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源泉——思维力

这段时间接触到了几本书,如《怪诞行为学》《决策的力量》《助推》《成功者的大脑》《上瘾》《习惯的力量》等,都提到几个概念。也就是研究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概念,是人比较普遍的一些习惯。

人类的大脑有他的运行规律或者一些习惯,而且平时不断的会形成一些新的规律和习惯,就和电脑安装新的软件,就能做新的不同的事情一样。

但也有一些底层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是无法随意改变的。其中一个就是“50比特思维模式”,有研究说人的大脑每秒钟能接受1千万比特的信息,但只有其中的50比特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处理的,其他都是无意识处理的。也就说大部分信息进入大脑,是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的信息,是由我们的大脑的潜意识部分处理的,我们的理性脑根本不知道。

所以很多错误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因为人糟糕的想法决定的。而是原本是良好的愿望,但因为基因固定的思维模式导致的错误结果。所以,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策略或技巧去改变一些行为模式;

主动要求他人做出选择;

就是直接明白的要求对方改变;帮助他们调动50比特的思维,用直接的要求、明白的话语,促使对方重视和理性选择,将对方从潜意识的行为中转变为理性的、主动的选择。

通过这种主动的刺激,让人们改变决策时大脑的运行方式,从而得到不一样的决策结果。

就是和人说话的时候,在合适的场所,把话直接说明白,不要兜圈子。比如对小孩子说,刀不能碰,会割到手,就行了。不要说太多其他的,如到很锋利,割到手会流血,会很痛,手会断,很危险,很担心,不是好习惯之类的。

预先承诺(激活型策略),

这是一种心理学的技巧,利用人对承诺的重视和压力,包括公开的方式,发朋友圈、当众宣布等,做出遵守规则的承诺。比如要减肥、要开始运动、不乱花钱、要准时上班等,通过这种公开承诺的压力,让自己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从而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当然,要想改变习惯还可以用《习惯的理论》这本书的方法,从暗示点、惯常行为、奖励,这三个点去分析,然后通过修改一些惯常行为来改变习惯,重视奖励的内容。

助推

让人们默认一个比较好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的行为方式。把想要让别人选的选项安排容易选择一些,不想让人选的选项安排麻烦一点。比如一件事情需要一群人做出反对或赞成的投票,因为大家都有一定的惰性,而你要的是赞成的票。那么投票时就要求这群人,如果反对就投票,如果赞成就不用投票。那么,一些没有切身利益的事情,就会很顺利的得到你想要的票。大家不愿意去投票,自然就变成了赞成了。“助推”也是一本好书。

重构选择;其实叫优化选择更合适,就是通过优化、美化一些日常习惯性的选择项的内容,让人觉得他的选择更高尚,更能帮助到人,更有意义。

比如当人对捐款给一群人没什么感觉,没什么捐款的行动欲望时,就改为宣传一个小孩子之类的单个对象,就能影响人的捐款欲望。这就是优化选择,重构选择。让选择更有吸引力,更有趣、更有意义也可以。还记得希望工程的那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吗,那就是最好的案例。

巧借东风;

用一种更有趣、更愉悦的方式来引导人做出决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强化奖励,惯常行为的奖励。据说几十年前美国人也不刷牙。后来美国白速得牙膏公司为了推广产品,制定了一个非常好产品设计策略,达到了惊人的效果,让全美国甚至全世界开始养成刷牙的习惯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牙膏中的薄荷的清凉感觉,改善了人的使用体验。将使用牙膏的奖励明显化,将使用牙膏刷牙变成一种良好的体验感受,变成一种代表牙齿干净变白的奖励。通过这种愉悦的感觉来吸引人形成惯常行为,不断的得到这种奖励,或者是良好体验的反馈。所以,给予良好的体验、给予奖励会是很好的一种引导。

合理简化,让正确的选择更加简单

将需要的选择变得更简单,更方便,比如需要看书,就将书放在自己更方便拿的地方;比如比不想吃的糖等东西放的更远,不方便;将手机放在角落,不要放在身边,让拿手机更不方便,从而减少看手机的次数等等,也是助推理论的一种。

这些简单的思维引发的行为方式等改变,很多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或者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去改变、用心,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