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寒門再難出貴子?太現實了…

 

版權聲明:本文爲博主原創文章, 歡迎轉載 https://blog.csdn.net/github_38885296/article/details/77833964

小東和原子的故事

 

  小東是個男孩,家境不必週週差,也許還強點,但是這是唯一一個可以留在銀行,但沒有留下的孩子,還是因爲家境。這個孩子很幽默,不討厭,據說已經家裏給協調好了關係,可以留下,最終他的老幹部爺爺,沒有同意他留在銀行。畢業後拿着紅頭文件去了南京某指揮學院,深造了一年,取得了研究生學歷,然後分回本地,去做了軍人。單位是後勤部,很舒服的單位,很愜意,分了一套房子,找了個軍官做老婆。

 

  有個插曲我得講講,小東一直很喜歡一起實習的一個女同學,當然後來小東後來去南京,戀愛還是繼續的,後來小東回來家庭父母知道這段戀情。那個女孩不錯,但是小東父母的家庭會議的結果就是一個,堅決不允許,理由是女孩家是縣城的,對將來小東的發展沒有什麼助力。爲此小東和父母拍了桌子,鬧了一場,但是連續的家庭會議,連續的壓力,包括小東父母不讓小東帶女孩回家,維繫了幾個月,小東的女友提出了分手。

 

  然後小東開始了一次次的相親,最後是一個爺爺戰友的孫女,一個同樣在軍隊的女孩和小東談起了戀愛。這女孩子家境比小東還好些,家裏有好幾套房子。女孩現在的專業去了國家開發銀行,小東還在部隊,只是打電話聯繫,說結婚後轉業,去機關吧。問他說怎麼樣,沒覺得咋樣。

 

  但是從原子那裏看,當初幸虧聽了父親的話,如果就和那個同學好了,弄不好原子的路就是小東的路。小東很喜歡對我說:聽爸爸的吃飽飯。

 

  原子一個極其聰明的孩子,家是鄉鎮的普通家庭。這孩子很聰明,或許說有心計,小孩實習的時候嘴很甜,這是給我的印象。在我們這裏實習的時候,最早想追週週,很可惜沒追到,追了一個同一個市區來的女孩。兩個人實習的時候就拉着手,還沒畢業原子就帶着女孩子回了家,還沒畢業兩家老人見了面,剛畢業,原子就通過父母家拿了十幾萬,付了首付買了房子,然後順其自然的和女孩子結婚,七月畢業,八月結婚。那時候,小胖,小東都很羨慕原子,可是這種羨慕沒有維持多久。因爲結婚了,原子的父母就催促讓原子當爸爸,當然原子的岳父母也是這麼想的。

 

  很快原子有了房子,有了孩子。最近聽小東、小胖說起原子,已經沒有了羨慕,都在嘆息,說原子要不是聽家裏的,現在不至於那麼累,太累了…哎…

 

  兩個人的評價都是:哎…

 

  原子畢業後,找了一份某大型國有企業做推廣,也就是營銷類的吧,收入還可以,原因這孩子很活,很聰明。但是因爲家裏的一再要求,老婆懷了孩子,沒工作幾天,就懷孕了,也就沒了工作,等着生孩子。

 

  孩子生了,原子最早做了爸爸,可是原子也開始知道了什麼叫承受不了。

 

  原子有房貸,現在有了孩子,面臨很現實的問題,媳婦生了孩子,那麼就需要一個老人帶孩子。從媳婦生孩子開始,就已經超過了原子的承受能力,也許原子應該晚點要孩子,那樣會更好。但是孩子生了就要養啊,孩子本來是愛情的結晶,卻成了原子負累擔負不動的開始。

 

  小胖說:原子生孩子後,小胖去醫院看孩子,原子的媳婦就說需要請一個月嫂,差不多價格在這個城市3500左右,月嫂一般最少得倆月。現在的情況是原子貸款買了房子,自己的工資還了房貸,還得供養一家人吃。現在孩子出生了,什麼奶粉,尿布,衣服,等等,家庭一切的開銷都是原子的工資裏面。。。原子實在是拿不出這份月嫂錢。父母說幫忙出了首付,沒錢了,岳父母說的好聽,沒有錢也出不着。那孩子怎麼辦,還得管啊,生孩子花了一萬多,讓原子再也沒有多餘的錢,只能讓老媽和岳母輪流從老家來照顧孩子。因爲買的房子小,住不開,一次看一個禮拜。從老家來,這樣老家不是爸爸自己在,就是岳父自己在,不管是老媽還是岳母,都是那麼心裏放不下。

