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明年依舊在榜

每次互聯網新的爆發點出現時,成功的原因都會被一遍一遍反複分析,其目的也不外乎試圖從中借鑑一些成功的經驗。在即將過去的2012年,有一些模式或概念曾被反覆提及和探討,它們或許不是目前盈利模式最清晰的,但卻很可能是引爆下一場互聯網格局變動不可忽略的趨勢。

 

 

  雲計算

 

  雲計算、雲存儲、雲筆記….不知不覺中,“雲”服務已成爲2012年互聯網最搶眼的字眼之一。不僅各大IT巨頭在此佈局,很多新創公司也將其作爲自己的機會,紛紛進入雲計算領域。在業界看來,雲計算有望成爲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後的第四次IT產業革命。

 

  根據Gartner的數據,預計到2016年,1/3的全球數字內容將儲存在雲上;而根據Forrester,到2020年,雲計算市場總值將達到2410億美元。

 

  對於雲計算未來的發展趨勢,有專家表示,私有云並不會消失,還會有繼續發展壯大的趨勢;而混合雲會繼續保持現有優勢,發展壯大;平臺即服務將贏得開發人員的青睞;服務故障將提高公衆對服務質量差異的認識。

 

  雲計算時代已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移動互聯網

 

  隨着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人們的行爲習慣正在悄然的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逐步從傳統的PC端轉移到了移動互聯網,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歷史必然。

 

  研究機構預計,2012年,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在今年的基礎上實現150%的增長。無論從增速還是總額來看,移動互聯網都是未來幾年內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域。可以預見,2012既是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一年,又是大浪淘沙的一年。

 

  這一年,Facebook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Zynga花費1.8億美元收購Omgpop、微信的用戶量已超過2億、陌陌也因爲被冠以“約炮神器”而迅速走紅…..這些一串串鼓舞人心的數字,讓越來越多的開發者聞到了錢的味道。

 

  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截止2012年初,全球手機用戶數量達到60億,全球有超過1.2億的互聯網用戶。

 

  移動互聯網雖然帶給了人們很多的機會,但是所需面對的問題也不少,同質化複製、市場推廣費用陡增、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都是目前困擾着會聯網發展的頭等問題,至於未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想套用一句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電子商務

 

  “電商”這個字眼有點老生常談,但又不能不談。十年前,電子商務在中國的零售領域還不足掛齒。十年後的今天,如火如荼的電子商務已經開始對傳統零售產生威脅和衝擊。去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6萬億元,佔GDP的比例也達到了13%

 

  由馬雲帶領的阿里和淘寶的成功,讓很多人看到了電子商務裏面的機會,尤其是近幾年電商網站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模式也遍佈B2CB2BC2C等新型模式。除了此類電商,還有更多的傳統渠道的線下店也紛紛佈局線上業務,如蘇寧易購、國美等,就連央視網也按耐不住寂寞,也加入了電商的隊伍,於1029日上線了“央視網商城”B2C電商平臺。王府井百貨也將於年底攜新域名進軍電商行業。

 

  在中國電商飛速狂奔的短短几年裏,這個行業造就了其他行業需要十幾年甚至的幾十年的才能創造的財富和價值,這或許也是吸引衆多人加入這個行列的重要原因吧。眼看“光棍節”即將到來,雙十一原本是天貓自己的節日,但現在京東、國美、蘇寧、噹噹等均參與其中,一場電商狂歡大幕即將拉開。

 

  互聯網手機

 

  2012年互聯網的惡戰有很多,大佬們紛紛做手機搶奪移動互聯網入口不得不說。雷軍的小米手機的成功,讓很多互聯網大佬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一時間,奇虎360、百度、網易、盛大、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紛紛高調圈地互聯網手機市場。

 

  互聯網企業紛紛做手機的本意並非單純想賣手機那麼簡單,而是爲了各自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可以名正言順的嵌入到手機當中,意圖在源頭上佔領移動互聯網入口。拼配置、拼價格、拼營銷,加入手機戰團的大佬們都很忙。

 

  經過市場的一番鏖戰,勝負之分雖未分出,但這件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聯網大佬們對未來移動互聯網市場佈局的前瞻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