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大明——第二個故事

婺源龍脈保衛戰

這個故事相較於前一個關於絲絹稅的故事來說,沒有太多曲折,但是文人和灰戶以及官吏之間的交手也經歷好幾回合。

保衛戰的主要起因是因爲婺源學子在科舉的道路上屢屢受挫,成績不理想。學子的科舉成績十分重要,往小了說,決定了當地官員的考評,往大了說,科舉是進入大明官場的唯一正途。入朝則爲高官,致仕則爲鄉宦。當地的政治實力和話語權,取決於本籍士子們的仕途之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之前我還想着,如果一個地方,經商特別厲害也就足夠了,但是權力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個地方出了很多高官,那這個地方的發展一定不會差。進了官場,便有了人脈,有了話語權,有些時候可以解決連錢都解決不了的事情。或許這也可以解釋,山東省地區對公務員的態度。如果總是一團人裏面當官的話,又容易滋生腐敗現象。總之,在明朝,這個科舉成績非常的重要。

婺源是朱熹老夫子的祖籍所在,是一等一的文華毓秀之地。因此婺源文人思考了一下,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終於,他們把原因歸結於風水出了問題。

明代篤信風水之說,之前說的徽州人愛打官司,而徽州人打的官司裏面有一半是風水之爭。婺源有一條龍脈,關乎婺源文運。而在龍脈附近出現了專門採製石灰的工匠,即灰戶。採製石灰必定對山體有所毀壞。灰戶採製石灰,當然是爲了掙錢。在婺源農田資源並不好,農民光靠種田無法維持生活,而幾項主要營生如茶葉、木材、徽墨、白土等又被大族壟斷,百姓自謀生路尤其艱難,只能燒灰。

總之文人大族的利益跟燒灰沒有關係,而跟文運和仕途之路關係重大,在這樣的利益驅動下,自然希望禁止燒灰。

主要的利益衝突就如上所述。之後的一系列過招就是,鄉紳鄉宦上疏知縣,而縣官自然是明白其中要害的,文運很重要,但是封禁燒灰產業亦可能觸及利益集團,因此在決策和實施方面,不同的縣官有不同的做法。有的縣官,在任婺源知縣可能只是走個形式,便比較敷衍;而有的縣官則選擇辦實事。所以人性有多複雜,一千個人裏面有一千中完全不同的思想,一千類完全不同的心思。

總之,保衛龍脈是一場利益和利益之間的鬥爭,灰戶可能在態勢嚴峻的時候暫時消失,在政策寬鬆的時候又捲土重來。這樣來來回回,持續了很多很多年。在清代,一樣上演了保龍之戰。

明代科舉制度

明代科舉分爲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是行省一級的考試,三年一次大比,考試時間在八月,因此又稱爲“秋闈”。通過秋闈鄉試的士子成爲舉人,有了進京躍龍門的資格。鄉試一共三場,一般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舉辦,放榜日期則視考官閱卷速度而定。

鄉試結束後,全國舉子在次年的年初趕赴京城,參加禮部舉辦的會試,稱“春闈”,會試通過的考生叫做貢士。

接下來皇上會親自主持一場殿試,沒有淘汰,只爲這些貢士排一個名次,分三等: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有三人,賜進士及第,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