 

  如果物質豐盈了,孩子的出生,對家庭來說那是很美好,但是沒錢孩子生了,那麼父母還得從老家來看孩子,這就是一個炸藥包的導火線了……

 

  剛開始孩子出生的喜悅,還能維繫。但是隨着媳婦做完月子,母親,和岳母輪流看孩子,也因爲,原子真的沒錢了,每一樣都要開銷,房貸、物業費、孩子的奶粉、衣服,一切一切都需要錢。

 

  原子你還是個孩子,當了爸爸,你的承受能力還太弱,雙方家庭一個農村,一個鄉鎮都沒有錢來支持了,矛盾就開始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個月開始出現危機。原子的媳婦,想讓老人看着孩子,自己也去找份工作,緩解一下壓力,但是岳母不幹,覺得孩子半歲前不能上班,如果上班了,可能要落下病。這樣就有了爭執,岳母開始抱怨原子家沒錢原子沒本事,一個剛工作剛夠一年的普通的孩子能有多大本事?家裏的錢都付了首付了,這樣矛盾就開始積累……

 

  一切都是錢,錢,錢!還好原子的媳婦頂住壓力找了一份工作,但是因爲沒有關係和背景,只找到了一份千把塊錢的工作,但是對家裏也是一份支持。

 

  可是這千把塊錢的工作,因爲上班,孩子就得老人自己在家看,這樣老人看一天就很累,然而下了班,是原子累,媳婦也累,這樣又因爲刷碗,洗尿布開始起爭執。

 

  女人的幸福活在比較之中。原子的媳婦開始心裏不平衡了,生了兒子爲什麼活得這麼難?中午頂着滿頭大汗擠車做公交累半死給孩子餵奶,吃口飯,還得下午再跑去上班。這時候原子就成了原子媳婦眼中的廢物,哪個同學的男朋友,哪個同事的老公都比原子有本事。

 

  原子爲了多掙點,沒完沒了的跑外,但是又能多拿多少呢,還是掙得不夠花的,也開始抱怨,開始抱怨岳母催着要孩子,現在這麼累。

 

  就在這時候,原子的老媽在輪班看孩子,原子的爸爸在家因爲自己,可能吃不好什麼的引發肺炎。承認肺炎這東西很麻煩,需要住院,這樣原子的老媽只能跑回家,讓岳母來看孩子,岳母覺得不是自己的班,來看孩子就多少就有點怨氣,自然看完孩子,就比較埋怨。事就這麼湊巧,原子單位的一個單子被同事拿到,少掙了幾千塊錢,那天心情不好,回家媳婦和岳母吃完了飯。抱歉,原子,沒有了,想吃自己做,或者去買吧。原子只好去自己做飯,這時候原子老媽打來電話,問原子咋樣,原子說做飯呢,結果原子的媽媽打原子的媳婦的手機說,那麼累了,怎麼不給做飯,要累死他嗎?就因爲這個原子的媳婦也哭着喊,我也累,我受夠了。接着就是原子的岳母拿過電話質問原子的老媽爲什麼弄哭原子的媳婦,馬上從電話裏吵,變成了原子和岳母和媳婦的對吵。

 

  這是第一次爆發,吵累了,原子出去給小東打電話說:小東我真羨慕你聽你爸爸的話,沒有選擇那個女孩,接着就是小東聽着原子哭了。

 

  這矛盾開了頭,不是你不吵,矛盾就消失了的,矛盾還在,只是不吵壓着,但是壓不住還會繼續爆炸……

 

  原子爸爸肺炎好了以後,老媽繼續看孩子,以爲可以平靜了,誰知道因爲上次的吵架,又要爆發。一次原子下班去樓下打水,結果上樓發現媳婦和媽媽誰也不說話,吃飯的時候,老媽不吃,背對着飯桌,看着孩子。原子問老媽,爲什麼不吃飯啊,叫了幾次,老媽也沒說話,原子過去一拉老媽,看見老媽在流眼淚。結果原子就好像明白了肯定跟媳婦有關,就問媳婦怎麼回事。剛開始媳婦不說話,原子大聲喊了一句:那麼大年紀給你看孩子你哪裏不滿意,要老人哭,你大學對着屁股唸了!

