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那些事-薪酬

经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对公司,领导不满的声音。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观点可能是源于对公司的并不准确的理解。应该说,我们的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

首先与大家分享我对薪酬了理解。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质量, 薪金水平,公司政策,工作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和工作稳定性被概括为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发展起来的。他提出: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 的激励因素。一类是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另一类是促使人们不产生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员工以很 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健因素系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说这类需要得不到基本的 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反之,满足这些需要则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   

基于以上的分析,赫兹伯格认 为传统的满意——不满意观念,即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是不确切的,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 意。也就是说,有了激励因素,就会产生满意,而没有激励因素,则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有了保健因素,不会产生不满意,但没有满意,而没有保健因素,则 会产生不满。

上面的内容说明什么呢,那就是多发工资是不会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想象一下我们自己,工资涨一倍,工作能多做一倍么?不会吧。

说的再露骨一点,薪酬其实就是维持公司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成本。期待老板为提高满意度涨工资根本就是幻想。

让我们和买东西进行一下对比。我们在购买商品是考虑的要素有哪些呢?第一是市场行情,第二应该是性能价格比。可能还会有讨价还价的因素,但是在小商贩哪里可以,规模大了以后讨价还价的余地就会小很多。当然如果双方谈不拢,买卖就做不成。

公司在决定薪酬水平的时候考虑什么呢。如果我们站在经营者的角度上想一想,就能理解,一个是当地的工资水平,一个是员工的能力。和买东西一样,如果 是小规模公司,可以一定程度上讨价还价,规模大了以后这个空间就会变小。理所当然,如果老板不能将付出的薪酬控制在收入以内的话,公司要么关门,要么搬 家,没有别的选择。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薪酬呢?其实答案很清楚:

1.去工资水平高的地方,出国,去北京,上海,换一家工资高的公司都是这种情况。

2.提高自己的价值。毕竟老板是为了价值付工资的。这应该也是老板希望的方式。

当然在价值在被低估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谈判提高待遇。但是这种方法不可能总起作用。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至于不认真工作之类的想法,根本就是两败俱伤。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这就是现实吧。

 相关博文:公司那些事-关于领导

本文出自 “西尖山笔记”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craftsman1970.blog.51cto.com/3522772/67088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