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退出舞臺,雞湯何去何從?

文 | 魚愛吃貓

咪蒙這回可能真的涼了。

2月21日,這位著名網絡大V、人稱“雞湯教母”的70後女性,註銷了她的微信公衆號。公衆號主頁顯示“自主註銷”。

不光是微信公衆號,她的小號“好疼的咪蒙”、她旗下的公衆號“才華有限青年”、她在鳳凰和頭條平臺上運營的一切公衆號,都一起永久關閉了。

一切似乎都起因於1月底的那篇引發輿論討伐的文章——《一個寒門狀元之死》。這篇首發於“才華有限青年”公衆號的文章,成功製造了爆款,在各大社交媒體刷屏,之後被質疑造假虛構,受到多方批評。雖然該公衆號後來刪除了這篇文章,但造成的影響已然無法挽回,最終以刪號收場。

其實社會對咪蒙品牌的不滿由來已久。咪蒙公衆號的爆發,始於2015年。那年的12月,她接連寫出《致賤人》、《致low逼》等文章,幾乎每篇都輕鬆獲取百萬閱讀量。到2016年初,她的公衆號已經積累了200多萬粉絲。然而從她出名的第一天起,對她的質疑聲就沒有斷過,這是因爲咪蒙的文章風格以偏激、言語激烈、煽動性強爲特點,其中心主旨多爲販賣焦慮、炒作男女矛盾、壓抑甚至物化男性人格等。第一篇讀完,可能覺得眼前一亮,但讀多了,未免覺得只有話題,毫無營養。

咪蒙的影響力就在正反兩方的爭論聲中越來越大。2017年,她對媒體表示,公衆號已經爲她帶來了8位數的年收入。而她本人也和羅振宇、李笑來等人一起,成爲中國網絡輿論界的大V,以及雞湯界的“教母”。可謂盛極一時。

還記得咪蒙最火的那段時間,朋友圈經常有女性友人轉發她的文章,順便質問自己的老公、甚至整個社會對自己是否公平。咪蒙是製造金句的高手,那段時間的年輕女性基本都能說出幾句經典的咪蒙語錄,以體現自己“看清了男人,看清了社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或許正是咪蒙最終被社會淘汰的原因。如果天下的男人能用幾篇雞湯來概括,社會的黑暗可以被幾聲嬌嫩的吶喊推翻,那我想人類世界應該早已邁入大同。然而社會的運轉非人力能左右,更不是讀過幾篇言辭偏激的雞湯就可以標榜“看穿”。年輕的人們不懂這點,寫這些文章的人未必不懂。非但懂,而且她還把這當成一門利潤頗豐的生意來做。

於是所謂的清醒和獨立,實際上是爲了消費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的焦慮和困惑。處在對社會、對人生感到迷茫的年紀,誰都需要聆聽智慧的聲音。這時聲音出現了:“來我這裏!我有許多文章能幫你發泄,還有許多文章能給你樹立正確的觀念!”至於後面那句“順便我還能靠你們掙非常非常多的錢”,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口的。

發這樣的財,一年可以,兩年可以,時間再長,就不靠譜了。人總會長大,總會知道曾經的自己有哪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和妄念。到時候回頭一看,當初那個自稱智慧的聲音,其實不過是把讀者當成發財的階梯。而那些所謂“正確”的觀念,又有多少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當塵埃落定,還會有多少人對這一套趨之若鶩呢?

除了天生的智力殘疾,沒有任何人永遠是傻子。林肯說得好: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也可以永遠欺騙某些人,但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從2018年底開始,網上流傳一個新概念:含咪量。它指的是一個人微信裏關注咪蒙的好友數量。據說,含咪量越高,證明你的人生越失敗。

很顯然,這個“含咪量”是網上的好事者編排出來擠兌“咪蒙教”信徒的。但它能廣泛傳播,說明內在的邏輯是被社會認可的,也就是:如果你到今天仍然在關注咪蒙,信奉她那套理論,那你離正常、獨立的思維就很遠了。

咪蒙的退場,可能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雞湯千千萬,靠劍走偏鋒的毒雞湯來吸引流量賺大錢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了。中國的網民已經在多年的浸淫中自發產生了過濾機制,也形成了越來越健全的網絡三觀。想用驚悚的標題和越界的內容去忽悠粉絲,今後恐怕只會越來越難。

能長久的生意,永遠是能向用戶傳遞真實價值的。作爲內容生產者,數量龐大的自媒體人早晚要接受這一現實:雞湯還可以存在,但一定要真材實料、老火慢燉才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