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寒門再難出貴子?太現實了…

 

寒門再難出貴子,太現實了!!

 

時間:2013/7/24 23:56:42 作者:永樂大帝二世來源:大學生必備網 

——原文精華版

 

  本文作者永樂大帝二世,是一位商業銀行HR,接待了一羣到銀行的實習生,然後觀察他們人生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說,但比我們看過的小說更精彩;像現實,但比我們瞭解的現實更殘酷。文章中的寒門,還僅僅是是家庭貧困的農村孩子,也包含是小城市、小城鎮的孩子。

 

  原文3萬多字,錯別字很多,感謝網友“鬼腳七”對一些錯別字的修改,小編用近半天時間再次對原文進行了修改,下面是整理出來的精華版,依然很長,長得讓你讀一兩個小時讀不完;但值得你花一兩個小時去讀,這篇文章很真實,真實的會讓一些人對生活產生絕望;這篇文章很現實,現實的會毀掉一些人的夢想

 

  精華版:

 

  現在越來越看清楚“性格決定命運”,性格這東西是熔透於骨髓的,性格的養成和學校教育沒有多大關係,大多決定與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從大學畢業出來的第一步,往往起到至關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從起跑線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輸了一大截。

 

  在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當金錢決定一切,成爲人的終極信仰的時候,這時候也是“門閥”、階層相應出現的年代。

 

  一羣實習的大學生

 

  結合我自己近半年來的觀察,我在商業銀行人力資源部上班。去年招了很多學校的實習生,實習可不是正式錄用了。以前自己年齡也相對年輕,沒有太多關注以往的實習生,今年正好我負責這些孩子,在我們這裏招了大概60名實習生,其實最後錄用不會超過10人。這些實習,其實就是銀行的噱頭,可以找些一個月幾百塊錢對銀行來說的免費勞動力,對學校,對外宣傳,對社會某種義務交代吧。但然能進入銀行實習的都是學校推薦的所謂的好學生。

 

  銀行這種單位,在我們的體質下,純國家壟斷機構,待遇相交於其他行業待遇還是比較高,在銀行工作可以得到優惠的貸款利率,買房子貸款都相對容易。總之一句話是那種世人眼裏比較羨慕的單位。

 

  接下來講講這些孩子的人生的第一步究竟是怎麼邁出,怎麼的實際結果。有時候相處了這些比我小將近10歲的孩子,真的覺得一切的理想主義都是狗屁,只有現實無法再接觸的現實。

 

  大學畢業,更何況是大四,還是一些孩子。

 

  去年的2月份我接待我們這個省最好大學的這批孩子,來到我們單位,從中可以看出這些孩子都是一個名牌211重點大學即將畢業的學生,可是他媽的組成又分了這麼幾種:

 

  一類,農村家庭出來就是學習努力的,在學校很優秀的,大概能有20多個;還有一類就是家庭縣城的的孩子,有那麼十幾個;再就是所謂的大城市的孩子十幾個,這就是當時看到他們的資料的印象。

 

  印象很深的是去年三月份,他們第一次來到銀行。因爲第一天報到,我們準備了一間辦公室,早上等着這些孩子來報到,上班後開始等着這些學生的到來,我的同事跟我說:我告訴你我知道哪些孩子來的早,哪些孩子進來會和我門打招呼,哪些孩子會和我們聊幾句,哪些孩子會進來會給我們倒水,打賭的結果是中午請他必勝客……

 

  然後,他輸出了一大堆簡歷說這些孩子,會來的相對早點,然後把這部分簡歷交給了我,真的當時的結果,最早來的十幾個孩子都是他給我的那些簡歷裏面的。

 

  慢慢的陸陸續續的來了這些孩子,然後真的有的進來很緊張一句話不多說,有的笑嘻嘻的和我們聊幾句;有的會很自然的說:以後你們是領導了,給你們倒點水;有的孩子會大大咧咧的。其結果是我同事預測的,錯誤率只有兩個。當時我就驚奇了,中午請他吃飯,我說你怎麼看出的,他說這不是他的絕招,是以前跟着副行長接待實習學生從副行長那裏得到的一個啓示。其實很簡單,看簡歷資料的戶籍所在地,和父母工作單位,能歸納出羣體來,也相應的能歸納這同一所大學,幾種孩子的性格特點,處事方法。因爲有些東西是共同,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站在年長的角度上去分析就和容易得到一個初期的預測。

