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C - 調整科研心態

1 無論做研究還是做工程,不要期待導師給你太多的指導,這點全世界都一樣,不要抱怨,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這樣鍛煉出來的。好的導師能夠在大方向上給一些意見,但具體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做的。

2 別人沒有義務來幫助你,不管是師兄或同學,最可靠的人永遠是自己。別人幫助你,要表示感謝,並努力幫助別人。別人不幫助你,也不要抱怨。
 
3 研究和娛樂要相結合
 
4 凡事都是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要經常有抱怨
 
5 不要隨隨便便拿兩個人來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卻看不到他所失去的,這有什麼意義? 
 
6 正確面對困境,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問題。


持之以恆的精神
基礎研究工作是非常艱難的事情,一旦我們確定一個研究方向以後,尤其是對於進入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而言,沒有近似的研究成果可以借 鑑。這個的研究過程是一件非常艱難和困苦的事情,這個過程有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這期間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堅持。記得2004年8月在交大的一個高級力 學培訓班上,一個交大的教授講他研究的一個項目已經有1年多了,但是毫無進展。哈佛大學的鎖志剛教授說再堅持一下,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堅持是我們最終解決問題的心態,具有這個心態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 
  
開放合作交流的意識
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由於自己知識積累有限。因此要經常與自己的導師以及領域內的教授進行討論交流,他們的一 句話往往會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的關鍵。這個過程往往是判斷你的觀點正確與否的一個途徑。這個過程也是培養自己具有團隊意識的過程。另外對於一流的大師我們 也不要懼怕,要敢於表達自己點觀點,有時候哪怕即使是錯誤的。  
保持一個好奇心。
學科之間的交叉越來越多,瞭解其它學科的知識對於啓發自己的思維以及解決自己領域的問題有時會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對於新的科技報 道以及進展,要了解要思考。對於新鮮的事物要具有想了解的想法。一個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好奇心是培養自己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前提,也是使自己進行創新的原動力。 

文章多多益善 
這是一個人心浮動的年代,也是一個沒有英雄的年代。像愛因斯坦那樣靠兩三篇文章就可以驚動世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此搞研究的人如果 這一輩子只有幾篇文章也是不正常的。而文章往往是對科研工作的提煉和總結。因此只要做研究,尤其是基礎研究,論文應該是必須的。現在很多人是大同行,而不 是小同行。具體到某一個點上,可能與你相同的組全世界也沒有幾個。 因此通過發表在國際公認的學術期刊上的文章作爲一個評價體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考慮的中國的國情,如果只靠同行的評價,礙於人情世故,很難得到一個公正 的評價。既然國內現在以SCI爲標準,那這個參數的值當然是越大越好了。有人說不能爲了文章而文章,不能灌水。但是如果一個人可以在本行業的主流國際期刊 發表文章,只要不造假抄襲,就算灌水也總比在國內那些雜誌上灌水強。在不能得到一個更加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前,多發SCI也是一個合理的選擇。與其抱怨論文,還不如趁早研究論文是個什麼東西。很多事情外面看很難,走進去了也就是那麼一回事情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