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在什麼時候流淚?

人在什麼時候會流淚?除了生理反應打哈欠或是被芥末嗆到的時候會流淚外,我們還會在心靈震盪的時候流下淚來,比如激動的時候,感動的時候,快樂的時候, 痛苦的時候,難過的時候,失望的時候,委屈的時候,離別的時候,重逢的時候,孤獨的時候,還有嗎?

父親是個淚點很低的人,我們說他是見風落淚,好好地看會電視,不知哪句話觸動了他就能熱淚迎眶。他也很會煽情,在我婚禮上講話,自己帶頭哽咽了,來喝喜酒的人無不動容。

我自己不是一個愛流淚的人,比較麻木又比較理性,年齡漸長內心柔軟起來,讀讀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念念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聽聽曹雪芹的枉凝眉“一個枉自嗟呀, 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也想哭。

兒子是隻小巨蟹,超級愛哭,寒假裏他要和最親愛的表弟康康離別,他開始哭,哭得感天動地,哭得意氣風發,他是真捨不得,是真想賴着再玩兩天,出了康康家的門就一切如常,人家哭的時候是真動情,哭完之後是真沒事。得尊重他真實的情緒波動啊!

在網上摘錄兩段感人的留言:

留言一:

婚禮結束後,她拎着一個袋子偷偷的跑到我面前:謝謝你來參加我的婚禮,在你臨走前我送你點小禮物。她把袋子很小心的交給我說:你低血糖,我現在結婚了,以後就不能隨時提醒你吃糖了。索性就多買點給你,記得吃。那天在她的婚禮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幕,一個男人,抱着一個袋子,泣不成聲。

留言二:

”從小到大在家裏都是媽媽一個人在廚房忙活,出去讀書有食堂。自己做飯的機會的確少,隨便糊弄幾個菜還行,能壓住場子的大菜確實拿不出手。今年回家媽媽撈住我教我做糖醋魚,從買魚到處理到烹調到裝盤,一步不落。魚肉吃到嘴裏的時候,媽媽突然說:“還行,等你媽沒有了,還能吃上最喜歡的那口糖醋魚。”

不分析了,哭一會兒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