 

  下面是同事分析的過程:

 

  一、來的很早的孩子,大多是農村的孩子。因爲他們重視這是一生中第一次離開學校去個正式單位實習,會很重視。因爲是學校推薦,自然會打電話給家裏,家裏父母能給與的指導無非是好好珍惜。學校重視,第一天要早去,這一類的教導,自然來的最早的是這些孩子。但是都緊張,和我們幾乎無交流。

 

  二、進來和我們打招呼,並且還有倒水的那幾個孩子無一例外,父母都是在黨政機關工作,真的很準。

 

  三、進來大大咧咧,還開幾句玩笑的幾個孩子,家裏都是經商,可大可小,但是父母身上那種靈活態度的薰染,在身上能看出影子。

 

  四、還有那麼兩三個,感覺挺冷傲,相對自信,對我們是屬於那種不卑不亢的,這幾個無一例外的屬於大城市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

 

  就因爲這個小插曲,我開始覺得很有意思,開始覺得應該去分析這羣孩子。十年前的自己也是這個羣體中的一員,我內心很清楚,實習的最後結果這羣孩子只有幾個可以留下,大多還是得自己找工作,那時候心裏只是一個念頭,保留下他們的聯繫方式,看看半年後,一年後,一年半後他們第一步邁出的樣子,也許能追尋到他們十年後的樣子,也就是現在的我,現在我身邊的朋友、同學、同事。

 

  就是這麼個念頭,讓我注意去觀察他們,去看着他們從孩子走向成人的第一步。沒想到這一年多的觀察,真的讓我總結出了很多東西,也從裏面看到了自己的困擾點。

 

  選擇哪個部門

 

  這羣大學生參觀完單位後第一天報到的下午,需要在會議室這羣孩子開個見面會,這種事是面子事,也是銀行對外宣傳點,自然會有位副行長級別的講話,然後是人力資源部經理,然後就是具體的告訴這羣孩子,去哪些部門實習。

 

  就在領導們對着這幫孩子講了一堆官話,套話的時候,一個小測驗在我腦子裏成型:讓他們自己選擇想去工作的部門,不能寫一個,寫三個,可以電話與家長交流,給他們20分鐘時間考慮,他們直接在會議室不能相互交流,如果想得到指導,可以去走廊,給自己父母或親人打電話諮詢。

 

  結果是大概十個孩子還明確的寫出部門名稱,選擇的崗位相當不錯,有一般隨便寫寫,有的部門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或者具體大概知道是什麼工作性質,但是無法準確說出部門名稱,就自己造了一個,還有幾個寫了就是寫了收錢,貸款 之類的幾個字,這就是他們大學四年金融專業,經濟等等專業。

 

  然後,當然就是按照銀行的實習流程,在給他們講一下銀行如何偉大,如何有前途,如何…

 

  當我拿着他們的自薦部門的小紙條,有了這麼一個發現:能夠精確寫出銀行部門的那十幾個孩子,大多家裏是機關,和經商的;農村孩子有一個能精確寫出,問了原因是自家有個親戚在工商銀行上班;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什麼行政,什麼管理,什麼內勤,是絕對不會和外聯部門的業務有關係;經商的孩子都想實習客戶經理;家庭父母在機關的大多都想做主管助理。真的很有意思,一點一點看出了他們的性格,一點一點看出了他們的選擇。

 

  開完會的時候,副行長告訴我,今年行裏大概會招15個應屆畢業生,各個方面的關係需要應付,這羣孩子,只能選擇優秀的留下兩個或者三個,讓我們負責細心甄別一下,到最後,作爲單位錄用的主要依據。這件事讓我扶着,回來再看到這羣孩子,我就有點心顫,60個都是學校的好學生,只有兩到三個實習完就可以來這裏上班了,人生的第一步,就可以以這裏爲開始,其他的五十七八個孩子又得邁向人山人海的招聘會,又得一次次的面試打印簡歷,突然心裏覺得很壓抑。

