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競品分析的一些想法

前言

網上教如何做競品調研的文章非常多,各種競品分析質量參差不齊,對於初級產品經理,在未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很好做判斷之前,其實不太建議看那麼多的方法論,易被誤導,當然了,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來參考,但心裏一定要保持疑問。最好的方式是由有經驗的導師引導,沒有的話就多做幾次然後請教身邊有經驗的產品大大,把競品調研和分析當作一個產品來做,自己思考和總結方法並不斷迭代優化,記錄每次的心得和提升的地方。

以下是我在工作實踐中的一些方法體會,每個人都可能有不一樣的方法和習慣,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在我看來,競品調研分析沒那麼多硬性的格式要求,主要還是圍繞你做調研的目的開展的,但也不外乎以下這個框架。

 

一、確定調研的目的:

瞭解競品現況,以及相關功能,爲產品設計做參考等等(不同的目的,展開分析和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二、確定競品:

to c 或 to b、直接競品、間接競品(有些產品沒有直接的競品作爲參考,可以根據調研目的來找間接的競品,例如做遊戲分發的開放後臺,那可參考的競品不一定侷限在遊戲開放平臺,還可以是各種應用平臺、小程序平臺甚至廣告平臺

       分析內容(結合行業報告,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

  1. 功能結構-客戶端、後臺       
  2. 商業模式
  3. 運營推廣

 

三、歸納總結:

    產品定位、優劣勢等等,針對這次調研目的相應結論。要分析到核心,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例如樣式、界面ui等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