 

  這一句老婆摔了筷子開始大哭,說夠了夠了累死了!然後老媽也哭說攢了一輩子的錢,換來的就是職責,然後和兒媳婦就開始了爭吵。原子把媳婦拉到臥室,把老媽拉到客廳沙發上,原子說那時候,感覺天地都在旋轉。起因只是因爲給孩子蒸雞蛋,老媽說老了,媳婦說湊合吃吧,又不是貴族,整天給孩子都這麼吃,結果就對着頂了幾句,然後就有了這次爭吵。

 

  因爲吵,媽媽哭,原子借來小胖的車把老媽送回家,再去岳母家接上岳母。岳母在車上陰聲怪氣,原子多次對岳母說,一根草豎起來還有高低,不管怎麼樣,小的不能和老的罵吧,希望岳母說說給自己媽媽道歉。可是岳母一直覺得自己女兒委屈,告訴原子,一頭老婆一頭媽媽,說啥說。

 

  就因爲這個沒說,導致了一次動手,原子跑到小東那裏住了三天,這其中原子的媳婦沒問一句。原子告訴小東說:起先家裏不同意那麼早結婚,但是原子覺得自己能處理,覺得父母一生過得失敗,啥意見都是廢話,現在想起小東的爸爸能夠阻止小東,真的很羨慕。。。真的很希望當時家裏能給他一個好建議。

 

  後來原子回家,多次聽小東和胖子說,原子其實屬於同齡孩子裏邊能力比較強的,錯就錯在結婚太早,結婚也不要緊,主要就是要孩子太早,自己承擔不了,家裏也幫不了什麼忙,才活着這麼累,現在還是出矛盾,孩子依舊在慢慢長大。小胖對我說:這樣下去可能會離婚。小東告訴我:原子這樣維持下去,也許哪天會崩潰了。

 

  原子我給他打過一次電話,問他爲什麼經常羨慕小東,原子對我說:因爲自己內心否定了父母,自己心裏實質覺得父母很失敗,當初父母希望晚點結婚自己沒有聽。當然父母沒有堅持,結婚了,一直催着要孩子,自己在沒有積累的時候,結了婚,生了孩子,這些矛盾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其實我還是想說,剛踏入社會的時候,父母的意見真的很重要,如果講不出道理,這重要的選擇的時候,一定堅持一下。原子,我身邊這個年齡有的依然在重複原子的另一個版本相同的故事。

 

  在沒有積累的時候,一定不要去做承擔不了的事情,要不真的太累了。

 

  分析背後的原因

小胖在同齡人中我是最看好的,爲什麼?因爲小胖的爸爸。小胖雖然沒留在銀行,儘管他也很想進來清閒的工作,但是小胖爸爸的教育給了小胖一個不用憂心的物質環境,所以小胖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有的孩子爲什麼開朗,有的孩子爲什麼沉默寡言,你能指望一個家長整天抱怨錢不夠花,整天說大學的生活費太貴了,整天掙錢不容易,這樣苦口婆心壓力下的的孩子,內心很陽光,內心很燦爛,不可能吧。

 

  因爲物質條件的豐盈,或者說從沒有因爲正常的生活消費而受到父母關於錢財的壓力的孩子,一般都比較開朗,相反如果家長以爲的唸叨,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抱怨什麼也貴的時候,我很榮幸的告訴這位家長,您在把您的無能貫穿到孩子骨髓裏。

 

  治國表現很好,爲什麼做了六個月的部門領導,到了最後都不肯爲其說一句推薦的話,因爲送的禮物是仍貨嗎?我想不是,是治國看重小利,要命在那兩盒煙上。本身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只是爭奪小利會損害人際關係,讓周圍的人對你有意見有看法。而人際關係受到損害勢必會影響你在重大利益上的得失。這樣一進一出,最後就不划算了。所謂“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煙本身小事情,因爲部門領導把治國歸類爲了:愛佔小便宜。從而一句好話不願意多講,我深層的考慮過這個問題,治國爲什麼會拿煙,爲什麼小東、小胖不會去拿?

