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测试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我们在对待布线工程测试无非是作为通过工程验收的一个流程,实际并没有对测试结果加以重视,也没有把布线测试纳入日常的网络维护流程中来,而这样其实给后期的布线维护和网络升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用户往往会对测试产生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误区一:选用材料均合格且均有质保,应该没有问题。目前,多数布线厂商都会提供1520年甚至更久的质保,但是工程中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布线工程中链路包括:永久链路、配线架、模块、水晶头、跳线等,其中任意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整条链路性能的下降。而且测试时选用标准的不同,同样会给用户带来风险,比如应用标准1000Base-T等来测试工程,结果虽然通过,但并不能说明线缆一定就达到6类的品质,此时用户投入的资金却是以6类来计算,而真实情况可能是用了部分超5类模块。因此不光要看测试报告,更要留意测试报告中选用的测试标准。
误区二:布线工程测试合格意味着布线就是好的。其实并非如此,有时候测试报告虽然显示通过,但其中链路近端串扰的余量非常小(小于0.5dB),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或者链路跳线有细微调整时,这就给网络的使用埋下了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看测试结果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整个测试的近端串扰余量情况,是不是大部分通过测试的链路都有较高的余量,而对那些余量较低的链路,是否考虑做些整改,以提高可用性,如无法整改是否可以做些标记,在使用时对这些链路加以区别,避免作为交换机上或服务器的接入。
       误区三:验收通过后,使用维护中有更替,无需进行测试。布线系统不会一成不变,在日常维护中我们会做线缆的新增、迁移、变更即MACMoveAddChange),而此时,对于此类的工程变化,维护人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变更了就不会再次进行测试,但我们建议还是对那些MAC的链路进行再次测试,因为在验收时通常施工方提供的验收报告都是永久链路报告,而实际使用用户更关心通道链路,理论上永久链路合格,再加上合格的跳线,那么整条链路情况还是可以的,无需进行测试,但实际情况,跳线有时候是用户自制的,或者临时或分批购买,不确定因素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多,所以有必要对MAC的链路进行再次的认证。
       误区四:采用网络性能测试去代替介质性能测试。在布线工程测试中,我们强调用介质性能测试,但为什么不用连通性和吞吐量去对线缆进行测试,而是基于频谱信噪比的方法去测试?连通性测试一般是以PING为测试工具,指定远端地址和封包大小进行测试,但对于现今百兆、千兆系统来说,PING产生的流量太小,无论封包如何加大,实际产生的流量不会超过端口流量的1%,即便不丢包并延时很小,也不能证明在高速率时不会丢包。吞吐量的测试作为补充可以将测试速率提升到百兆、千兆级别,但它不能区分实际使用的是超5类还是5类的介质,简单来说,如果吞吐量达到10G且丢包率在合格范围内,难道我们就要支付7类的费用吗?要知道超5类线也可以支持10G的网络速率。
那介质性能测试又是怎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按线缆的设计带宽进行频谱分析,我们有时强调介质的可用带宽,这个是有一个默认的前提的,那就是信号噪声在一定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100Base-T的网络应用,我们都知道5类以上的介质一般都可以支持,但是为什么5类线可以支持百兆甚至千兆的传输呢?它们实际和占用带宽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先来看一下编码方式,100Base-T的编码方式采用伪二进制MLT-3编码,如图1所示:

 

 

 

1
如果网卡数据输出4bit,且都为1时,正好完成一个周期,线缆上则占用1Hz的带宽,如果当中有0,那么一个周期可以传输更多信号,网卡按100Mbit/s速率进行编码时,可以计算得出实际占用线缆的带宽最大为100/4=25MHz,考虑到同步问题,在网卡传输数据时每隔4bit会引入一个bit的同步位,因此100M的传输速率就变为了125M,编码方式又称4B5B,而线缆被占用的带宽最大为125/4=31.25MHz,所以设计带宽为100MHz5类线、超5类线,传输100Base-T显然没有问题,而1000Base-T应用带宽最大为62.5MHz,用5类线和超5类传输也是可以,当然还是需要经过测试,验证是否各参数信噪比达到设计要求。
       所以用线缆测试仪通过频谱分析测试去衡量双绞线的品质无疑是最好的办法,通过元器件的标准,只要应用标准小于这些线缆的设计带宽,那么都是可以确保性能的。这样做额外的好处就是可以知道以后升级网络时,哪些线缆是可以无需替换而可以运行到更高的应用标准。
总之,布线工程测试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其测试方法同样不再是可以任意替换的,作为测试标准,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更多的去真正理解测试的含义,以及测试结果带给我们的信息,而不是将测试当成一个验收过场。布线测试是确保投入、工程的品质最有力、最直接的保障,也会为日常网络维护和建设提供极大的便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