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風青楊:知識還能改變命運嗎?

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結束了嗎?

   如今,熟練磚瓦工一個月10000,木工一個月8000,按摩師一個月7000,保姆一個月6000,一般技術藍領4000起。而大學畢業生出來2500,名校畢業幹五年4000,博士找不到工作,海歸有工作經驗要求月薪5000被拒,郵電高校畢業進運營商擺攤且五年不漲工資…的確,知識改變命運啊!(新浪微博)

   微博上這個非常火的段子,引發了無數年輕人的熱議。這讓我想起《中國青年報》曾經有篇報道,說的是9年前,陝西農民韓培印的兒子考上大學,這個兒子簡直成了他最大的驕傲。爲了湊學費生活費,他賣掉了家裏值錢的東西,又到西安打工。當兒子大學畢業之後,老韓卻發現,他的工資尚不如中學畢業出外打工的姐姐,甚至還比不上當農民工的自己。兒子進城讀大學後給農民老韓帶來的,只有難以償還的債務和村裏人嘲笑的目光。這讓老韓徹底改變了以往“我兒子是村裏第一個大學生”的驕傲,取而代之的是“我看讀書是沒用”的悲觀失望。

   如今的擴招使得大學教育從精英化轉爲大衆化,大學文憑貶值。每次畢業招聘會人山人海,大學生就業率一年不如一年,甚至有些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待遇還不如農民工。一個農民的孩子也許上了大學,找工作時卻需要靠關係。大學畢業即失業,將你的檔案和戶口轉回原籍,原來是農民現在依然是農民!甚至比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農民子弟還要可憐,他不僅付出了四年的機會成本,打道回府後,村裏人肯定還會指指點點、嗤之以鼻——瞧,我們的大學生又回來了!

   曾有一位研究生網友就此發表過一個帖子:“隨着後來大學生就業愈加困難,村民對大學生的印象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我們由原來別人羨慕的對象變成了別人敬而遠之甚至是鄙夷的對象!其實村民的變化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四年大學我們花了家裏那麼多的錢,把原來還算可以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更要命的是,畢業後還沒有好工作,甚至畢業就失業,在他們看來還不如高中畢業後就出去打工……”

   越來越多的例子也在不斷印證,“知識改變命運”似乎只是個美麗的誤會。2009年11月26日,研究生楊元元自殺身亡。她的信念是“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可是她奮鬥多年學到了許多知識,名牌大學也畢業了,研究生也考上了,到了可以改變人生的時候了,但卻沒有任何起色,但卻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僅養不好家人與自己、解決不了面對的種種人生難題,反而越來越糟──“都說知識改變命運,爲什麼我學了那麼多知識,也沒見有什麼改變?”此一問的背後是:活着又有何益呢?自殺成了她可悲的選擇。

   2004年,麥子一篇文章《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引起了多少共鳴,一個農家子弟經過18年的奮鬥,才取得和城市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如今,不少農村地區的家庭不再以有大學生爲榮耀,好些家庭都陷入“不讀書永遠窮、一讀書馬上窮”的悖論中。而“知識改變命運”曾經振奮無數寒門學子的口號如今似乎已成爲一種奢望。與此同時,社會中曾流行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也正悄然演變成“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在這樣的背景下,“幹嗎上大學?”既是一個真實的問題,也是一個讓無數家長和學子百般糾結的話題。

   中國銀監會甘肅監管局局長王曉光出於個人關注曾對會寧教育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0%的農戶供過或正在供孩子上大學,而其中又有八成家庭負債達5萬-8萬元。即使通過東拼西湊,借錢或者貸款完成了四年的學業,可是對於現在一畢業就失業的社會來講,把所有的一切全搭進去都不能保證孩子大學畢業後能有一份工作拿工資回饋一下早已頻臨倒塌的家庭。所以,上大學對於農村的家庭來講是一朵懸崖邊的花朵,等自己費盡全身力氣到達伸手可以觸到的花朵時,發現花兒早已凋謝

   許多家庭長期舉債,供養孩子上高中、上大學,最後換來的卻是“透心涼”,多年投資血本無歸。讓學生和家長感覺“教育本來是改變命運的最好通道,可現在卻似乎成了返貧的催化劑。”近年來,以大學擴招爲主要標誌的教育產業化所催生的高學費和低就業,像兩隻無形的大手,夾擊着原已出路狹窄的農民。他們不僅要揹負沉重的學費,更“可怕”的是,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原先想象中“只要孩子們大學畢業日子就能好起來”的願望也瞬間破滅。

   那些經歷了十二年“寒窗”苦讀的一批莘莘學子揣夢想走進大學殿堂,但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也明白,夢想與現實的天塹不是用十多年的苦讀就能勾連的,人脈和社會地位往往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橋樑。當下真正能夠改變人們命運的選拔機制,比如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錄用和國營企業招聘等等,都分散在社會各個領域,處於一種不完全透明的狀態。這直接導致了更多人認同“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用現實的語境來看,“知識改變命運”就好比古代的“仁義道德”,是一個禁錮平民百姓或無權無勢人頭上的一個思想枷鎖,當你沿着這條設定的道路一直前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改變的不是自己的命運,更多的是權貴者的命運,你依然脫不了成爲工具的命運。還是英國人培根講的好“知識就是力量”,這個論點無法推翻。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學到了真正的知識,就能夠獲得力量。當力量積聚到一定的程度後,就會發生質變,就可以改變原有一切。只是我們要不斷追問:真正的知識在哪裏……

(文/風青楊  微信號:fengqingyang8964)
   版權聲明
   網絡轉載務必標明作者並給出原文鏈接,報紙雜誌用稿需微博私信取得授權。侵權必究法律責任!
   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youyou5201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