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与NIO理解

IO模型中,一个连接来了,会创建一个线程,对应一个while死循环,死循环的目的就是不断监测这条连接上是否有数据可以读,大多数情况下,1w个连接里面同一时刻只有少量的连接有数据可读,因此,很多个while死循环都白白浪费掉了,因为读不出啥数据。

而在NIO模型中,他把这么多while死循环变成一个死循环,这个死循环由一个线程控制,那么他又是如何做到一个线程,一个while死循环就能监测1w个连接是否有数据可读的呢?
这就是NIO模型中selector的作用,一条连接来了之后,现在不创建一个while死循环去监听是否有数据可读了,而是直接把这条连接注册到selector上,然后,通过检查这个selector,就可以批量监测出有数据可读的连接,进而读取数据,下面我再举个非常简单的生活中的例子说明IO与NIO的区别。

在一家幼儿园里,小朋友有上厕所的需求,小朋友都太小以至于你要问他要不要上厕所,他才会告诉你。幼儿园一共有100个小朋友,有两种方案可以解决小朋友上厕所的问题:

  1. 每个小朋友配一个老师。每个老师隔段时间询问小朋友是否要上厕所,如果要上,就领他去厕所,100个小朋友就需要100个老师来询问,并且每个小朋友上厕所的时候都需要一个老师领着他去上,这就是IO模型,一个连接对应一个线程。
  2. 所有的小朋友都配同一个老师。这个老师隔段时间询问所有的小朋友是否有人要上厕所,然后每一时刻把所有要上厕所的小朋友批量领到厕所,这就是NIO模型,所有小朋友都注册到同一个老师,对应的就是所有的连接都注册到一个线程,然后批量轮询。

这就是NIO模型解决线程资源受限的方案,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会开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管理着一批连接,相对于IO模型中一个线程管理一条连接,消耗的线程资源大幅减少

线程切换效率低下

由于NIO模型中线程数量大大降低,线程切换效率因此也大幅度提高

IO读写以字节为单位

NIO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数据读写不再以字节为单位,而是以字节块为单位。IO模型中,每次都是从操作系统底层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地读取数据,而NIO维护一个缓冲区,每次可以从这个缓冲区里面读取一块的数据,
这就好比一盘美味的豆子放在你面前,你用筷子一个个夹(每次一个),肯定不如要勺子挖着吃(每次一批)效率来得高。



作者:简书闪电侠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4e03835921a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