 

  爲什麼治國會有念頭去拿,因爲在治國的腦海裏“中華煙”是好的東西,是家裏不會買的,因爲就放在那裏,因爲有很多,因爲父親沒吸過幾次,動手拿了,歸根結底還是家庭貧困的原因。

 

  從品德上講不見得小胖,或者小東,就比治國高尚,爲什麼他們不會隨手拿煙?因爲也許中華在他們眼裏不是什麼很想要的東西,小東的爸爸是副廳級幹嘛,估計吸菸都應該比中華好,而小胖家裏開着傢俱城,應該是經常請客送禮的。小胖的潛意識思維,這煙家裏可以隨便買,所以小東和小胖不會去拿,治國的意識裏是這是好煙,爸爸沒抽過幾次。問題的深層原因不是什麼品質,是內心看待這煙凸顯的心理價值,治國被看見了拿煙被歸類,其實深層次還是家庭能夠提供給孩子看待物品心理價值的問題,就是治國的心理價值讓其做出了拿煙的舉動;還有就是治國這孩子不傻,懂禮節,知道送禮,爲什麼送的禮物被扔了?原因還是心理價值,治國的心理價值覺得物品不錯了,覺得禮物很好了,或者是治國的父母已經覺得挺貴重了,但是就是這個治國的心理價值,用他們部門老總的心理價值來衡量是可以扔掉的心理價值。

 

  治國在學校的成績,在學校的表現比小東和小胖都強,爲什麼當人生剛開始邁步的時候,反差那麼大?治國也請客,小胖也請客,治國也送禮,小胖也送禮,爲什麼結果不一樣?興許看到的會說,小胖有錢唄,治國沒錢唄。

 

  其實這其中不是禮物好壞那麼淺顯的道理,這裏面更深層次的是一個做人做事,接人待物的技巧的問題,治國自己請客,治國自己送禮,這當然也許治國諮詢了家裏,但是問題悲哀的是,

 

  治國沒有助力:

 

  第一、治國的請吃飯,錯了環境,錯了對象。你想去獲取工作,現階段下工作的含義是多重大家人心裏清楚,治國你太小了,你一個月的生活費,也許就是人家一瓶酒錢。

 

  第二、治國的送禮,治國你有這個意識不錯,但是你忽略雙方心理價值的平衡,你的禮物是起不到作用的。

 

  其實治國的悲哀就是家庭的助力幾乎沒有的痛楚。在這個過程中,治國的心理價值還是父母農村的心理價值,還是父母農村接人待物的處世技巧,這些因爲他的年齡,閱歷沒有辦法。如果父母沒有能力指導,其結果就是一頭一頭的包。也許孩子不錯,但是社會沒那麼簡單,現實的很,也許在同齡孩子中單純的比較孩子,治國很不錯,但是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人都很現實。

 

  治國,都會狗眼看人低的;治國,爲什麼你請客,送禮沒有預期效果?是因爲治國你的心裏價值太低;治國,爲什麼週週可以請到行長吃飯,因爲週週背後的價值是做省級單位的處長。這些治國你是那麼沒法去比較的,這些也許你現在也不明白。

 

  小胖的處事方法

 

  小胖的爸爸很明理,懂得孩子的事情也很重要,小胖的爸爸特意來到這裏給小胖的主管領導送禮;首先不會發生接受禮物不適感的錯位,其次因爲家裏經商,小胖爸爸的禮物不會產生雙方心理價值的失衡。

 

  自然小胖的請客,送禮的方式會達到預期效果,這點事小胖爸爸的人生閱歷,外加小胖家可以這麼做到,不會有壓力感。正是小胖爸爸傢俱城老闆的身份,在接觸小胖爸爸的時候不會去貶低小胖。這是赤裸裸的現實。

 

  兩下一比較小胖和治國的差別就在這裏:治國忽略了心理價值和處事技巧;小胖則是按照正常的可以接受的範圍在運作。

 

  其實本質的原因還是家庭,還是父母的助力,還是家庭的心理價值,這點上治國雖然成績好,但是在社會這個圈子裏治國你稚嫩的處事方法必輸無疑,沒有例外。源於我們的社會太現實。

 

  小東和原子家庭規劃的區別

 

