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這幾年

作者:佚名    出處:點擊查看

大學這三年來有三句日語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以前是看着別人畢業離校,沒想到這麼快輪到自己了。以前的師兄們說不要以爲你上了大學,四年後你才發現其實是大學上了你。還有人說生活就像強姦,如果你無法反抗,就好好享受吧。也許這三句日語就是最好的註解和出路吧。

呀麼跌
當av男主角開始撕女主角的衣服的時,女主角無奈地喊着這句話。很多時候在一個不再熟悉的環境裏,我們不禁感到自己的無力和彷徨,條件反射地抗拒這個環境,儘可能地把自己剝離這個環境,不承認自己是這裏的一部分。正如王家衛在《東邪西毒》中說的,不被人拒絕最好的方式就先拒絕別人。

其募集
漸漸的女主角不再反抗了,而是用自己的呻吟聲向外界宣告自己在享受過程。而實際上她並不是真正在“其募集”,“其募集”真正的作用在激勵男主角繼續努力。生活的種種過程總是如此相似,度過了大一的彷徨和抗拒,我們都學會了保護自己,學會適應環境,學會按照這個環境辦事。父母期望我們考個好成績,老師希望我們乖乖的,同學們說做活動的人比較牛,又說能說會道比較行,企業說大學生要過四級,等等,等等。就像男主角期望女主角做出各種反應一樣,我們周圍的人,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都期望着我們按他們期望的方式成長。迷茫中,我們按他們的建議做了,雖然不是很有感覺,但他們的激勵和獎勵讓我們自以爲自己對了,模模糊糊中迎合着他們的要求過日子,自詡爲得到了大家的承認。可悲,可嘆啊,“其募集”畢竟不是自己的快樂,這只是別人的快感。

憶苦,憶苦
女主角達到了高潮了,她真正達到高潮了!她情不自禁地高聲呼喊“憶苦,憶苦”,這是真正的吶喊啊。“憶苦,憶苦”,是啊,回憶過去的種種苦痛,纔會明白生活中什麼是值得珍惜的,什麼是十年後我們依然忘不了的,什麼是我們真正的快樂所在。總是到了離別的是時候我們明白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爲別人的成功而勉強自己作不喜歡的事情,“其募集”是完全沒必要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憶苦,憶苦”。

“爲什麼我狼狗賣的A片是沒格子的,~~~~~~ 是教育,是一種再教育!”
這是《青春夢工場》的一段搞笑對白,現在想想,還是比較深刻。晚上和朋友一起吃飯,我問“你的理想是什麼?”“有影響力的,或者~~~~~~”“Only one choice,no 或者""教育家!"
教育家,是啊,教育家,很好.
我想,一個真正的教育家,即使他正在看A片,他也能從中體會出生活的體驗,從中看到一些東西,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麼,記得自己的墓誌銘將會是什麼,明白自己對學生的價值在哪.

朋友們,一路走好.
憶苦,憶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