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母校,重溫青春

冬日黎明,寒風刺骨,心之所往,腳步便行走在前往母校的路上。

一別數載,無緣挽牽,偶爾擦肩,也是匆匆一瞥,一種熟悉與親切的感覺卻讓人呆滯留戀。漂泊在塵世間,也許是功業難成無顏面,更多是物是人非情難遣。心中有太多的思念,但從未忘卻您的思典。今日有幸故地重遊,內心五味雜陳,忐忑不安!

學校大門口沒太大變化,只是牌匾已換成焦作師專,鐵欄門變成低矮的電動門。進大門,向門崗說明來意,門崗師傅很是熱情,就像是迎接遠方歸來的親人一樣攀談一番。寒暄之後,我一個人靜靜審視這熟悉又陌生的校園,在腦海裏努力追憶那逝去的影子,心裏感慨萬千。

左邊是圖書館,圖書館正面的玻璃牆已暗淡無光,圖書館三個銅字已鏽跡顯現,沒有了當年的靚麗模樣。當年剛建成沒多時,我就畢業了。那時感覺高大上,很氣派,現在已沒有了當年那份熱情與新奇。也許是近些年來,小縣城的高樓也是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見多了,也習已爲常了。


右邊是辦公樓,當年因爲班級衛生問題,我作爲勞動委員,還被學校領導請去"談話",想想很是慚愧。一樓是學校保衛處,保衛處王老師當年是學生教官的負責人。我們幾個學生教官曾在辦公樓一樓大廳練前撲,後倒……青春的汗水曾在這裏揮就,青春的激情也曾在這裏點燃……

往前走,迎面是教學樓。教學樓換了靚裝,依然風度翩翩。"學高爲師,德高爲範"幾個大字赫然醒目,仍激勵着每一位立志從教的師專學子奮發前行。教學樓前的孕育雕塑還是老樣子,這裏也是我們升國旗的地方。想當年,我也曾身着戎裝,無比榮耀地肩扛國旗,邁步向前……

順着左邊甬道往南走,經過女寢樓,右邊是熟悉的綠廊——水泥方柱支起的藤架。因是冬天,乾枯的藤蔓枝條纏附在水泥架上,顯得雜亂而無序。春夏季節,這裏可是一個好地方,滿眼皆綠,陽光透過綠葉照射形成斑駁的影子,隨風晃動,充滿生機與活力。這裏是我們由教室到餐廳、宿舍的必經之路,一點沒變,還是老樣子。

左邊是蘑菇亭,一大一小,像一對夫妻默默相守二十幾載,是否還憶起曾經的我?記得大一軍訓後,我們還在這裏留了影,青春的笑臉定格在記憶深處,同學們當年的樣子清晰如昨。我走過去,撫摸一下光滑的亭柱,心裏是滿滿的回憶,深深的甜蜜……

穿過蘑菇亭,我來到運動場。感覺運動場變小了一樣,也許是時間久遠了,破舊些,加上人少了,有些蒼桑破敗之感。想當年,這裏是我們撒歡嬉鬧之地,也是我曾經耀武揚威的訓練場。望着橢圓形的跑道,我好像又回到那鬥志昂揚,激情燃燒的歲月,又站在了方塊隊前,高喊口號:起步走,一二一……

從運動場南邊夾道過來,到了原來我們的男生宿舍。本來想上樓看一下我曾住過的宿舍,牀鋪,可惜現在成了女生樓,只好作罷。

拐回頭,我路過餐廳,進去一看,真成爲餐廳了。我的記憶裏,這裏首先是大禮堂,週五晚上有時放電影,有時是跳舞的場所。現在擺滿了桌凳,純粹成了餐廳了。想當年,我也是邯鄲學步,向高年級同學請教交誼舞,那也是很浪漫的週末生活。青春的歡樂讓人陶醉,讓人懷念……

接着,我順着階梯教室,來到教學樓二樓。想看一下原來的教室,可惜週日沒人,門都上了鎖,很是遺憾!

回來的路上想到遺憾,感受人生不可能圓滿,遺憾是一種必然。那就坦然接受人生中的各種不完美,留點遺憾,留些生命中的一些空白,讓思想、精神去填充。與母校別離,但與母校那"德高爲師,學高爲範"的精神永遠是在一起,不忘初心,爲母校爭光,做最優秀的自己,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