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软件

 

作为新兴的信息化应用软件——协同软件(Collaboration Software),近年来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用户关注。协同软件是指那些以团队协作为目标的协作软件工具,主要包括群组协作管理,如:工作流管理、项目管理等等;各种通信软件,如E-Mail、即时通信、VoIP等。据Gartner统计分析,从2003年开始,全球范围协同软件已成为用户应用软件采购最大热点,位居信息化应用软件首选。

 

目前,协同软件在国内外都处于繁荣发展的前期,应用理念不一,因此对协同软件进行分类,有利于业界同仁对协同软件作更详细了解,也有助于用户正确选择。

 

软件产品分为三种类型。

 

从产品功能的角度看,协同软件主要有三种类型:协同工具软件协同平台软件协同应用软件

 

协同工具软件主要功能是协作沟通,例如点击竞开协同之星、腾讯RTX、以及众多的邮件和通讯等管理软件;协同平台软件是指在此之上构建应用软件的平台软件,例如:华天动力协同OA平台、协达的协同软件业务架构平台CAP、东兰的DLFlo工作流平台等;协同应用软件是指最终用户实现相互沟通和协作、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协同管理的协同办公、协同商务、协同政务等软件,如:协达基于自主CAP平台的CTOP协同应用软件、合强基于Domino平台的智能办公软件、蓝凌协同化的知识管理软件、泛微协同化的办公和CRMHR软件等。

 

软件应用侧重三个方面。

 

从软件应用角度看,协同软件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行政办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行政办公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部分,公文收发、日程安排、通知公告、档案管理、共享资源管理等等,是行政办公的主要应用范畴;电子商务的应用是协同软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传统的电子商务类软件,主要是基于固化的商务流程,侧重与商务活动中各类数量、金额的计划和核算。而协同化电子商务主要基于动态的工作流程管理,侧重于商务活动中的协作、沟通等管理;协同化电子政务是传统电子政务软件的进一步升华应用,软件的应用从侧重于各类工作事项的记录与反映,转变为关注工作事项的协作与沟通。

 

用户需求出现三重态势。

 

经过协达、点击等协同软件专业厂商的推动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用户对协同软件需求出现以下三重态势:

 

第一,需求量出现爆发性增长

以点击科技和复旦协达两大主流厂商为参照,我国协同软件2002年以前主要还处在理论准备和产品研发阶段,从2003年开始逐步推向市场、面向用户,从2004年底开始我国协同软件的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态势;

 

  第二,需求点转向以工作流为主

协同软件的主要应用需求点,以前集中在邮件通讯、即时消息和日程管理等方面。随着微软ExchangeOutlook软件被广泛应用,以及近两年腾讯RTX、微软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迅速普及,用户对于协同软件的需求点,已经转向工作流管理,用户应用协同软件的目的,已经由沟通转为使团队协作工作节点有条不紊推进

 

  第三,应用模式从P2P转向B/S

以前协同软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邮件通讯等方面,P2P(点对点)模式具有即时、快捷、个体应用成本低等优势,被即时通讯类软件广泛采用。随着协同软件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发展,B/S模式以其集中式管理、易于安装与维护、总体成本低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