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命令

1。!vi :history中最近一次使用vi的命令。

2. mktemp:創建一個臨時文件。
例如: mktemp /tmp/menu.xxxxx
clip_image001

xxxx是隨機產生的,這樣產生的文件保證了不會跟已經存在的文件名重複

3.` ` :命令替換,替換``之間的命令的執行結果。

  $( ):命令替換,作用和``一樣。執行結果是字符型。

例如:MENU=`mktep /tmp/munu.xxxx`,它會將mktep /tmp/munu.xxxx執行生成的文件名賦值給變量 MENU

4.cat

將一個或多個文件顯示在標準輸出上,滾屏顯示

1)

clip_image002

>>:是追加存入,是一種累加,保留原文件中的內容,會在其後添加。

  >:存入,但如果原文件中有數據將會被新寫入的數據所覆蓋。

上邊這條命令的執行過程是:cat >>$MENU >>EOF 執行完後用戶可以隨意輸入東西,直到遇到EOF才退出本程序。

2)常用選項

-A顯示所有(包括所有文中的特殊字符),相當於-vET

-E 顯示換行符

-T 顯示tab鍵的跳格符,也就是製表符(合併兩行是對換行符處理時會用上)

-v 非打印符

-n :讀出時顯示行號,但這行號並不存儲在文件中

-s:合併空白行

clip_image001[4]

3)如果無意中用cat打開了一個二進制文件,文件將顯示亂碼,甚至破壞文件,此時可也用reset(tset)命令重置回覆。

注:reset(tset):重新初始化終端。

5.less和more

1)more與less的不同?

More:可以從頭部向翻動讀取文件,翻到最後會自動退出。

Less:可以前後來回翻,翻到最後不會自動退出,等你繼續向前翻,只有按Q鍵纔會退出。

2)more和less常用的快捷鍵

Less:常用快捷鍵。Space向後翻一頁,B向前翻一頁,Enter向後翻一行,K向前翻一行,

g快速跳至文件首部,G快速跳至文件尾部,/text從文件首部向尾部搜索串,

v:less打開某文件時,按v鍵直接進入Vim編輯器,編輯此文件

more:和less的都一樣,除了不能像前翻。

3)less常用選項

-m:在文件下部會顯示你打開了那個文件

例如:

clip_image001[6]

-M:除顯示文件名還顯示此文件有多少行

例如:

clip_image003

-N:對顯示的行進行編號

6.head與tail

Head:默認顯示文件頭部十行後退出

Tail:默認顯示文件尾部十行後退出

1)常用選項

-num :-加數字規定它顯示多少行.

Head –num path |tail -1 可以組合顯示所需要顯示的某一行。

例如:我們想顯示第5行

Head -5 /var/log/messages |tail -1

-f:動態顯示不退出。假如此時有人通過另一個終端向此文件寫東西,它都會在你打開的文件中不斷地顯示

7.cut

-d:指定分隔符,默認使用TAB做分隔符。

-f:要提取的段

例如:cut –d: -f 1 /etc/passwd :根據:進行分段,並提取第一段(即用戶名)。

-c:指定顯示第幾個字符

例如:cut –c2-4 /etc/passwd :顯示每段第2到第4個字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