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UI 設計命名規範

最近工作實在是繁忙,所以好久沒有更新自己的博客了。今天好不容易閒下來半天,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總結的一套Web UI 設計命名規範,也就是網站用戶界面設計(俗稱網頁設計)命名規範。

這套規範並非單純的CSS、html或JavaScript命名規範,它涉及了很多使用PhotoShop這類設計工具進行網頁設計過程中的命名規範。(好久沒寫文章了,有點羅嗦,吼吼~)。畢竟設計師也是技術團隊的成員,而且前端開發工程師是要使用設計師的效果圖源文件的,所以統一命名規範和設計規範對於團隊的協作和工作效率肯定是有好處的。

這套WebUI設計命名規範總結自我的一些Web設計經驗和國外設計師的命名方式推薦。

 

一.網站設計及基本框架結構:

1. Container

“container“ 就是將頁面中的所有元素包在一起的部分,這部分還可以命名爲: “wrapper“, “wrap“, “page“.

2. Header

“header” 是網站頁面的頭部區域,一般來講,它包含網站的logo和一些其他元素。這部分還可以命名爲:“page-header” (或 pageHeader).

3. Navbar

“navbar“等同於橫向的導航欄,是最典型的網頁元素。這部分還可以命名爲:“nav”, “navigation”, “nav-wrapper”.

4. Menu

“Menu”區域包含一般的鏈接和菜單,這部分還可以命名爲: “subNav “, “links“,“sidebar-main”.

5. Main

“Main”是網站的主要區域,如果是博客的話它將包含的日誌。這部分還可以命名爲: “content“, “main-content” (或“mainContent”)。

6. Sidebar

“Sidebar” 部分可以包含網站的次要內容,比如最近更新內容列表、關於網站的介紹或廣告元素等…這部分還可以命名爲: “subNav “, “side-panel“, “secondary-content“.

7. Footer

“Footer”包含網站的一些附加信息,這部分還可以命名爲: “copyright“.

 

二.需要注意的幾點:

1.儘量考慮爲元素命名其本身的作用或”用意”,達到語義化。不要使用表面形式的命名.

如:red/left/big等。

2.組合命名規則:

[元素類型]-[元素作用/內容]

如:搜索按鈕: btn-search

登錄表單:form-login

新聞列表:list-news

3.涉及到交互行爲的元素命名:

凡涉及交互行爲的元素通常會有正常、懸停、點擊和已瀏覽等不同樣式,命名可參考以下規則:

鼠標懸停::hover 點擊:click 已瀏覽:visited

如:搜索按鈕: btn-search、btn-search-hover、btn-search-visited

 

三.Photoshop圖層結構規範:

Photoshop圖層命名遵循樹形結構,凡某元素組成的圖層大於3層,即可形成組,所有圖層儘量避免使用默認命名(圖層+編號)。

第一級圖層結構如下圖:

第二級結構圖例(醫院網站):


第三級結構圖例及效果圖對比(醫院新聞欄目):

效果圖

圖層命名結構 

四.常用命名彙總:

頁頭:header

登錄條:loginbar

標誌:logo

側欄:sidebar

廣告條:banner

導航:nav

子導航:subNav

菜單:menu

子菜單:subMenu

下拉菜單:dropMenu

工具條: toolbar

表單:form

欄目:column

箭頭:arrow

搜索:search

搜索按鈕:btn-search

滾動條:scroll

內容:content

標籤頁:tab

文章列表:list

提示信息:msg

小技巧:tips

欄目標題:title

鏈接:links

頁腳:footer

服務:service

熱點:hot

新聞:news

下載:download

註冊:regsiter

狀態:status

按鈕:btn

投票:vote

合作伙伴:partner

版權:copyright

網站地圖: sitema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