 

  第二天,就是給他們安排部門了。哪個單位都一樣,有的部門自然是舒服的要命,自然有的累的要死,其實哪個部門也想要跑腿的小孩,但是對我們來說的跑腿,對他們來說也是有好部門,不好的。如果被安排做大堂經理就要一直站着,掛個橫幅,一天在大堂跑來跑去;安排的老總辦公室的外邊就是接電話,複印個材料;安排到監察部,對不起,跟着去安裝提款機和指揮工人安裝攝像頭吧。因爲實習不能安排做窗口從事窗口業務,大多就是內勤,外聯,和打雜了。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別看小小實習,鬥爭就開始了。第二天一早我總共接了四五個電話,也有直接去我辦公室的同事,級別高點的有部門老總,低點的有普通同事,開始給我打招呼:把哪個哪個孩子,直接弄他的一畝三分地,無一例外要和我吃飯,哈哈。。沒辦法,只好按照他們的要求吧相應的孩子,分到他們的麾下,人數,五個,還有五十個多個,只好採取叫到誰,一個部門一個部門來,一個部門滿了,去下一個。這裏面除了家裏能聯繫到銀行打過招呼的,其他就是隨機,也許是運氣吧。不過出於人道主義,我定了一個活的規則:一個月後輪崗!

 

  時間就這麼過着,我偶爾中午吃飯或者在辦公樓碰到各個部門的同事,會問一下這些實習生的情況。當然了,什麼情況都有,還不至於說捅簍子,但是有喜歡的,有誇的,當然也有抱怨的大學培養的是腦殘嗎,也有直接罵的,要我把蠢蛋弄到別的部門,給他們換個聰明伶俐的…

 

  然後在這些同事的誇獎、褒揚、抱怨的、還有直接罵大街的當中,我發現了一個規律:

 

  1、農村家庭的孩子普通不會交流。當處於一個部門的新人的時候,不會去交流,不會去拉近,更談不上和什麼拉近關係。雖然不是絕對,但是這個比例超過農村家庭的90%,但是這些孩子有個很大的優點,都很勤快,很少找藉口,大體屬於那種可以容忍的範圍內。

 

  2、受到誇獎的孩子家庭大多是經商家庭的孩子,比較活,在實習的時候,和老員工的互動能力比較強,有的家庭個別吐出不差錢的,甚至可以請老員工吃飯,有的還能在解決問題弄出個新點子。屬於那種不會讓人討厭的類型,屬於收到讚譽最多的一個羣體。

 

  3、再就是家裏在黨政機關做幹部的孩子,最大的優點是有禮貌,會說話,不太會唐突,比較有眼力勁兒,個人氣質比較好,但是有時候有耍小聰明的時候,因爲年齡小,很容易被年長的發現,褒貶不一。

 

  4、家庭知識分子的五六個孩子,這幾個孩子無一例外的在工作一段時間後,都不太受實習部門的待見。原因有那麼幾個:一是沒有眼力勁,二是相對自我感覺比較好,但是有時候會因爲言語不懂得分清場合,和年齡差別,說出一些比較固執,和一些讓實習部門尷尬的事情。

 

  其中印象比較深的一個女孩子,父母是中學老師,自我感覺良好,對於安排的跑腿工作,說三道四,和誰說話也頂着來。弄得實習部門強烈不滿,弄得很煩,最後沒辦法,只好讓其檢查消防器材,後來因爲嫌辛苦,覺得不公平,找我談話,最後我給的答案:如果不願意接受,回學校吧。後來每天都遲到,自己就退出實習了,這是第一個自己退出的,也是唯一的一個。

 

  很奇怪的性格,後來瞭解到這女孩子畢業後一直留在省會沒有回老家,也沒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好像在去蛋糕店工作了一陣,後來又去擺地攤,在後來就一直考研究生,再後來就沒有她的消息了。

 

  小胖和他爸的故事

 

