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绞线

以下是个人总结的和百度知道的: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标准568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标准568B: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网络设备的以太网接口有两种:MDI (级连口) 和 MDI-X (普通口)
 
通常 PC 和 Router 的接口属于 MDI  ,SW 和 Hub  的接口属于 MDI-X (上连 Router & 下连 PC)
 
MDI    的1-8号针脚信号定义: TX+  TX-  RX+  N  N  Rx-  N  N
 
MDI-X的1-8号针脚信号定义: RX+  RX-  TX+  N  N  TX-  N  N
 
一根铜芯的两端必定是Transmit & Receive,且极性一致,所以
 
MDI 与 MDI-X 接口的互联使用直通线,MDI 或 MDI-X之间的互联使用交叉线
 
从接口角度讲,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并不用
 
从线的角度将,1、3针脚一根线,3、6针脚一根线,4、5、7、8是双向线
 
单接1236,只能满足10M的速率要求,如果网络传输速度不快,距离不长的话,没有问题;但如果速度和距离上去之后,容易出现传输错误,因为另外四根线是用来消除干扰的,没有了自然干扰会增大
 
如果看插孔,使针脚接触点在上方,那么最左边是1,最右边是8
 
如果看插头,将插头的末端面对眼睛,而且针脚的接触点插头的在下方,那么最左边是1,最右边是8
 
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 100m
 
 
双绞线的英文名字叫Twist-Pair。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互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的。典型的双绞线有四对的,也有更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电缆套管里的。这些我们称之为双绞线电缆。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矩在38.1cm至14cm内,相临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cm以上,一般扭矩越小其抗干扰能力就越强,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双绞线常见的有3类线,5类线、超5类线、6类线,以及目前的6A类线7类线等,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型号如下:
 
1)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
 
2)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3)三类线: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
4)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 10BASE-T/100BASE-T。
 
5)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6)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100米内最高可以达到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以下的应用。
 
7)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1000Mbps的应用。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
 
8) 七类线: 六类和七类系统的另外一个差别在于它们的结构。六类布线系统既可以使用UTP,也可以使用STP。而七类系统只基于屏蔽电缆。在七类线缆中,每一对线都有一个屏蔽层,四对线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公共大屏蔽层。从物理结构上来看,额外的屏蔽层使得七类线有一个较大的线径。
 
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其连接硬件的能力,七类系统的参数要求连接头在600MHZ时所有的线对提供至少60dB的综合近端串绕。而超五类系统只要求在100MHZ提供43dB,六类在250MHZ的数值为46dB。
 
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

屏蔽双绞线电缆具有以下优点:
 
(1)良好的抗干扰性,可以抵御较强的电磁干扰;
 
(2)较低的辐射量可以保证信号的保密性;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具有以下优点:
 
(1)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
 
(2)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
 
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外层由铝箔、铜丝编织等包裹,以减小辐射,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辐射,屏蔽双绞线价格相对较高,安装时要比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困难,所以目前只是在一些保密性要求比较高的地方,例如:政府机关、金融行业、军事部门等方面采用屏蔽系统,较多的系统仍然采用非屏蔽系统。

网线的辨认
 
现在市场上假的双绞线果然比真还要多,而且假线上同样有和真线一样的标记。除了假线外,市面上有很多用三类线冒充五类线、超五类线的情况。由于双绞线一旦铺设完成便很难再行更换,因此,必须严格把握线缆质量,应该选择知名厂商的产品,例如安普捷尔达、安普三和、IBMNET、陕通,汉威等等,金浪、TP-LINK等,并要到信誉好的经销商处购买。也正因为选购名牌产品的消费者最多,所以市场上仿冒这些产品的假线也是最多的,例如AMP(安普)的双绞线在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所以现在很多地方将冒牌的双绞线当作AMP的来销售,故此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了。下面笔者教大家几招:
 
(1)仔细查看线缆的箱体包装是否完好。真品双绞线的包装纸箱,从材料质地到文字印刷都应当相当不错。而且,许多厂家还在产品外包装上贴上了防伪标签。看看双绞线绝缘皮上应当印有诸如产地、执行标准、产品类别、线长之类的字样。
 
(2)看完以后,你然后就拿起网线,观察线类,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超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e”,六类线的标识是“cat6”。正品在线的塑料包皮上印刷的字符非常清晰、圆滑,基本上没有锯齿状。假货的字迹印刷质量较差,有的字体不清晰,有的呈严重锯齿状。正品5类线所标注的是“cat5”字样,超5类所标注的是“5e”字样,而假货通常所标注的字母全为大写“如CAT5”、“5E”字样。你可以用力擦一下这些字,假货很容易会掉颜色。
 
