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技術詳解

 

 

由磁盤陣列角度來看

    磁盤陣列的規格最重要就在速度,也就是CPU的種類。我們知道SCSI的演變是由SCSI 2 (Narrow, 8 bits, 10MB/s), SCSI 3 (Wide, 16bits, 20MB/s), Ultra Wide (16bits, 40MB/s), Ultra 2 (Ultra Ultra Wide, 80MB/s), Ultra 3 (Ultra Ultra Ultra Wide, 160MB/s),在由SCSISerial I/O,也就是所謂的 Fibre Channel (FC-AL, Fibre Channel - Arbitration Loop, 100 ?C 200MB/s), SSA (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 80 ?C 160 MB/s), 在過去使用 Ultra Wide SCSI, 40MB/s 的磁盤陣列時,對CPU的要求不須太快,因爲SCSI本身也不是很快,但是當SCSI演變到Ultra 2, 80MB/s時,對CPU的要求就非常關鍵。一般的CPU, ( 586)就必須改爲高速的RISC CPU, ( Intel RISC CPU, i960RD 32bits, i960RN 64 bits),不但是RISC CPU, 甚至於還分 32bits, 64 bits RISC CPU 的差異。586 RISC CPU 的差異可想而知 ! 這是由磁盤陣列的觀點出發來看的。

    服務器的角度來看

    服務器的結構已由傳統的 I/O 結構改爲 I2O ( Intelligent I/O, 簡稱 I2O ) 的結構,其目的就是爲了減少服務器CPU的負擔,纔會將系統的 I/O 與服務器CPU負載分開。Intel 因此提出 I2O 的架構,I2O 也是由一顆 RISC CPU ( i960RD I960RN ) 來負責 I/O 的工作。試想想若服務器內都已是由 RISC i960 CPU 來負責 I/O,結果磁盤陣列上卻仍是用 586 CPU,速度會快嗎 ?

    操作系統的角度來看

    

·  SCO OpenServer 5.0 32 bits

·  MicroSoft Windows NT 32 bits

·  SCO Unixware 7.x 64 bits

·  MicroSoft Windows NT 2000 32 bit 64 bits

·  SUN Solaris 64 bits ……..其他操作系統

    在操作系統都已由 32 bits 轉到 64 bits,磁盤陣列上的CPU 必須是 Intel i960 RISC CPU才能滿足速度的要求。586 CPU 是無法滿足的 !

磁盤陣列的功能

使用磁盤陣列的好處,在於數據的安全、存取的速度及超大的存儲容量。如何確保數據的安全,則取決於磁盤陣列的設計與品質。其中幾個功能是必須考慮的:是否有環境監控器針對溫度、電壓、電源、散熱風扇、硬盤狀態等進行監控。磁盤陣列內的硬盤連接方式是用SCA-II整體後背板還是隻是用SCSI線連的?在SCA-II整體後背板上是否有隔絕芯片以防硬盤在熱插拔時所產生的高/低電壓,使系統電壓回流,造成系統的不穩定,產生數據丟失的情形。我們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因爲在磁盤陣列內很多硬盤都是共用這同一SCSI總線!一個硬盤熱插拔,可不能引響其它的硬盤!甚幺是熱插拔或帶電插拔?硬盤有分熱插拔硬盤,80針的硬盤是熱插拔硬盤,68針的不是熱插拔硬盤,有沒有熱插拔,在電路上的設計差異就在於有沒有保護線路的設計,同樣的硬盤拖架也是一樣有分真的熱插拔及假的熱插拔的區別。

    磁盤陣列內的硬盤是否有順序的要求?也就是說硬盤可否不按次序地插回陣列中,數據仍能正常的存取?很多人認爲不是很重要,不太會發生,但是可能會發生的,我們就要防止它發生。假如您用六個硬盤做陣列,在最出初始化時,此六個硬盤是有順序放置在磁盤陣列內,分爲第一、第二到第六個硬盤,是有順序的,如果您買的磁盤陣列是有順序的要求,則您要注意了:有一天您將硬盤取出,做清潔時一定要以原來的擺放順序插回磁盤陣列中,否則您的數據可能因硬盤順序與原來的不苻,磁盤陣列上的控制器不認而數據丟失!因爲您的硬盤的SCSI ID號亂掉所致。現在的磁盤陣列產品都已有這種不要求硬盤有順序的功能,爲了防止上述的事件發生,都是不要求硬盤有順序的。

    我們爲什幺需要磁盤陣列

    目前人們逐漸認識了磁盤陣列技術。磁盤陣列技術可以詳細地劃分爲若干個級別0-5 RAID技術,並且又發展了所謂的 RAID Level 10, 30, 50的新的級別,本章節都會一一介紹。RAID是廉價冗餘磁盤陣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簡稱。用RAID的好處簡單的說就是:安全性高,速度快,數據容量超大

    某些級別的RAID技術可以把速度提高到單個硬盤驅動器的400%。磁盤陣列把多個硬盤驅動器連接在一起協同工作,大大提高了速度,同時把硬盤系統的可靠性提高到接近無錯的境界。這些容錯系統速度極快,同時可靠性極高。

    本節將討論這些新技術,以及不同級別RAID的優缺點。我們並不想涉及那些關鍵性的技術細節問題,而是將磁盤陣列和RAID技術介紹給對它們尚不熟悉的人們。相信這將幫助你選用合適的RAID技術。

    RAID級別的定義

    下表提供了6RAID的簡單定義,本書其後部分將對各級RAID進行更詳盡的描述。

    

 

*對於單一容量昂貴硬盤(SLED)的性能提高

    硬盤數據跨盤(Spanning

    數據跨盤技術使多個硬盤像一個硬盤那樣工作,這使用戶通過組合已有的資源或增加一些資源來廉價地突破現有的硬盤空間限制。

    2所示爲4300兆字節的硬盤驅動器連結在一起,構成一個SCSI系統。用戶只看到一個有1200兆字節的C盤,而不是看到C, D, E, F, 4300兆字節的硬盤。在這樣的環境中,系統管理員不必擔心某個硬盤上會發生硬盤安全檢空間不夠的情況。因爲現在1200兆字節的容量全在一個卷(Volume)上(例如硬盤C上)。系統管理員可以安全地建立所需要的任何層次的文件系統,而不需要在多個單獨硬盤環境的限制下,計劃他的文件系統。

    硬盤數據跨盤本身並不是RAID,它不能改善硬盤的可靠性和速度。但是它有這樣的好處,即多個小型廉價硬盤可以根據需要增加到硬盤子系統上。

    

2硬盤數據跨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