  和這個女孩截然相反的是個男孩,個子挺高,是個小胖子,喜歡笑,整天哈哈的。這傢伙當初主動要求幹大堂經理,因爲姓齊,按照約定俗成就叫做齊小胖吧。當初我說大堂經理挺累,他還自動要求,說可以減肥、照顧女同學。然後說自己太胖,不適合幹細緻工作,呵呵,就是這個小傢伙告訴了我什麼叫做“人熟是個寶”,什麼叫永遠都笑絕對沒錯的。

 

  這個孩子,家庭條件不錯,父母開了一家不錯的家居飾品店。當然這個小傢伙學習也蠻好,從二級城市來到省會上大學,這孩子的性格很有意思,那他開玩笑,從來不會煩,見誰都笑呵呵的。這個孩子後來雖然沒能留在銀行工作,但是因爲性格好,因爲比較活,雖然沒有進來,因爲家庭條件可以提供一下支持。他在銀行實習的六個月,混了個和誰都挺熟,最後因爲在銀行實習,自己開了家公司,主要是給銀行安裝提款機。因爲這行業是個稀缺行業,一旦坐上了,就很難別人再代替。

 

  一年的時間,小傢伙買了房子,結了婚,也是時常給我打電話。因爲當時他想做這個,和他爸爸交流了意見,因爲和我比較熟,他爸爸專門跑來找我,請我吃飯,也就是這次吃飯他爸爸教給他,也是教給我一個很重要的人生道理:“人熟就是個寶”。

 

  他吃飯的時候自然少不了一大堆奉承話,然後喝了點酒,就說到了自己沒文化自己如何幹成了一個傢俱城。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小胖的爸爸應該有點思維含量,他告訴我說:小胖學習挺好,是個好孩子,估計想留在銀行,家裏沒有門路,但是既然有條件在銀行實習了,那麼自己在省會也沒啥能量,就讓這個孩子希望能從銀行的下屬相關業務中找點什麼做,從來沒有聽說過銀行會欠債不還吧,當時這個思路真的讓我大開眼界……當時就很有耐心的聽了小胖爸爸的話,與其說小胖這孩子不錯,還不如說小胖的爸爸真不錯。

 

  下面是小胖爸爸給小胖的規劃:

 

  小胖開始進銀行實習,讓他爸爸很高興。當問他爸爸說做哪個部門的實習的時候,他簡略的時候告訴他爸爸,他爸爸不瞭解銀行,但是聽小胖說完。立馬就覺得實習嘛,最重要的是弄個臉熟,去大堂站着吧,這樣銀行的頭頭可以經常見到你。這就是胖爸爸的指導,別的部門銀行的頭頭估計不是能天天見着吧。後來因爲實習時間長了,小胖也聽說最後留下沒幾個,再次回家和他爸爸聊這個問題,胖爸爸說:我們和銀行工作的那些說了算的沒有關係,估計也不差我們家的這點禮物錢,老爸沒有本事,能讓你留下,小胖,人活着就這樣,各有各的命運,不要在想着留銀行了。但是是不是可以換個思路,銀行也是一家單位,也需要和別人合作,小胖你捉摸一下銀行有那些外聯公司給銀行提供服務,如果可以,爭取着半年你看看銀行都需要什麼業務,爭取找出這麼一個。小胖的思維轉的很快,接受了他爸爸的意見,從那開始,小胖就開始注意辦公文具,什麼消防器材,什麼攝像頭安裝,什麼紙張銷售,等等諸如此類。

 

  最後發現了提款機安裝,每裝一臺的費用不低,但是還是每次都換不同的人,頭腦形成了這個思維,告訴他父親,他爸爸過了幾天就來到這裏,請我和小胖的主管吃飯,又是送禮,又是吃飯。把整個事情弄明白的時候,在離小胖畢業還有倆月的時候花了20萬給小胖開了公司,因爲他老爸有傢俱城的資質,有裝修的資質,很快通過小胖找到我和小胖的主管,然後找到了主管的副行長,拿着公司,拿着資質,比裝一臺比原先便宜五百塊的價格承包了我們銀行的提款機業務。同時因爲相互銀行的往來,我們也給小胖介紹了合作銀行。

 

