面招呼少了一點真誠的味兒,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並未被年味兒沖淡。

去年對你主動打招呼又笑臉相迎的人兒,今年的腰包鼓了,擺出的是一副等待你主動打招呼並貼上笑臉的姿態。

打聽到你可以幫點忙的人兒,十年八年沒有來往的,也可以爲你奉上最“真誠”的笑臉與恭維的話語。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