  小東家庭條件優越,爲什麼家庭可以協調關係留在銀行,爲什麼作爲老首長的爺爺給否決了?爲什麼讓小東去拿着紅頭文件去南京深造,當幾年軍人,通過這個跳板可以直接進入省級黨政機關,會有着比銀行工作更美好的前途?小東的爺爺對小東的期望值更高,並且又能力去規劃,小東的父母也認可。或者說小東爺爺的思維體現在小東身上,小東自然沒有這個能力,這條路的規劃,並且可以走通,原因是小東家庭的規劃能力,和家庭對規劃的實現能力,這裏麪包含社會地位,人脈關係,等等。

 

  小東的戀愛爲什麼那個縣城的女孩子,家庭父母方面堅決不同意,到了拍桌子,砸椅子的程度也要阻止這段戀愛。這是小東父母不是東西嗎?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不是,因爲小東的條件擺在那裏,是選擇婚姻的問題,絕對不存在找不到媳婦的問題。既然工作是一頂一的好工作,家裏可以給其購買房子,這個小東連想都不用想,這樣的條件爲什麼要去選擇一個相對家境較差的女孩子?小東父母考慮的更多,還是想讓小東選擇家境好的,將來的岳父母能夠對小東的工作事業增加助力,而不是因爲岳父母和媳婦成爲每個階段的阻力,或者困惱。小東的家庭承擔小東的婚姻很簡單,爲什麼,父母還極力阻止小東同縣城同學的戀愛,就是因爲小東的父母想兩好合出一個更好,小東後來的世界情況也是按照父母的路走的,找了一個同樣家境的女孩,準備結婚。

 

  我曾經問小東,爲什麼最後還是讓老爹打敗了,聽從了安排?小東的原話:老頭子是個副廳級幹部,不是傻瓜吧。小東的父親讓小東去徵詢了小東父親的一個下屬,小東父親的這個下屬就是娶了個農村女孩,然後小東父親的下屬在敘述完自己的故事,給小東的建議是聽從父親的話,因爲那是很實際,很現實的。這樣簡潔教育的方式,孩子是比較能接受的,還有就是小東自覺不自覺的強調了,老頭子是副廳級幹部。爲什麼說這個,因爲小東心底是認可爸爸的成就,認可爸爸不是個泛泛之輩,這種內心的肯定,纔會遵從。從而小東的規劃道理一直在良性發展。

 

  原子的悲哀在那裏,也許單純的比較,小東和原子兩個孩子,原子更優秀一些,或者說原子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比小東的能力強。

 

  但是,加入父輩,甚至爺爺輩的家庭比較,原子就徹底被打到山底下。原子在學校就追到了媳婦,並且沒畢業雙方老人就見面,這的問題在那裏,錯的不是原子的戀愛,而是原子以及原子岳父母的目光短淺:孩子戀愛了,老人趕緊見面吧,這樣咱們也算完成任務了。

 

  原子貸款買房子這點沒錯,甚至結婚都沒有多大錯,問題就是聽從了父母的結婚後直接要孩子,這成了原子的身心俱憊的導火索。原子只是在這個城市讀了四年,畢業找了份跑銷售的工作,對這個社會現實的瞭解程度可以說少的可憐,他這個年齡自己是沒有能力規劃的,那麼父母呢,以及原子媳婦的父母呢,很抱歉這兩對父母還處於縣城和農村的認知上,戀愛,結婚,生孩子,越快越好。

 

  因爲原子和媳婦自身的年齡擺在那裏,不可能對現在直觀的現實世界有個良好的認知,那麼深愛下,尋求婚姻是必然的。但是這種選擇很盲目,是屬於頭腦發熱。房子是貸款的,一切的說話開銷都是需要金錢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物質的,但是這些,包括原子和媳婦、原子父母、原子的岳父母根本就沒有看清,雙方老人還是自認爲孩子讀了大學,自然就能過上他們父母相信中的那種城市生活。

 

  原子的一頭包也就註定了。

 

  原子的父母以及岳父母不是沒有給原子規劃,只是這種規劃是給予縣城農村同年齡接待的規劃,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金錢物質預計過低的規劃,必然出現問題,必然讓原子,原子媳婦都很累。甚至父母跟着累,就是這麼一個把農村或者縣城的規劃觀念,讓原子在一個城市走那種父母能夠接觸到農村縣城的規劃道路。這兩個環境的花費根本不是一個層次,也就是金錢物質的匱乏導致了原子的一系列矛盾。

 