  因爲這個關係,小胖經常來找我,我曾問起小胖怎麼那麼聽他爸爸的話,小胖說其實就是覺得在老家周圍鄰居親戚、朋友中老爸算混得很好的,老爸自己沒啥文化,但是能領着幾十個員工幹,有幾把刷子,從小認爲爸爸挺能的。再就是小胖很喜歡說一句口頭禪,就是自知之明。也是胖爸爸經常說的那句咱得有自知之明。

 

  小胖有個好爸爸,能給錢,還能發現商機,能讓小胖當個小老闆,正是他爸爸說的那句:我生的他,瞭解他,他挺適合自己幹,咱也得有自知之明,進不了銀行,就合作唄,在省會做個小老闆,總比在下面做老闆強吧。人得有自知之名,抓住任何機會,這是小胖和他爸爸的故事。

 

  週週的工作

 

  就是這羣孩子工作了一個月之後,大多開始隱約地知道,這個羣體有可能留下的爲數不多的幾個人。因爲在這裏實習,多少了解了商業銀行的工資,待遇,相對其他單位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和小胖那樣的理智派很少,當然這種理智來源於父輩的見識,父輩的能力和經濟能力和人生智慧。這種孩子很少,就那麼一個,大多數孩子,也包括我們這羣成年人,都會爲了一個飄渺的希望,希望自己比較幸運,去努力去爭取。

 

  也就是從這些孩子中,我獲得了一個很有價值的思維。如果有能力一定去爭取,因爲既然大家都說這件東西好,既然世俗的認知都認爲它是好的,那麼它一定是好的,不要去自認爲自己能夠自己打拼出另外一個天地。如果全面衡量覺得這塊蛋糕爭取不到,立馬要轉換思維,不要做自己力有不逮的事情,因爲努力了,爭取了,你的條件達不到,最後傷心還是你自己。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

 

  也不知道是出於好心善意,還是出於什麼,差不多每個孩子,開始知道我手裏有名額,當然這件事,目前只有我和副行長知道,只有兩到三個,從那天開始我的辦公室,和我的手機開始忙碌起來。剛開始被要走的幾個孩子,自然是拉着家長,拉着銀行的同事,開始一次次要約我吃飯。這個是自然,人之常情,我知道我自己那點權利,只有兩個名額,這個我誰也不想得罪,就一直開拖,找個理由告訴給我電話的人說:我沒有這個權利。接着也有孩子的家長,開始直接會找到我的家,提着東西,呵呵,鑑於我手裏那點可憐的權利,這禮物我沒法收,即便能收,也不想這樣,因爲我覺得我確定一個孩子,那麼就意味着另一個孩子要去滿世界的面試,也許他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孩子,心有不忍,呵呵。

 

  這時候,當狼多肉少的時候,就完全體現出一條定律:小狼怎麼樣,完全取決於老狼。

 

  週週一個女孩,家就是本地的,母親在某物價部門擔任處級幹部。這個女孩子家教不錯,穿着打扮很時尚,重要的學過芭蕾舞氣質很好,有點那種好女孩的感覺,很有禮貌。我對這個女孩子最大的印象就是:家教一定很好,總是那麼不緊不慢。

 

  當這個消息流傳到週週的時候,讓我明白了這麼一個道理,孩子不錯,只是一個很微不足道的條件,要爸爸或者媽媽很不錯纔是絕對的硬性條件。實習的第三個月,我接到了行長的電話,是大頭一把手的電話。告訴我週週表現很好,必須要我把實習說明給她寫好,我這時候耍了點小聰明問行長:我對這個女孩子沒有什麼印象,長頭髮,短頭髮,是哪個啊?行長說了一句,那個樣,就是那個週週的女孩子,反正不是長頭髮,就是短頭髮,記住吧她的實習報告弄好,就行!哈哈,事實上行長也不認識這個女孩子是吧,爲什麼行長直接打招呼,後來副行長給我說到,週週的媽媽的是物價部門的處長,通過關係找到銀監局的某位副局長,這位副局長直接給了行長電話,大頭只有點頭的分,既然硬性條件夠,別的都不重要。第一個,這是第一個,後來更是聽說,這個名額確定了,週週填了工作合同,週週的媽媽,爸爸,和銀監局的副局長,我們銀行的幾位行長,喝了一頓,挺清楚是週週簽了正式的合同,人家才請客啊,小弟級別太低,這種高級別請客,沒小弟啥事。

