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心智模型在HCI里的应用——以搜狗浏览器为例

首先先解释两个名词:
1.心智模型:
   人们在研究人机交互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关于人处理信息和与人交流的简单模型——Mental Model。简单的描述是这样的,人通过传感器,也就是眼睛耳朵等,接受外界信息以后会在脑中形成一个思维的模型来描述或者说刻画外部世界这个思维的模型范围很广,可以是具体事物的抽象。

   【例如:上街没事溜达的时候看见从身边不断超过的四个轮子的封闭式铁壳子,我们知道这玩意叫汽车,这一类东西在意识里有一个映射,形成了一类概念】。也有可能是一个过程。【例如:开车,一般只要驾照是自己掏钱考的,考过以后脑子里都有一个如何起步的印象,打火–〉踩离合–〉挂档–〉给油同时慢慢松离合。这个印象也属于Mental Model】。基本上来说人意识里的所有物体和人的概念,行为过程和规则,记忆中的事实和知识,都可以归于Mental Model。
   我简单的说一下我对“心智模型”的看法,在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包括交互过程中鼠标点击和键盘输入等),是用户【认为】的结果而不是用户【希望】的结果。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2.HCI—人机交互
  
用一个流程图表示:
人机交互通过键盘,鼠标以及鼠标和键盘的配合实现,当然,还有显示器,音响,mic等输出和输入设备。
   心智模型在HCI中的应用
    Windows系统在普通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强的比例,所以windows系统在用户心里就成为了的心智模型。在研发和设计产品原图时,应该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我在这里抛砖引玉一下:
   1、用户实现需求的速度越快,体验越好。用户的目标就是实现需求,其过程是开销而不是目的。
 
   2、出错是人机交互设计需要避免的问题。这里的出错包含两种,一是程序无法正确识别或处理用户的合理输入而出错,二是用户在使用人机交互界面时发生的错误。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用户的需求所在,它们只能给用户带来负面的体验,因而是人机交互设计需要努力去避免的问题。
 
   3、设计应该尽量的帮助用户去避免错误。用户频频出错的责任在于设计者,而非用户自身。
 
   4、用户越少处于寻找状态,其用于实现需求所必须路径的时间比例就越大,用户实现目的的速度也就越快,用户的体验就越好。
 
   5、对用户而言不可或缺的信息,必须保证能让用户看到。
 
   6、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以让用户达到其目标为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讲,用户完成其目标所需的步骤越少,所需花费的努力越小,则为越佳。
 
   7、用户的心智模型表明,他们所需要的是一个输入指令→返回所需结果的过程,而并非一个程序提问→用户应答的过程。
 
   8、能够在一个窗口内完成的功能,如果没有必要,不应该分布到子窗口。少用子窗口对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是有意义的。
 
   9、所采用的按钮是并不十分标准的按钮,则必须注意其视觉突出性以保证用户可以第一时间理解到它们是按钮。
 
   10、当用户点击左键进行“文字拖拽搜索”时,设计理念将发生一个改变,应该首先提供右键点击执行。之所以发生这个改变,其核心就在于拖拽移动这个动作。拖拽移动的默认行为流程为:用户将鼠标移动到某个对象上并按下鼠标左键;用户在不放开鼠标左键的前提下移动鼠标到其他位置,此时该对象随鼠标指针一同移动到该位置;用户放开鼠标左键,该对象停留在该位置,并交由程序处理相关逻辑。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当用户在一个可移动的按钮上按下鼠标左键时,究竟是进入拖拽移动流程还是单击流程呢?所以应由右键点击执行。

   以Sogou浏览器为例,指出Sogou浏览器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的一点点不足(这里是从HCI角度出发,而不是在和某某浏览器比较或是从用户体验感知中得出的结论),在这里继续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拍砖。
上图:Sogou浏览器整体UI
 
 
 
 1.左侧边栏:应将“收藏夹”的应置顶。Sogou浏览器建立了“最常访问”设置,个人感觉非常实用而且完全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设置,相信在开浏览器的发过程中,Sogou做了大量的用户调研才得出的结论。但是在细节上却出了问题。当用户点开左侧栏时,其实直接打开的就是“收藏夹”,点击“添加”按钮就可以将网页收藏在收藏夹里了。而在用Sogou浏览器时,用户要是继续自己的行为习惯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
      再者就是下图左上方貌似按钮的“黄色星星”图标——它以按钮的凹凸形状的设置,但却不能点击。用户增加每一次重复无效的操作,都会在用户心里产生厌烦的感觉。(来自心智模型在HCI中的应用第二条)
 
 
 
2.在关闭整个Sogou浏览器之前,应有提示“将关闭整个浏览器”。用户在操作这个过程中多次出错,导致将整个子页面关掉,当我在打开Sogou浏览器的时候,点击打开“最近被关闭的页面”时,仅仅只能打开用户浏览到的最后一个页面,当然,旁边的向下按钮能找回曾经打开的页面,但是这多余的子按钮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来自心智模型在HCI中的应用第三条)
 
 
 
3.建议使其左键进行选择,右键进行拖拽。(来自心智模型在HCI中的应用第十条)
 
 
 
 4.在《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一书中,作者叙述了这样的公理:“如果值得用户输入,就值得程序记住”。因此,在右上侧的sogou搜索栏里增加记忆功能——可记忆的内容进行自动补充输入。(来自心智模型在HCI中的应用第六条)
 
 
 
  5.“最经常访问”的网页一栏,按钮的视觉受范性主要用于表现其可点击特性,因此在视觉表现上一般采用凸起的方式。(来自心智模型在HCI中的应用第九条)
 
 
 
 
6.智能识别“最近访问页面”中的内容,筛选无用(无意义,如:该页无法显示等)的页面标签,内容重复的页面标签等。将访问量在同一个页面进行累加,简化用户操作和提高寻找目标速度。(来自心智模型在HCI中的应用第七条)
 
 
 
 
  7. Sogou浏览器的查找功能是其致命弱点。以下这张截图是我在搜狐主页上搜索“好”这个关键字得出的结果。这个结果让我足足找了有1分钟的时间。前后使用“高亮”按钮,就是没有找到。Sogou的浏览器和TT其实在查找方面都存在缺陷,用户在找寻结果的过程中非常的痛苦,结果不明显是两款浏览器共同的瑕疵。其实将查找结果“置顶”要比现在的查找结果“置底”的效果要好得多。(来自心智模型在HCI中的应用第一、四、五条)
 
我对心智在人机交互中的一些小小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