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

生成樹協議其實有好多個版本,但是根子都是那麼個算法,就起這麼個名字就夠了

先絮叨一些,爲什麼需要有生成樹

當交換機在物理上面有了環路,倘若目的地址全FF的幀來了,那麼交換機會向這個VLAN的所有接口去發,然後呢?繼續,繼續,繼續,一直到環路斷了,也就是某臺交換機掛了,曾經自己試着折騰過公司的一臺35,不到一分鐘吧,console口就沒反應了

那麼既然生成樹協議有這樣的作用,交換機的廠商們自然會把這些功能帶到默認配置裏面,不然來個新手工程師怎麼辦...

後來根據最早的STP又有了各種發展,比如加快收斂速度,根據VLAN去做,或者把多個VLAN捆在一起做,後來的改進基本是出於負載分擔的出發點,這樣就免得浪費鏈路

這些不是重點,其實也沒什麼重點,下面是一些小點

portfast,幹嘛用的,就是說這個端口就是個下面接PC的,就別生成樹了,但是如果突然收到BPDU了,那就趕快切換,不然麻煩

uplink fast,也就是交換機發現上行線路出了問題,迅速切換的方法

backbone fast,交換機非直連的鏈路出了問題的迅速切換辦法

其實都是爲了讓收斂速度加快,免得block的接口該使用的時候半天沒反應

over

明天干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