 

  找工作,好工作,搞定一把手,如果主管部門和本單位一把手打招呼,幾乎十拿九穩,說不準單位還得巴結你。從此週週去了六樓,分行辦公室,主要負責和政府部門的聯繫工作,當然這裏面其決定作用的是什麼,大家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週週現在我的同事,找了個省政府的小夥在談戀愛,小夥子也是那種家庭,呵呵,在下看來前途一片光明。

 

  當然週週的也有下插曲,就是實習的時候和同學戀愛了,哈哈,讓其媽媽找了那個男孩子……自然就是幾個月的戀愛…

 

  治國的故事

 

  如果一對父母能把孩子起名治國,那麼對孩子的期望一定很大。治國是學校的班長,也是學生會幹部,籃球打得很好,皮膚黝黑,很精神,很勤快。在風控部實習,很不錯的孩子,經常看着抱着一沓沓的資料跑上跑下,風控部權利最大,業務最多,資料,文件自然最多,這點比較累,沒完沒了的複印文件,沒完沒了的開會。治國被安排在風控部實習。

 

  風控部幾乎是銀行工資最高的部門,因爲要求的太多,當然飯局最多,當然部門收到的小禮品也最大。治國家是農村的,從小學習很努力,籃球打得很好,在大學裏成了一個公衆人物,在這羣女孩子中也很受歡迎,當治國聽到實習名額的時候,這個消息是從風控部老總那裏聽到的,好幾次下班的時候,看見他在我停車位那裏,見了我就打招呼,連着好幾天。

 

  我知道他想幹什麼,有一次我說坐我的車吧,正好經過你們學校,這樣不用打車了。那天正好我老婆去岳母家看孩子,我也沒飯局就是想開車轉悠一下,就拉上他了。剛開始孩子很拘謹,很拘束。我說在風控部很好吧,好好努力爭取留到風控部,那可是銀行最夯的部門。治國接着這個話題開始了他的語言。快到學校,他說大哥到這請你吃飯吧。當時我覺得這孩子挺有意思,一路說了那麼多敲邊鼓的話,到學校附近說請我吃飯,肯定這孩子盤算着附近的飯店很熟,在經濟範圍內請我吃飯,可是一想銀行一月就給他們800塊錢的實習工資,還不知道有這八百家裏還給不給生活費。我說我請你吧,等你上班了,再請大哥。就這樣沒有聽他選擇的飯店,我選擇我熟一點的一家飯店。開始我一場談話。我說開車我不喝酒,讓他喝點,剛開始還拘謹,喝了一瓶啤酒後,治國講起了他的身世。

 

  家農村的,還有個弟弟,父母純農民,父母對他有很大的希望,通過在銀行的實習,覺得要是能留下真的再好也不過了。這時候我突然心裏很壓抑,不知道該對他說什麼,他還是個孩子,沒有經歷過幾次飯局。我勸他喝了兩瓶啤酒後,就給我開始掏大實話,告訴我風控老總說告訴其名額的事,說如何如何想留下,說自己上學如何的努力。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孩子不討厭,但是總是說自己,還太小,太渴望留下工作。突然有點不忍,但是我能說的只有好好表現。最後我告訴他,我說你們部門的老總,風控的老總在行裏很有分量,他比我管用。]自然我只能說一堆空話套話,就在他的訴苦中我把微醉的他送回了學校。

 

  後來治國跑我家裏來送禮,一條煙,還有一些土特產,我沒有收。後來還因爲一次外聯活動,給他報銷了500塊錢。後來風控的老總說,治國給他送了一些土特產,風控老總的老婆嫌不乾淨給扔了。對於老總來說那是個笑話,但是我知道,治國你在學校也許很優秀,你這孩子挺努力,但是在這個拼家庭的社會,也許已經沒有這份工作了。因爲風控的老總覺得這孩子挺傻,送禮送了一些扔貨。