  原子的父母曾經提出結婚晚點,但是原子不聽,爲什麼不聽,結合小東說:老爸是副廳級幹嘛,總不是個傻瓜吧,原子對我說的是:當初太自以爲是了,覺得父母就是一鄉鎮工廠職工,自己上了大學,覺得父母活得真失敗,心理甚至瞧不上,他們說的覺得根本就不想聽,也不會聽。爲什麼原子會有這個狀態,因爲原子上了大學,因爲原子的父母在上了大學的原子的眼裏。在省城過了四年的原子眼裏,這四年原子某個程度上已經徹底把父母的人生給否定了。所以原子沒有聽從父母晚點結婚的建議,我想原子的媳婦其實心理走勢過程應該也是很原子相同。

 

  原子,小東兩個孩子的道路差距巨大的我也不想去想。

 

  同一所大學的孩子,單純比較孩子,也許不相上下,甚至原子更強一些。但是加入了父輩,祖輩的能力,背景,見識後,原子這個自身能力和小東差不多同學,立馬在起跑線被甩了幾條街,這種東西我也考慮不清楚怎麼改變。

 

  當然有朋友說,寒門也能出貴子,什麼機遇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也快工作將近十年了,從起先的觀察這羣孩子,總結出的一點細枝末葉到我自己身邊的朋友,同學,好似都在沿着一條的無形的線走,這條無形的線的開頭就是家庭環境,見識,家庭規劃。也許我相信天道酬勤,但是我身邊真的沒有發生過什麼奇蹟,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了貧困的軌跡,擺脫了那條無形的線,從此過上讓周圍人羨慕嫉妒的人生。富人家的混蛋孩子有李天一,窮人家的就有一個馬加爵。都是個例,根本代表不了所在的階層。

 

  大多數出於各個層次的人還是沿着家庭開始的那條無形的線在走,在生活。其實過得好不好,壓力大不大,心情舒暢不舒暢,唱高調是沒用的,在那裏自我強調和瘋子似的想擺脫也是不現實的。

 

  馬克思說過:階級一旦形成,那麼出於各個階級的人想打破階級的鴻溝壁壘幾乎不可能。我自己也是追尋到細枝末節,看到一點點,也希望找到通向快樂的人生鑰匙。但是,我生活的城市,工作的單位,我接觸的現實,階層在固化,富有越來越富有,窮困依然還窮困。

 

  有位網友留言說,年紀越大越相信命了,我挺認同,記得又一次在辦公室談起“命”,有位年長的同事說“命這個字的結構是人一叩”。然後說,古人造字是有含義的,不是象形就是會意,人爲什麼把一叩造成命字呢,也許就是這一叩首的組成了命字的解釋,也許人真的有命,也許很多事早就註定了,一叩首爲什麼叩首呢,因爲自己服了,因爲自己承認了,認可了才低下頭叩首。

 

  談了很多,我有了一種思維完全顛覆的感覺。自己的舊思維開始被衝破,我也逐漸開始從身邊周圍人的人生中去總結,去觀察,去反思,去理解,何爲人生。

 

  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

 

  生下來,活下去就是生活吧。

 

  如何活是一個問題,無非就是輕鬆簡單點,安穩點,保障高點。很多孩子也包括當年的我在學校的時候,覺得心比天高,但是到了社會上摔打幾年,有發現這個江山真是鐵打的。社會不是那麼好混的,很重要的一點在即將畢業將要選擇進行什麼工作的時候,真的需要精心來思慮一段時間,包括我們這些成年的面料跳槽,同樣需要認真的去思考。指導這個思考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條件,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背景,這裏面不能有半點幻想的成分。

 

  人生很有意思,你怎麼對它,它怎麼對待你。你拿人生開玩笑,不認真,人生立馬償還你一個你的人生笑話,你如果選擇不認真,那麼立馬人生就對你不認真。其實人生在某種可控範圍內是可以規劃的,怎麼規劃就是看你身邊和你條件差不多的兩個,或者三個,甚至更多一點,有一個對比,這樣去從這些曾經和你條件類似,通過不同的選擇,形成的結果,這就是你參照的例子,因爲他們身上有你現在的影子。如果有條件,找機會和他們詳細的談談,年長的人一般都會比較樂意把自己成功,失敗的經驗,選擇的得失,告訴晚輩。但是怎麼選擇,怎麼去甄別,怎麼去對待,還是那條真理,自知自明一定帶着審視自己,這樣或許你能少走很多彎路。

