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製作總結---基於STM32的電壓自動採集控制系統

寒假回家前算是完成了第一塊PCB(四層板)的初步測試,現把設置流程記錄如下:
參考鏈接:

設計規則附件:[下載鏈接(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utotao/10943615)

四層板實際設計五層(包括機械層),每一層設計圖如下:

頂層:
Top Layer
地層:
GND Layer
電源層:
POWER Layer
底層:
Bottom Layer
機械層:
Mechanical 1

1.原理圖的設計

注意事項:

  1. 電路基本檢查
  2. 注意器件屬性檢查,這將關乎後面BOM表是否規範
    Designtor:寫上器件絲印號,例如對於電容,c1
    Comment:器件值,例如對於電阻寫10K
    Description:器件種類,例如對於電阻就寫上貼片電阻
    封裝型號:務必檢查清楚,使用可靠地庫,貼片電阻使用0805G或者0603G;
    Design Item ID:LibRef(無關緊要)
  3. 引腳標號要儘量清除,引腳要伸出來,方便查看
  4. 注意電源設計: 12V轉正負5V;5V轉3.3V;3。3V轉2.5V
  5. 232串口芯片MAX3232引腳電容使用鉭電容,參考具體的芯片手冊
  6. 務必檢查每一個元器件的封裝引腳是否正確
    錯誤示範:12V轉正負5V模塊引腳表標反了,導致出現問題

2.畫PCB板

經驗活 ==== 以四層板爲例

  1. 分層 — 四層
    設計 --> 層疊管理器 --> 點解Top Layer選擇添加層 --> 重複操作,分別設置爲GND Layer和VCC Layer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 畫禁止佈線層、原點(左下角或者中性),由此確定PCB板的大小
  3. 使用交叉命令將原器件挪移到合適的部分堆放等待進一步擺放
  4. 按區域擺放元器件,擺放原則:
    緊湊並且要和佈線相配合;
    注意數字區域、模擬區域、電源區域的劃分
  5. 按區域佈線,佈線原則:
    電流不迴流;
    導線不走直角;
    信號線10mil,電源線越寬越好2~3mm;
    晶振Pi佈線包地處理;
    過控(0.7mm0.4mm)儘量貼近引腳電流不迴流;
  6. 鋪銅
    使用輔助線按照數字區域和模擬區域先圈出一個大致的形狀 —> 然後使用多邊形命令描線 — > 鋪銅
  7. 割銅
    對於電磁干擾較大的區域進行割除防止干擾;
    芯片引腳區域進行割銅放置短接;
    尖峯部位進行割銅放置干擾;
  8. 畫機械層 — Mechanical1
    在機械層打定位螺絲孔,可以搞一個圓角,要好看些,同時pcb的形狀貌似可以使用機械製圖軟件進行繪製,此處待論證…
  9. OVER

3.出BOM表(器件對應的絲印)、元器件清單(採購使用)、絲印正反面(提供給焊接人員使用)

BOM表:報告 —> Bill of Materials
BOM
根據BOM表導出相應的元器件清單;
元器件清單

導出絲印正反面:
文件 —> 智能PDF…,此處直接參考導出絲印

4.PCB制板

交送而來相關人員製版,最低3片,注意交付要給板子取號標號,例如實驗板20190119

5.PCB焊接

按照元器件清單採購(可直接把元器件清單給淘寶店鋪後者去中發採購),
待板子回來以後,比對關鍵元器件,交付給二樓鄭進行焊接(加急的話大約1個禮拜板子可以回來)

BTY:板子如果有問題,可以找二樓王老師傅調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