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初探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初探

毛洪志

隨着教育改革深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適應21世紀的需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材和勞動者。教育部決定,2001年開始用5-10年的時間, 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 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我國基礎教育跨越式的發展。各重點中小學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作爲新開設的學科,學生在信息課中怎麼學?學些什麼?教師該如何教?很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本人在一年多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也作了一些試驗和探索,下面就信息課教學的談談個人的一些心得。

 

一、破除神祕感,使學生“敢”動


         由於電腦在我國還未普及,電腦設備相對比較昂貴,各校都制訂了嚴格的操作、使用制度,老師對學生的使用作了嚴格要求,使學生不敢動,學生對電腦的接觸又不多。教師要幫助學生破除神祕感,教師可以介紹一些電腦史話或介紹同齡人學習電腦的情況,幫助其樹立信心,其實電腦只是一種工具,不懂照樣可以使用。且方法也很簡單,只要想着你本來還不會騎自行車,後來便學會了,回頭想一想 ,很簡單,不是嗎?而學電腦絕不會比學騎自行車難學。況且學騎自行車還有一定的危險性,比起這些,電腦頂多也只是“死機”罷了,那麼重新啓動就得了。  

二、激發興趣,形成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電腦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探索電腦知識,掌握操作本領,提高使用電腦的水平。因此,在電腦教學中,必須激發學生的探求興趣,才能使學生愛動,從而達到“教是爲了不教”的效果。如在教學畫圖中可結合本節的教學內容,展示同齡學生設計的電腦畫(可以是上一屆學生的優秀作品或從網上下載)。教師可利用這些豐富多彩的畫面分析作品,引出本講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會使學生更認真地聽課,希望自已也能畫出這樣的作品。
三、精講多練,優化習題,重在培養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

信息技術學科有別於其它學科,它的操作性和實用性都十分強。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精講操作步驟,教師還應認真設計上機操作題,使操作題更突出新授的內容與操作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教師應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思考和操作。不應面面俱到,包辦代替學生所要做的一切,而應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的樂趣。這不僅能深化教學內容,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而且還有利於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如指導學生運用word 設計板報時,對照實例精講內容,說明設計的原則(從版式、內容、創意和技巧等方面考慮)。讓學生設計一張節日賀卡或生日賀卡等時,教師給出要求後,把時間留給學生,這不但激發起學生操作的興趣,更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碰到問題時,儘量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這樣有利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的鍛鍊。

四、用好小助手,促使共同進步

      在上機操作中,幾乎大部分同學都會遇到這樣哪樣的問題,特別是在剛開始上機操作的時候,多數學生都喊老師我的電腦怎麼怎麼了。一般中小學上機時只有一位教師,根本忙不過來,這同時也挫傷了未能輔導到的同學的積極性。因此,我在每班選出兩人電腦操作水平較好又能樂於助人的同學,讓這兩位充當小助手(一般爲電腦興趣小組的學生),協助教師輔導學生。這樣可減輕了教師的壓力,使教師能有重點地輔導某些方面的問題或某些同學;解決了輔導不過來的問題,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時的指導,保護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且學生間的輔導自有特點,也易於交流,有時比教師指導的效果還要好,教學目標的達成率得到了提高;鍛鍊了小助手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學內容也得到了強化(小肋手有時還露一手“絕活”);也對那些不好意思問老師的學生,可以問同學,既解決了問題,又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

      五、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由於信息技術課還在普及中,教材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可不拘泥於教材的編排順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作合理調整或插入或刪除章節,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比如教材中Word 一章,學生在學習WORD前已學會了寫字板的基本操作。所以我是這樣調整的:第一節讓學生了解WORD窗口的組成和菜單欄的格式字體的操作,設計出多姿多彩的文字,初步感受WORD的“厲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講授建立各文檔、保存方法、編輯方法、藝術字和自選圖形等。保持學生學習每一節課的興趣,讓學生微笑進機房微笑出機房。我認爲打字練習課時可作減少一些,打字速度程度不是我們根本目的,教學中可插入些解題方法、一題多解方法和快速操作技巧更實用。

六、加強學生品質的培養

   “培養愛護機器設備、遵守機房規則等良好習慣,良好的計算機使用道德。”是《中小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規定的教學目的,是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和素養方面的體現。我國的著名的教育家葉升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中小學時期是最適宜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我們在電腦教學活動中,特別在上機實驗中,努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特別是愛護機器設備、遵守機房規則等良好習慣。教師應加強學生思想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並使之變爲自覺的行動,鼓勵學生嚴格要求自己;

學生的模仿性很強,教師在示範教學和上機指導中,應有良好的習慣,做出榜樣,讓學生在模仿中形成良好的習慣。在上機操作時,把培養愛護機器設備、遵守機房規則良好的習慣當作一項基本任務和重要職責。特別近幾年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有些不良的東西也隨之帶入,加之青少年對事物的判斷能力較差,造成許多不良的後果案例。加強電腦使用道德教育顯得尤爲重要,在教學中可以宣傳教育爲主,並與法制教育相結合。也可結合案例,介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互聯網管理條例》等法規。使學生懂得良好習慣和良好電腦使用道德養成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學科還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將眼光僅僅侷限於課本,只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認真實踐,及時總結,纔會有創新,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也才更能爲培養21世紀實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完成由學生的被動學習到自覺學習的飛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發揮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