 

  治國很勤快,也會說話,在學校做學生幹部,要是在三十年前也許前景很好,但是現在,治國沒有人稀罕你的土特產。治國,這不是一個使勁幹別人就說你好,肯爲你說話的時代。治國長得很帥,男孩子沒用,沒有人指導他,沒有人告訴他怎麼去做,什麼事都是他去摸索。也許治國以後會出人頭地,但是40歲之前他的命運已經確定了,要讓現實碰到頭破血流在知道社會的真相,才能磨合好自己……

 

  治國後來沒有留下,幾經面試找了一份保險公司的工作,很辛苦,後來逛街見過一次,看得出感覺挺累,挺辛苦。

 

  但是我覺得治國還可以,我就想不通,爲什麼風控老總不肯爲其說句話?如果他說的話,我也許會給他點助力。這是後來的我和風控老總一次飯局的談話,風控老總說有一次看見治國把接待用煙,往口袋裏塞了兩盒,這事讓他徹底的否定了治國。後來我讓小胖問治國拿煙做什麼,小胖給我的答案是治國想回家的時候帶給父親抽,因爲中華父親沒抽過幾次,我當時的感覺,真是覺得一個字:哎…

 

  還是小胖點醒了我,說治國家不是很好,也沒啥壞心,就是想給父親那點菸抽。我一下明白了,風控老總懶得去明白,也不想了解,這孩子爲什麼把接待煙裝走,但是這個細節讓他徹底否定了這個優等生,這不是什麼大事,但是這個細節讓其覺得治國討厭。

 

  治國覺得有那麼多中華,父親抽菸,不經意拿幾盒給父親,讓父親抽一下好煙,本來就是接待的,和偷也壓根沒有關係。但是就是治國的這份孝心,讓治國的形象在他們老總那裏大打折扣,讓治國沒有了機會。

 

  我問小胖你拿嗎,小胖說自己買不行啊,這種東西作爲實習的拿了不好,反正就是不好。這就是差別,是小胖高尚不會有那想法嗎?是小胖家裏可以買,不會去做,治國也許也知道拿不好,因爲自己只是實習生,但是煙很好,自己買太貴,出於孝心,其原因還是家庭吧。

 

  後來我知道是因爲這件事治國的老總煩了治國,一句話也沒說,我也無法再爲其說話。這個結果,真的有點無以名狀,是家庭的原因,還是什麼?我也沒弄清楚,這孩子挺可惜。

 

  學校是不會教育你如何爲人處事的,即便有思想品德課,老師也只是講講空泛的道理而你也未必就真聽得進去。真正的做人的教育在哪裏呢?全在家裏呢!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習慣的一套做人方法,他也習慣性地把這套原則方法傳授給孩子,因爲他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否則他這輩子就不這樣做了。但許多普通的父母就沒有想到,他這輩子的不成功是否和自己的爲人處事方法有關呢?如果有關係,那他還能把自己的老一套再教給孩子嗎,讓孩子也一輩子不成功?

 

  總結了一下,家庭優越點的孩子比較不惜財,相對性格也開朗一些。以前我一直的印象是家庭普通的孩子應該更樸實一些,但是通過觀察這些孩子,在聯繫到自己的朋友、同事,真的,家庭條件差些,大多都是有些狡黠的,做事心理有很大的計算過程。這個計算過程對父母來講是好事,比較節省,但是對自己發展,交友,人生態度是一個很大的思維框架,往往會跟隨自己的一生。思維方式差異就更大了。

 

  例如小胖的爸爸的思考方式以及對小胖的教育。自己出了哪些問題要怎樣修正。如何有自知的能力。這羣孩子大多遇到問題首先是抱怨,其次再想別的,而且一般不會思考自己的毛病。兩種思維方式都自成體系。從外表來看你看不出它們直接產生的後果,所以作爲孩子特別容易承襲父母的思維方式。但是恰恰就是思維方式是優秀與否的根本決定因素。我們的青年一旦承襲了一種思維方式往往就決定了一生的定位,而且直至終老也未必能發現自己的思維導致了自己的命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