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業面臨軟件設計跟不上芯片提速困境

計算機業界目前正面臨一大難題:儘管芯片飛速發展,但是軟件設計卻相對進步緩慢,由此造成硬件和軟件無法並行發展。編程人員紛紛感慨難以“望芯片之項背”。

  英特爾公司前任CEO安德魯·格羅夫曾提出“軟件螺旋”一詞,指速度越來越快的微處理器芯片和與之相對應的擁有更強
  大計算能力的軟件間的相互影響。對於計算機和消費電子產品而言,行業發展由硬件和軟件的同步前行推進,只有兩者齊頭並進,才能創造出處理音頻、視頻、先進圖形顯示和大量數據的新方法。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日前報道說,格羅夫所說的“軟件螺旋”已於兩年前開始斷裂。芯片的速度仍在不斷提高,現在,軟件已難以跟上芯片的發展。帶有多個處理器的新型芯片所需的軟件必須非常複雜,能將計算任務分成可並行處理的若干部分。
  報道稱,此前英特爾公司就因微處理器發熱量過大,而不得不嘗試將多個較小的處理器集成於一個芯片上,以增強計算能力。
  然而,就像增加高速公路的車道數量一樣,目前已被整個半導體行業廣泛採用的這一戰略所能達到的效果也僅是讓每一“車道”(即處理器)能塞進更多“汽車”(即計算指令)而已。
  工程師和計算機專家承認,雖然數十年來取得了一定進步,但計算機行業在編寫並行程序方面的能力依然較爲落後。
  一位知名計算機專家曾表示,將數十個處理器集成在一個芯片上會帶來諸多問題,而目前尚未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