 

  其實,我不想去強調投胎是門學問,也不是在那裏痛苦的呻吟,只是想探索出一些規律。也許自己水平有限,寫的不是那麼好,但是包括我自己,也想活的好一些,過得輕鬆一點。一年半來看這些孩子,好像七八年前的自己,水平有限,還請大家原諒,也請大家一起總結,那些曾經讓你得意成功的選擇,還有那些讓你痛苦,懊惱,甚至後悔不已的錯誤選擇總結一下。

 

  我覺得人在踏出校門走向社會的時候,真的有必要精心考慮一下自己的家庭環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條件來好好想想自己應該找份什麼樣的工作,一個人也許一輩子兩件事最重要。

 

  第一:是去找一份工作,一份待遇較好,有發展前途的工作。

 

  可能有人覺得什麼叫好工作,好的,什麼政府,銀行,電力,我根本進不去。我作爲一個工作了十年的人得經驗是這樣的,如果你是大學本科畢業的,能不讀研究生就不要讀研究生了,因爲本科,研究生工資差不了幾百塊。所謂好工作,不是說進去養着的工作,是你在裏面卻是可以學到東西,將來不在這家單位做了,然後因爲在這單位工作學習的經歷,能讓你很快找到下一份同類型的工作。儘量最初選擇工作的幾年,能進大機構就不要選擇小公司,因爲大機構接觸的層面高,即便將來有能力,大機構本身就是個機器,你可以選擇爲這個機器服務,自己也能開創依附大機構服務的行業,這樣路不會走死。

 

  要選擇那些社會地位較高的單位,因爲接觸的人脈不一樣,不要忘記了人熟就是寶。

 

  在初期的時候最好不要自己創業,因爲這條路很難走,沒有經歷,沒有資金,沒有技術很難。即便你是IT天才,也希望你服務大機構幾年後,各方面條件成熟了在自己創業…

 

  第二,是選擇一個他或者她結婚。

 

  我朋友有離婚的好幾對,幾年來前還恨不能長在一塊,最近鬧離婚的,相愛的人幾乎成了仇人。

 

  我的看法是感情世界是一個純粹的想象世界,哪裏沒有性價比,沒有安全,只有各種生活物品的價格。但是婚姻的本質是交換,沒有比這更真實的東西,不要去幻想你是例外,結婚的時候,沒有想離婚的,那些離婚的也不傻。

 

  無論你是男孩還是女孩,你一定記住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因爲工作不會拋棄你,不會嫌棄你。在婚姻裏安全感和舒適感是你需要提供給對方的,然後從對方那裏在獲取安全感和舒適感,婚姻的基礎是愛情,但是物質是基礎中的基礎,請相信無論你是女孩還是男孩都不能放棄工作,因爲放棄經濟自理就等於要失去自我。

 

  如果你是異地留下工作的,儘量不要選擇同時異地的伴侶,因爲孩子,老人很麻煩,都是現實的問題。最好有一方是父母在本地,這樣你可以生活的相對輕鬆。

 

  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在選擇結婚的對象的時候一定牢記一個原則,選擇愛你的那個人結婚,而不是你愛的那個人結婚。如果你有條件追到條件優越於你的家庭的對象結婚是你福氣,但是最好別比你的家庭差…

 

  在這兩項中工作的地位高於婚姻感情。

 

  因爲工作不會拋棄你,工作能養活你,讓你活着不用靠人施捨,當你的工作處理好了,婚姻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但是如果你要是想着先成家,再立業,我會告訴你,我身邊有朋友因爲顛倒了順序現在離婚了。

 

  人是靠本能和慾望活着的,婚姻是一個相互交換,相互承諾的本質,構成是兩個人,這裏面是有利益衡量的,如果婚姻的天平不是那麼平衡了,要麼一個人永遠受氣,要不不受氣就是分手。

 

  我們的社會已經不再是30年前,結婚了就是一輩子,瞭解這些,做好自己,婚姻也差不到那裏。

 

  還是那句話:也許這篇文章全是廢話,但是希望看到文章的您,能從中看到那麼一兩句有用的讓您在選擇、認知、思維上有個理性的認識,能夠少走彎路,能夠走的更穩妥一下,走的更簡單一些,走的更平順一些……(全文完)

 

  謝謝你,永樂大帝二世,難得一見的好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