(3)你在看的同时感受一下摸的手感,真线手感舒服,外皮光滑,假线为节省成本,采用劣质的线材,手感发粘,有一定的停滞感。用力捏一捏网线,手感应当饱满,柔软适中。双手用力拉正规网线时,可以发现外皮都具有伸展性。因为许多正规厂商在制作网线时都考虑到网线在布线时经常需要弯曲,都给外皮留有一定的伸展性,而且尽量做到很柔韧,无论怎样弯曲都很方便,而且不容易折断和打结。一些不法厂商在生产时为了降低成本,在铜中添加了其他的金属元素,做出来的导线比较硬,不易弯曲,使用中容易产生断线。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把一段网线对折,如果能立即弹回,基本上可以认为此网线为真品。
 
(4)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双绞线电缆中的每一线对都以逆时针方向相互绞合(也称扭绕)而成,同一电缆中的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绞合度。除线对的两条绝缘铜导线要按要求进行绞合外,电缆中的线对之间也要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绞合。如果你发现电缆中所有线对的扭绕密度相同,那多数是假的了,那是非正规厂商为了简化制造工艺才这样做的。在看看线对中两根导线的扭绕密度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可以事先拿一段5类或者超5类双绞线去,然后在购买时进行比较就可以了。一般5类UTP中线对的扭绕度要比3类密,超5类则要比5类密,假线通常密度很小。最后,看看线对的扭绕方向是否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绞合。
 
(5)看过以后最好还用剪刀去剪掉一小截线外面的塑料包皮,剥开双绞线的外层胶皮后,使露出4对芯线,可以看到里面由颜色不同的四对芯线组成(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这些颜色绝对不是后来用染料染上去的,而是使用相应颜色的塑料制成的,可以用力擦一下看看是否掉颜色。
 
(6)看是否具有阻燃性。为了避免受高温或起火而引起的线缆损坏,双绞线最外面的一层包皮应具有阻燃性。大家可以将双绞线放在高温环境中测试一下,看看在35℃至40℃时,网线外面的胶皮会不会变软,正品网线是不会变软的。或者用打火机直接对着外皮燃烧,网线的外皮会在烧烤之下逐渐熔化变形,但不应当燃烧,如果是假货,一点就着。
 
(7)经过六步的测试以后,最后还要实际测试其速度,因为一些双绞线生产厂商在5类双绞线标准推出后,便将原来用于3类线的导线封装在印有5类双绞线字样的电缆中出售。这种制假手段很隐蔽,肉眼也很难分辨。这种假网线在短距离内也可达到五类线的传输速度,但在距离长的时候就会出现传输速度慢、传输的数据包丢失或干脆检测不到信号等问题。此时就可以采用下面介绍的一个简单鉴别办法自己进行测试。大家可以利用Windows 98/NT/2000/Me/XP所自带的测试工具,在Windows 98/Me/XP对等网,或WindowsNT/2000网络中对网线进行测试,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结果,作为判断的依据。截取100米的标准长度,利用Windows95/98中的“系统监视器”或WindowsNTServer4.0中的“网络监视器”进行测试。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上面提到的从服务器向你进行测试的工作站上拷贝大量的文件(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所拷贝的文件一定要足够大,最好是一个上百兆的大文件)。一般来说,显示的峰值在4M以上,就基本可以肯定是5类网线了(3类线所能达到的峰值大约为2.5M)。下面以Windows NT Server4.0为例,介绍其测试方法。
 
前提条件是网卡必须是100Mbit/s或 10/100Mbit/s自适应网卡,并支持全双工。交换机要与网卡相对应,必须为100Mbit/s或10/100Mbit/s自适应的交换机。双绞线为l00m的标准长度,连接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并确保网络连接正常。然后压缩建立一个大文件,且将该文件夹设置为“共享”属性,使“访问类型”为“完全”,没有“密码”用同样的方法在网络中用于测试的另一台计算机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将该文件夹设置为“共享”属性。接着在其中一台测试用计算机上创建一个递归的批处理文件,并在 Windows NT Server 4.0或Windows 2000 Server服务器上安装“网络监视器”。然后在Windows NT Server4.0服务器上运行批处理文件。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网络监视器”。再选择“捕获”——“开始”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捕获”按钮,也可直接按F10键,网络监视器便开始工作。最后选择“捕获”——“停止”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停止捕获”按钮,也可直接按F11键停止对网络系统的监视。还可选择“文件”——“另存为”命令,将捕获的数据保存在以CAP为扩展名的文件中。在捕获界面中,只需要选择“每秒字节数”和“网络利用”两个参数就可以计算出网线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如果测试速度达到了100Mbps,则表明是5类双绞线,若只有10Mbps,说明电缆中使用的是 3类线的导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